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金融財經 - 選擇當企業家還是投資人?容易的路可能更難抵達成功!

選擇當企業家還是投資人?容易的路可能更難抵達成功!

大家好,我們在9月8號的時候發過壹個題目: 《成功的投資人多還是成功的企業家多?》。 非常感謝大家,我們大概在半個月的時間內收集到了105條評論,我看完以後覺得非常好,大家都給出了自己很深刻的見解和理解,各種各樣的很有意思。

很有意思的是,有壹種***同的觀點:

很多人認為企業家是被逼成功的,企業家跟它的企業是綁在壹起的,遇到困難只能克服,遇到困難只能解決不能退縮,由於各種各樣的困難、各種各樣的磨煉,企業家的意誌力、信念、目標、解決困難的能力等等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所以就成功地多。

投資人由於可選擇性太多了,普通散戶投資者期望的是不勞而獲、是輕松地成功、簡單地成功、容易地成功,所以在信念上、意誌品質上沒辦法比,所以企業家多、投資人少。

我覺得大家說得很對,說得沒問題,但我就特別想反問壹句, 那我們很多人為什麽不去走企業家這條路,而今天來走投資人這條路? 這個問題真的很值得大家深思。

其實,背後的潛意識就是,企業家那條路太難了、太辛苦了、磨礪太多,我想選壹條輕松壹點、容易壹點成功的路。可是大家看到了,輕松的、容易的成功,能成功但是概率低、比例少。

所以,我們到底應該努力成為企業家?還是應該努力成為投資人?真的是壹個辨證看法。

我提煉了壹些學員回答的問題,結合上我的理解,我從以下三個方面給大家分享和交流。

現實當中,成功的企業家的人數遠遠大於投資人的人數,比例大概接近7:1的比例,那我認為有如下原因。

1

我覺得企業家是主動出擊,主動解決社會中的問題,解決社會中某類客戶的需求,它符合人性。比如說客戶有什麽樣的需求我主動去解決,遇到困難以後不停地解決和堅持,尋找測試各種各樣的方案改進各種各樣的產品,這完全符合人的成長歷程,因為成長就是在不斷克服困難,符合人性的邏輯。

而投資是要戰勝人性 ——所有人恐懼的時候妳不能恐懼,所有人貪婪的時候妳不能貪婪。面對多種影響因素,政治的、形勢的、宏觀的、微觀的、市場波動的等等,要做出正確的判斷。不能說投資人反人性,但是投資,至少是要看清楚人性、去克服人性弱點的。

所以從人性這個角度出發,做企業家更順著人性,更順著人的成長的歷程;而投資不是這樣的。

2

我們學員的回答以後提醒了我,覺得挺有道理的。因為絕大部分是中小企業主,不是像馬雲這樣的大企業家。 中小企業在中國有3000多萬家,上市公司才多少?3000多家。 所以毫無疑問,中小企業的總數量,也就是盤子的數量,遠遠大於上市公司。

從概率上來說,成為壹個中小企業的企業主有三千萬分之壹的機會,量很大;要成為上市公司、某壹個大公司壹小部分股東的概率就要大大地低多了。所以,通過努力解決社會的某個具體問題,成為壹個中小企業主的概率遠遠大於找上市公司耐心持有,成為很有錢的股東,從整體概率上來說,還是更容易壹些。

3

踏上不同的路,對人的歷練就已經不同了。

企業家踏上壹條創業的路,就要不斷解決問題、克服困難、堅定不移,他和他的船是綁壹起的。如果船沈了,他就沈了;企業失敗了,他就失敗了。企業家根本不能輕易言退,根本沒有退路,只能成功不能失敗。

投資人不是這樣的,投資人的出發點是輕松壹點成功,借助別人的肩膀成功,找到壹些寬大的肩膀,伴隨大企業家的成功。這種過程就無法歷練出克服困難的能力,永不退縮的精神。投資人身上很難遇到,投資就是選完了放那,通過什麽去歷練這種意誌品質?這種信念這種精神力量呢?說實話很難。

所以,從精神力量的成長來看,還是企業家這條路更容易歷練出來,投資人相對難壹點。

大多數投資人,普通散戶或者普通股民,從出發點就是希望少勞動多獲得,然後對精神層面的提升又比較難,所以大多數人經歷過波折就放棄了——股票投資這事太難了,投資太不靠譜,還是老老實實打工去,有退路,不像企業家沒有退路。所以走著走著,大部分的股民就要麽退出,要麽類娛樂化,只有少部分人堅持下來了。因為可以放棄,放棄也可以活著,但是企業家放棄就意味著死亡、壹無所有,所以兩者最後的結局也是不壹樣的。

看完大家的回答感慨萬千,感慨萬千呀! 選擇難的那條路成功的人反而多,選擇容易的這條路成功的人反而少,妳想好了嗎?妳梳理清楚自己的心態了嗎?妳做好投資這條路走不通的心理準備了嗎?

當妳看到我所看到的世界,妳將重新認識整個世界。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