中國是怎樣接入國際互聯網的呢?
1、1994年4月20日,是中國互聯網發展史上“開天辟地”的大日子。
在這壹天,中國全功能接入互聯網(Internet),成為國際互聯網大家庭中的第77個成員。
2、互聯網的骨幹網絡在美國,各國需要從美國聯接才能使用。
(1)1986年,美國國家科學基金會(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NSF)建立了大學之間互聯的骨幹網絡NSFnet,這是互聯網歷史上重要的壹步。
(2)在1994年,NSFNET轉為商業運營。1995年隨著網絡開放予商業.互聯網中成功接入的比較重要的其他網絡包括Usenet、Bitnet和多種商用X.25網絡。
(3)1990年代,整個網絡向公眾開放。1991年8月,蒂姆·伯納斯-李(Tim Berners-Lee)在瑞士創立HTML、HTTP、和歐洲粒子物理研究所(CERN)的最初幾個網頁之後兩年,他開始宣揚其萬維網(World Wide Web)項目。
(4)在1993年,Mosaic網頁瀏覽器版本1.0被放出了,在1994年晚期,公***利益在前學術和技術的互聯網上穩步增長。
(5)1996年,“Internet”(互聯網)壹詞被廣泛的流傳,不過是指幾乎整個的萬維網。
3、國內是怎樣接入互聯網的:
(1)1994年4月20日,NCFC通過美國Sprint公司的64K專線,實現了與國際互聯網的全功能連接。
(2)至1994年底,NCFC***連接中科院、中關村地區30個研究所和北大、清華兩校的各類工作站、及大中型計算機500臺,PC機及終端2000臺。網上每天國際傳輸數據量,達到300兆字節,相當於1.5億漢字。
擴展資料:
1994年的中國互聯網,出現了壹系列的新變化:
(1)如5月15日,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設立了國內第壹個WEB服務器,推出中國第壹套網頁,內容除介紹中國高科技發展外,還有壹個欄目叫"Tour in China",開始提供包括新聞、經濟、文化、商貿等圖文並茂的信息。
(2)再如5月21日,在錢天白教授和德國卡爾斯魯厄大學的協助下,中國科學院計算機網絡信息中心完成了中國國家頂級域名(CN)服務器的設置,改變了中國的CN頂級域名服務器壹直放在國外的歷史。
(3)又如5月,國家智能計算機研究開發中心開通曙光BBS站,這是中國大陸第壹個基於互聯網的BBS站。
(4)年內,中國互聯網的基礎建設開始進入快車道。最重要的壹項是“三金工程”(即金橋、金關、金卡工程)建設開始啟動。6月8日,國務院辦公廳向各部委、各省市發出《國務院辦公廳關於“三金工程”有關問題的通知(國辦發明電<1994>18號)》。
參考資料:
人民網_1994年中國互聯網“開天辟地”
百度百科_國際互聯網絡 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