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華山化城寺的九華山與地藏王菩薩
九華山是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壹,原名九子山。位於安徽省青陽縣西南20公裏處,面積100余平方公裏。該山險雄奇秀齊備,素有“東南第壹山”之美稱。唐代詩人李白曾三上九子山,作詩贊美曰:“昔在九江上,遙望九華峰。天河掛綠水,秀出九芙蓉。”因而將九子山改名九華山。
九華山早在晉代(公元401年)就有了寺廟建築,開始是道觀,到唐代新羅國(今朝鮮)金喬覺到此結廬,廣修佛寺,後經宋、元、明、清歷代的修建,九華山寺廟最多時達150余座。現存寺院50余座,佛菩薩塑像1500余尊。著名的寺廟有:化城寺、肉身寶殿、祗園寺、百歲宮。
上九華山,進山門首先要到九華街,這裏是九華山的中心,寺廟也主要集中在這附近,有“蓮花佛國”之稱。
地藏菩薩全稱“大願地藏王菩薩”。《地藏十輪經》載:“安忍不動猶如大地,靜慮深密猶如地藏”,故名地藏。
傳說釋迦在忉利天為其母摩耶夫人說法時,曾囑咐地藏長住人間,並執掌幽冥世界(即陰府教主)救濟三惡道眾生之苦。於是地藏就擔當了釋迦滅度之後、彌勒出世之前,在無佛世界教化眾生、拯救眾苦的大任。他發下了“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的大願,所以他代表了“大願”。
地藏菩薩的塑像,大多著僧裝、披袈裟、左手持如意寶珠,右手持九錫寶杖。他的坐騎名“諦聽”
據《宋高僧傳》載,地藏托胎為新羅國王子,姓金,名喬,少年出家,唐玄宗時(公元653)來到中國,於安徽省九華山結廬苦行修煉。後來他在當地廣收信徒,募化建寺,使九華山佛寺和僧尼日益增多。他在99歲時,自坐缸中圓寂,3年後開缸時,肉身不壞,面色如生,骨節能動,佛界稱之為菩薩轉世。於是以全身入塔,這就是著稱於世的地藏肉身塔,後又建殿藏塔,所以名為“肉身寶殿”。
到了明代,金喬覺地藏開始被作為地藏菩薩的化身來祭祀。從此,九華山就成為地藏菩薩顯靈說法的道場。
化城寺主要文物
貝葉經。人 們在佛堂、靜室常見的“簾卷春風暖,經翻貝葉香”春聯,其中的“貝葉”即是指的“梵文貝葉經”,俗稱“貝葉真經”。這是古代印度佛教徒,用鐵筆在貝多羅樹 葉上刻寫的佛教經文。唐僧玄奘去西藏取經,取的即是此種經文。據史料記載,宋高僧圓道從西域歸來,得梵文貝葉經四十劄,藏西安大雁塔。九華山所藏貝葉經, 大約即源於此。九華山現存梵文貝葉經二劄。壹劄內藏10葉,每葉長52.5厘米,寬6.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每葉距葉片兩端17厘米處有裝訂小孔。夾貝葉經冊頁上有光緒二十四年四月八日竹禪題跋。此經為畫僧竹禪捧呈九華。另壹劄夾板上畫有紅黑兩色相間荷花瓣,內藏73個,每葉長39厘米,寬5.5厘米,葉片兩面均刻梵文7行,字跡清楚,墨色未褪。葉片距兩端12厘米穿孔處,有線繩貫穿,可系可解。
經始傳至九華山年代無考,但肯定較為久遠。以上兩劄《貝葉經》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鑒定,暫定為二級藏品。
明《藏經》***有兩部。其壹:即明萬歷十四年 (1586 年 ) 三月神宗朱翎均之母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後頒賜的《藏經》。會頒經諭文1件,始藏拱金閣,清嘉慶二年(1797年)不慎失於火萬歷十四年頒經,為明正統五年(1440年)刻版,“大明萬歷二十年七月吉旦,慈聖宣文明肅皇太後印造”。***計667函677l卷。經書長35厘米,寬13厘米,壹律用長66厘米、35厘米的白開化紙粘折而成。每版5頁,每頁5行,每行17字。上下印有雙邊。全部函號編碼以《千字文》“天地玄黃,宇宙洪流。……”的順序排列。明《藏經》始藏景命閣,後移置化寺藏經樓,分藏四個大藏櫃中。清鹹豐七年(1857年)太平軍與清軍激戰九華山,化城寺前殿、中廳、大雄寶殿均毀於兵燹,唯後殿(即藏經樓)幸存。今全部《藏經》藏於677個樟木中。這是目前僅存的兩部保存完整的明代《藏經》之壹。1988年2月1日國家文物局定為二級藏品。其二:明萬歷二十七年(1599年)閏四月二十四日神宗頒賜《藏經》壹部。經文函卷數尚未清點。每卷上印“大明萬歷戊戌年七月吉日奉旨施行”。經卷規格與正統版相仿。頒經渝旨保存完好。
《血經》。明代高僧海玉,字無瑕,在九華摘星庵苦修,***耗去28年時間以指血調研銀珠濡筆恭書《大方廣佛華嚴經》壹部,故有《血經》和《明代血經》之稱。祟禎三年(1630年)明思宗朱由檢派員朝聖並敕封無瑕和尚肉身為“應身菩薩”,裝金供奉。這部《血經》遂被僧眾護如至寶,倍加珍藏。後幾經戰亂,《血經》保存完好,朱色未褪,今藏於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全經81卷,每卷由15張白宣紙粘合,每張紙60.5厘米×33厘米,上抄經文20行,每行15字。每卷***折60面。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壹級藏品。
釋迦牟尼銅像。高 198 厘米,寬 142 厘米,重 900 公斤,由上身下身兩部分組成。鑄有“尉遲敬德監造”字樣。尉遲敬德隋末歸唐,曾來九華山建佛寺。經鑒定此尊佛像造於宋代,“尉遲敬德監造”乃偽托。原置三天門聚龍寺,後移置化城寺藏經樓下。像身斑駁,定為二級藏品,是九華山最大最古的銅佛像。
明神宗聖旨。即明神宗萬歷二十七年 (1599 年 ) 頒賜藏經敕諭1件。諭文寫在鵝黃色蠟箋紙上。幅面為86.5×40厘米。上有內外二方框,相距7.5厘米,框內四周繪制描金飛龍12條。蓋有陽文“廣運之寶”禦空,邊長11.5厘 米。其文曰:“敕諭九華山地藏寺住持及僧眾人等:朕發誠心印造佛大藏經,頒施在京及天下名山寺院供奉。經首護持,已諭其由。爾住持及僧眾人等,務要虔潔供 安,朝夕禮誦。保安眇躬康泰,宮壺肅清。懺已往愆尤,祈無疆壽福。民安國泰,天下太平,俾四海八方,同歸仁慈善教。朕成恭巳無為之治道焉。今特差內官監太 監漢經廠表白李官,賫請前去彼處供安,各宜仰體如悉。欽哉,故諭。大明萬歷二十七年閏四月二十四日”。1988年2月1日經國家文物局鑒定為壹級藏品。
清康熙皇帝禦書。楷書,“九華聖境”四字。每字長 58 厘米,寬40厘米,幅面長192.5厘米,寬95厘米。清康熙四十四年(1705年),聖祖玄燁南巡,三月回鑾駐江寧府時書寫。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化城寺的幽冥鐘。高 199 厘米,底口徑 141 厘米,厚 4 . 5 厘米,二龍四爪合背鈕。鐘壹例鑄“南無幽冥散主地藏王文佛”牌位,高60厘米,寬40厘米,上有二龍,鐘上方壹圈鑄“皇圖鞏固帝道遐昌佛日增輝法輪常轉”,每字徑13厘米,寬115厘米,鐘下方寬17.5厘米,壹圈鑄二龍戲珠,寺庵名和功德芳名10排11行,***183個,另五行鑄“簡稱提督總理制造局洪寶麟監造,署兩江總督巡撫沈秉成倡建,千總陳萬順承造,孔昭溶沐手敬書,大清光緒十七年夏日鑄”等文。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心經圖章》冊頁。壹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 12 頁,每頁篆刻印模10枚,記印章模120枚。竹撣作。藏九華山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以畫說法》冊頁。壹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梅蘭菊竹畫11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品。
《隸篆小品》冊頁。壹匣,長 47 厘米;寬 54 厘米。內藏篆書法小品13頁。竹禪作。藏九華山歷史文物館。定為三級藏品。
諦聽。壹座。傳為地藏王坐騎,地藏王就是坐它由新羅國渡海來到九華山的,它頭上只有壹只角,俗稱“獨角獸”。長73厘米,高66厘米,重250公斤,純銅鑄成。上刻文“姑蘇梅誠吾造”,清康熙年間眾姓募化冶鑄並敬獻九華。佛教信徒視為珍寶,香客更尊為吉祥之物,常有人在朝拜地藏時用銅元、制錢在“諦聽”背上磨擦幾下,然後帶回系在小孩子身上以“避邪”、“降福”。現藏於九華山文物館,定為二級藏品。
化城寺釋迦牟尼玉坐佛。高 74 厘米,寬 56 厘米。造於明末清初,定為二級藏品。
九華山文物眾多,上述僅是九華山歷史文物館中藏品中的壹部分。其余有歷代朝廷賜給九龍山金、銀、銅、玉印不計其數;歷代銅、鐵、玉質佛像和數百口合金鐘及器皿,鑄造精良,造型古樸優美;歷代名瓷如唐三彩、景泰藍、釉紅、青花瓷亦不在少數;歷代名人字畫400余種;各種碑、塔、墓及摩巖石刻遍及全山。這些珍貴的寺院文化遺產,是千百年來們人收藏保護的結果,是九華山佛教歷史的見證,也是五千年中華文化的瑰寶。
華城寺現任方丈常敏法師,43歲,甘肅人,1983年出家,師從明心法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