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責任踩雷P2P後遺癥顯現 壹季末代位追償款超12億
近期,大公國際資信評估有限公司(下稱“大公國際”)發布的壹份長安責任債券跟蹤評級信息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長安責任保險由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產生的應收代位追償款余額為12.26億元,較2018年末僅小幅下降0.91%。也就是說,壹季度追償情況並不樂觀。
壹季度末 仍有超12億元追償款
“長安責任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賠付產生的應收代位追償款規模很大且其回收面臨壹定的不確定性,被繼續采取監管措施導致公司業務開展的不確定性進壹步增加,未來信用狀況仍存在進壹步下降的風險。”對於後續的追償情況,大公國際如是表示。
對此,長安責任在壹季度償付能力報告中提到:“公司受信保業務賠款支出影響,現金流壓力增加,通過出售投資產品和債券產品的贖回,同時加強追償資產的處置和轉讓力度等措施,加快資金的回流。”
根據大公國際發布的跟蹤評級公告,長安責任保險2019年第壹季度未經審計財務報表及相關資料顯示,截至2019年3月末,長安責任保險合並口徑歸屬於公司股東的所有者權益合計為-9.77億元,總資產較2018年末小幅下降2.59%至46.98億元。
承保業務方面,2019年1月份-3月份,長安責任保險實現保險業務收入6.95億元,同比增長1.05%,其中車險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17.41%,責任險業務保費收入同比增長9.21%。但值得註意的是,受監管措施影響,除車險和責任險以外的其他保險業務收入同比大幅下降72.88%。壹季度長安責任保險綜合成本率為106.13%,同比下降7.10個百分點,承保的盈利能力有所回升但仍處於虧損狀態。
引人註意的是,截至2019年3月末,由信用保證保險業務產生的應收代位追償款余額高達12.26億元,雖然較2018年末小幅下降0.91%,但仍是壹季度保險業務收入的近兩倍。
投資業務方面,2019年1月份-3月份,長安責任保險實現投資收益0.38億元;截至2019年3月末,長安責任保險其他綜合收益為0.43億元,較2018年末增加0.45億元。
截至2019年3月末,長安責任保險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和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62.65%,面臨較大的資本補充壓力;同期,長安責任保險3個月以內、1年以內的綜合流動比率分別為30.96%和35.40%,較2018年末分別下降8.70個百分點、7.99個百分點,流動性管理壓力進壹步加大。
綜合上述經營業績表現,大公國際認為,長安責任保險盈利能力雖有所回升,但償付能力充足水平仍遠低於監管要求,信用保證保險業務賠付產生的應收代位追償款規模很大且其回收面臨壹定的不確定性,被繼續采取監管措施導致公司業務開展的不確定性進壹步增加,未來信用狀況仍存在進壹步下降的風險。因此,大公國際決定維持長安責任保險信用等級為A,評級展望為負面。
年內高管 被要求降薪20%以上
實際上,在大公國際發布上述評級報告之前,長安責任保險已經收到兩份監管函。
今年6月6日,長安責任保險由於償付能力不達標再次被下發監管函。這是繼今年1月份被下發監管函之後,銀保監會在半年之內對其下發的第2份監管函。
銀保監會在6月份下發的監管函中表示,長安責任2018年四季度綜合償付能力充足率及核心償付能力充足率均為-152.65%,償付能力嚴重不足,風險綜合評級為D類。
銀保監會決定在對長安責任已采取監管措施的基礎上,增加兩項監管措施:壹是責令公司限制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水平,董事、監事和高級管理人員2019年的薪酬(稅前)應在2018年度實際支付薪酬金額(稅前)基礎上進行下調,下調幅度不得低於20%,其中董事長和(港股00001)總經理的下調幅度應高於平均值。二是責令其上海、山東、河南及寧波4個省(市)級分支機構停止接受責任險新業務。
而在1月14日的監管函中,銀保監會曾對長安責任采取了三項監管措施:壹、責令增加資本金,完成增資擴股工作;二、總公司及分支機構停止接受除車險和責任險以外的新業務(包括直接保險業務和再保險分入業務);三、停止增設分支機構。
16億元增資擴股方案 有待批準
在收到監管之前,長安責任已經開始籌劃增資事宜。
今年6月3日,長安責任保險在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網站發布增資公告稱,公司於今年4月2日審議通過《長安責任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協議》。根據協議,長安責任保險本次增資擴股將其註冊資本從目前的16.21億元增至32.52億元,增資擴股募集資本金16.3億元。
此次參與增資的兩個股東分別為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新投資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蚌埠高投),其中國厚資產認購103000萬元,增資後股權占比31.68%,蚌埠高投認購60000萬元,增資後股權占比18.45%。
此次增資後,長安責任保險的股東將從14家增至16家,國厚資產和蚌埠高投將分別成為長安責任保險的第壹大股東和第二大股東。由於其他14家股東均未參與增資,所以其持股數量不變,但是持股比例被稀釋。
公開資料顯示,長安責任保險是由住建部牽頭、十部委***同支持組建成立的。2007年9月份獲批開業,總部設在北京。其發起股東有長安保證擔保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資集團控股有限公司、泰山金建擔保有限公司等。
從近幾年的發展情況來看,長安責任保險可謂有盈有虧。但2018年受信保業務等影響,虧損額較大。數據顯示,2013年至2017年長安責任保險的凈利潤分別為-1.52億元、574萬元、1503萬元、830萬元、-1.95億元,但2018年降至-18.3億元。
2018年大幅虧損與其經營的信保業務有關,公開資料顯示,長安責任保險與多家P2P平臺有過合作,包括存利網、精融匯、土豆金服、融金所、微財富等。但隨著2018年網貸行業”暴雷潮”的出現,個別平臺或承保的項目出現逾期,波及到長安責任保險。
若此次順利增資,長安責任償付能力不足的問題有望得到緩解。長安責任保險也表示,公司股東會、董事會、管理層高度重視償付能力不足風險,正抓緊按照董事會通過的增資擴股方案,落實增加註冊資本補充償付能力工作。
不過,上述增資方案還有待銀保監會批準後方能生效。截至7月15日16時,監管暫未發布相關批準公告。
本文源自證券日報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