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和《致命的自負》都是兒子買來看的書,我也順便反復看了看。對於過去幾十年滿腦子被灌進了馬列主義經典著作的某些內容的我來說。盡管之前對有些看法在進行反思。但這兩本書,讓我開始對大範圍的思想觀點進行對比反思。現在那兩本書和以前我所購買的馬克思主義的經典著作,都擺在我面前不斷地進行對比探討思考。
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來源是以亞當.斯密以及 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哈耶克的政治經濟學也是來源於亞當.斯密和大衛.李嘉圖為代表的古典政治經濟學。相比之下似乎古典自由主義的政治經濟學對的成分要多壹些。而且許多國家的實踐證明了這壹點。
到目前來看,馬克思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對立就不是壹個像當年那樣的理論爭論問題,而是承不承認事實的問題。如果不承認事實,不實事求是,那就不需要進行是與非的爭論了。因為有人別有所圖,爭論就好比對驢彈琴,沒任何意義了。我的立場是無論對於馬克思主義還是古典自由主義,都采取''取其精華,去其糟粕''的態度來對待。別壹提古典自由主義就被扣上崇拜西方或崇洋媚外的帽子。馬克思主義那也是純正的來源於西方的主義。如果對馬克思主義頂禮膜拜,不是崇洋媚外。那麽對古典自由主義頂禮膜拜也不能叫崇洋媚外。
我現在是不籠統地對任何主義、思想、理論、教義持崇拜態度。壹個曾經是馬克思主義信徒的我,現在只信仰真正反應自然萬物客觀演化規律性的科學真理。
居然有這麽多人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很欣慰,我以為這本書在國內是壹本較小眾的讀物,沒想到它的受眾這麽普遍,而且看法還都比較精準。
《通往奴隸之路》是現代民主思想的總結,也是啟萌,讀過它的人,對所有的 社會 現狀都不再迷惑。對於以讀書為苦役的朋友,簡單介紹壹下書中幾個觀點,供大家思考:
壹,市場經濟是配置 社會 資源最佳手段。行政權力壹旦介入 社會 資源配置,即便妳的初衷是純粹的,也壹定會造成浪費和混亂。繼而造成貧困。權力介入經濟,是壹條通往奴役之路;
二,私有財產是自由的前提,消滅私有制的提法,無論披著怎樣光鮮的外衣,其結果都是通過剝奪財產而剝奪自由,承認財產私有,承認個人價值,才會縮小貧富差距,最大程度地保證 社會 穩定;
三,法治,也只有法治,才是保證自由的基石。法治的作用壹方面是提供民眾的自由與安全,另壹方面限制政府的權力,讓民眾預見和約束政府行為;
四,民主只是實現安定和財富的手段,而非壹個高尚的目的。不要把民主奉為神明,如果民主不導致人的安全與財富,就是無效的民主。
再分享其中經典的壹句話: 如果壹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只服從法律,那麽,他就是自由的。
偉大的哈耶克,他的思想將是壹座燈塔,讓夜航的人,看到微光,看到希望。
《通往奴役之路》是壹部偉大作品,揭示了公有制和計劃經濟的結果,必然導致奴役,蘇聯的建立和解體,全世界範圍內壹百多年的實踐證明,而且繼續證明著:那是壹條死路。壟斷壹切,豈有活路?
《通往奴役之路》壹書在哈耶克的學術生涯中占有極其重要地位,這本書為他贏得廣泛的註意,他的世界性聲譽就是由此奠定的。這部著作從問世直到今天,壹直在學術界中存有爭議。
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本身的內在悖論,那麽究竟是為什麽讓這本著作與它的作者飽受爭議呢?
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了解。
《通往奴役之路》(The Road to Serfdom)是197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弗裏德裏希·哈耶克的知名著作,這本書影響了政界、學術界和普通學者半個世紀之久。
《通往奴役之路》是對國家對生產資料過分控制的警告,哈耶克在書中認為集權主義賦予政府過多經濟控制,不會導致烏托邦的出現,相反,只會出現德國納粹和意大利法西斯。書中討論的關鍵詞有:烏托邦、計劃、民主、法治、經濟控制、極權主義、自由、集體主義、物質條件等。
1)生平履歷:出生於奧地利、參加壹戰奧匈帝國軍隊,二戰移居英國,後移居美國。生平反戰、反絕對命令與執行、反納粹,生活經歷與反管制理論建立有關。
2)與凱恩斯亦敵亦友。互相欣賞又互為論敵的故事。
3)眼前的時代造就凱恩斯,未來的時代造就了哈耶克。如果從預見性能力上講,哈耶克要比凱恩斯更具有能力。
與其他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相比,哈耶克及其理論的獨特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a.理論直接分析現實經濟制度;
b.先於制度變化做出理論分析;
c.理論最終被現實制度變化而得到正反兩方面證實;
哈耶克提出極端的經濟幹預會導致人民走向奴役之路。
哈耶克的觀點:
1) 個人主義與集體主義:
哈耶克探討了邊界的確定與制度的影響,在 社會 主義中主張集體超過個人,個人的重要性會逐漸遭抹滅。
2) 經濟控制與極權主義:
不被管理的權力必然引發腐敗和極權,哈耶克認為經濟自由的毀滅,無可避免地導致個人和政治自由的毀滅。
3) 保障與自由:
公權力的落實應該以尊重私權利為前提,哈耶克提出“安全”的涵義被逐漸延伸,不再限於免受侵犯的安全,而是連免於貧窮失業的安全也包含在內。
4) 物質條件與理想目標:
哈耶克發現集體主義強行替每個人設定理想的生活目標,經濟自由被摧毀後,個人生涯完全身不由己。因此,最終的目標導向最重要,而不應該以目標訴求為理由來決定手段。
戰後計劃經濟發展的嘗試和修正證明了哈耶克的理論,也修正了西方經濟學研究回歸到新古典範疇,自由市場理論占據市場主流,壹直持續到今天;但是市場和計劃之間的博弈會是經濟理論的終極博弈。
哈耶克的理論評判了極端,但也因此導致自己進入到了極端。這同樣應該予以避免。
這部著作從問世直到今天,壹直在學術界中存有爭議。其中,壹個重要原因在於這本書本身的內在悖論。
我們知道,哈耶克這本書的觀點來源於關於市場和其它非主觀設計的制度所具有的“自發秩序”的特性的思想。這種思想使哈耶克遇到壹些難以解決的問題,使他不可避免地陷於 社會 進化和團體選擇的爭端之中。
他對選擇機制特點的論述與自由主義的關系並不總是清楚的。這些論點的非理性特征與其高度理性的幾近烏托邦的新自由主義思想,形成鮮明的對照。《通往奴役之路》壹書所存在的這種缺陷,日後也為作者本人意識到,他在後來出版的《自由憲章》和《法律、立法和自由》三部曲中,多處涉及這個難題,試圖將古典自由主義與“進代”的主題結合起來。至於這壹嘗試成功與否,尚有待評說,但哈耶克及其著作無疑對學術界產生了重要影響,並對政治思想領域中古典自由主義的復興發揮了極大的作用。
讀書人應知曉哈耶克和《通向奴役之路》。哈耶克的經濟、政治、法律與 社會 理論、思想方法、政策主張影響了20世紀人類思想和 社會 進程,對我們有理論和現實的雙重意義。
在中國哈耶克的書壹度成為“禁區”,即使在國人所著的介紹西方經濟思想的書中不得不提到哈耶克時,也只是幾句標準化的批駁而已。事實上,盡管哈耶克對 社會 主義采取了完全否定的態度,無疑這是錯誤的,但他對計劃經濟模式的分析有其壹定的合理之處。他所提出的計劃經濟下資源浪費嚴重,忽視消費者主權,造成消費品長期匱乏;忽視勞動者物質利益,缺乏必要的物質激勵機制;企業管理者動力不足,企業效率低下等問題都被蘇聯的計劃經濟和中國的計劃經濟所證實。應該說,蘇聯式 社會 主義計劃經濟的種種弊端早在20世紀40年代初就被哈耶克言中,確實讓人不得不佩服哈耶克的遠見卓識。
讀哈耶克的書會給妳驚喜:“如果壹個人不需要服從任何人而只服從法律,他就是自由的。”還有“壹個富人掌權的世界仍然比只有那些已經掌權的人才能獲取財富的世界要更好些。”再有“只有在競爭制度中,窮人才有可能致富,且才能單憑自己的努力而不是靠掌權者的恩惠致富,才沒有任何人阻撓個人致富的努力。”
顯然,讀哈耶克對我們認識人類 社會 發展的壹般法則和趨勢會有所幫助。
初級自由主義者的聖經啊。想當初我也是在大學裏被老師推薦看了這本書,當時是深信不疑啊。壹句“有錢者得勢的 社會 強於有權者得勢的 社會 ”,讓我贊了他很久很久。但隨著年歲漸長,看的書越多,對這本書質疑也就越多。順便說壹句,這書是哈耶克早年寫的,到晚年他思想有很多變化,不再是那麽原教旨的自由主義者了。
哈耶克先生的巜通往奴役之路》著作,己經被歐洲基督教文明文化證明。也已經被斯大林主義對歐亞的摧殘證明。該書是人類文明的燈塔!人類文明的豐碑!
作者如果把毛澤東選集讀透讀懂,不僅僅是市場經濟壹把好手,最起碼在股市也能呼風喚雨,市場經濟也靠拳頭把子保駕護航的,美國就是這樣的,人家是賣飛機,坦克的,我們是賣冰箱,洗衣機的利潤差距是明擺著的,核原子發明使用首先是在日本爆炸的,歸於民用那是後來的,沒有尖端 科技 支撐國防大談市場自由化那是扯淡的,市場結濟自由化空談從不缺人,務實實踐還真缺人。錢學森等老先生等壹批科學家造出原子彈,避免了被人家開腸破肚核打擊。袁隆平老先生讓我們吃飽了飯,從來都少見讀書人的贊揚。沒有實力強硬的國防,市場經濟早就玩完了,推薦書的的人早就躲在壹邊偷著樂了。
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在上世紀五十年代是壹本也爭議的書。他從蘇聯模式看到了民主、自由、法治與私有化的關系。告訴人們當所有的資源被國家控制,人也被控制了,如同奴隸。
所以說看過哈耶克的《通往奴役之路》,就知道了現在 社會 是什麽。看過亨廷頓的《文明的沖突》,就知道了未來世界是什麽。
如果妳還有壹點點精力想關心關心 社會 ,壹定要看這兩本書。否則,妳既不知道現在 社會 也不知道未來世界。
哈耶克,不認識。是從壹群普世價值粉嘴裏知道的。哈耶克是個經濟學家。他就是西方近年來推崇的自由經濟學代表。西方有兩種經濟學觀點,壹種是凱恩斯主義,壹種是自由主義。
為什麽壹個經濟學家會受到如此追捧?難道人人都成了經濟學家,經濟學不是什麽人都懂,普世價值粉們是對哈耶克的什麽感興趣?不妨來看哈。
哈耶克對“民主”的批判
文 / 北遊
01
哈耶克的警示
這個世界很多人對於“民主”,都抱有不切實際的幻想。
即使在津巴布韋、南非、委內瑞拉、海地等等國家移植了西方國家類似的民主制度之後陸續陷入困境、乃至崩潰之後,依然深信不疑,幻想民主制度能夠解決他們期望解決的那些問題。
這種自欺欺人的現象實在是讓人費解。
實際上,從古至今,我們這個地球上對於政治哲學有著深刻見解的那壹批最偉大的思想者們,包括亞裏士多德、托克維爾、阿克頓勛爵、艾德蒙·柏克、哈耶克等,都曾經對民主制度可能產生的對於政治秩序和個人自由的侵害,做出過充分的、睿智的、極富洞察力的論證。
其中,哈耶克的論述尤為精彩。
哈耶克在1979年出版的《法律、立法與自由》第三卷中,就“先知般的”明確指出,非西方國家在移植西方民主制度的種種嘗試,很大可能會遭遇失敗。
他說:
“這些新興國家甚至連壹個與歐洲國家長期信奉的法治理想略具相似的傳統都沒有。
據此,我們可以說,這些新興國家實際上只是從歐洲國家那裏移植了民主制度而已,但是它們卻沒有這些民主制度所預設的信念和觀念作為它們堅實支撐。而在成功的民主制度中,正是這些傳統和信念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制約了多數權力的濫用。”
哈耶克所說的信念和傳統是什麽呢?自由!
02
西方的傳統是自由,民主是“異類”
在西方文明的 歷史 長河中,自由才是貫穿始終的最為核心的理念,民主從來就不是壹個價值排序靠前的中心概念。
按照哈耶克的話來說,“民主”及其寓含的理性主義思潮只是“歐洲思想發展某個特定階段的片面的誇張之物”罷了,是近代在歐洲橫空出世的產物,從來就不是西方文明真正的傳統。
但是,這卻並不妨礙“民主”卻在近代神奇般的變成了西方國家的主要標簽。
非西方國家的人,包括大多數中國人,壹提到西方國家,不管是褒獎還是抨擊,都會想當然的把民主的帽子扣在他們頭上,這種錯愕實在讓人啼笑皆非。
我再強調壹次:民主是西方文明發展歷程中出現的壹個“異類”,從來不是主流,自由才是核心和傳統。
哈耶克認為,正是因為西方國家有自由的信念和傳統,歐美人會以“默會”的方式,甚至無須法律具體規定(英國就沒有成文憲法),人們就會自覺遵循這種傳統和原則,這恰恰是抵禦民主帶來的多數暴政傾向的基本前提。
歐美人之所以在近代很少再把自由單獨拿出來說明,不過是自由已經成為他們文化基因的壹部分,而無需特別強調。
但是在非西方國家,情況卻完全不同。
在近代非西方國家對西方文明或主動或被動的學習和吸收上,大多數走入了壹個誤區。
哈耶克《自由秩序原理》中說到:
“那些來自較不發達國家的、承擔這向其人民傳播理念之使命的人士,在接受西方訓練的過程中,所習得的並不是西方早先構建文明的方式,而主要是那些由西方的成功所引發的各種替代性方案的夢想。此種發展趨勢,甚為不幸......
並不是西方 歷史 發展的所有成就都能夠或應當被移植與其他文化基礎之上的。”
哈耶克在這段話中明確指出,近代非西方國家都把類似於民主這樣的替代性方式,錯誤的當做了西方的傳統,而照單全收,這是錯誤的開始。
1964年,哈耶克在日本做演講時,直言不諱的告誡日本思想家們:
“當日本思想家們開始研究歐洲思想發展過程中不同思潮的時候,特別容易為那些似乎代表了最極端且最明確的唯理主義學派所吸引,而忽視了較為低調且比較平實的西方傳統......
而這種傳統在創建歐洲文明的基礎,尤其是在構建自由主義的政治秩序方面做出了更大貢獻。”
被哈耶克不幸言中,如日本思想界這樣在近代吸收西方思想和文明的過程中走入誤區的,把民主而不是自由當成了西方的傳統,可能是近代發生在非西方國家的普遍現象。
03
自由品格是從事政治的前提性條件
那麽,西方的自由傳統在具體的政治事務上,其體現是什麽呢?
這先要搞清楚,自由這個概念在西方文化語境中的真正含義。
我反復強調過,西方的自由不是指恣意妄為,什麽都可以做。
西方的自由是說人有理性,有能力選擇不去做壞事,不想做什麽就能夠不去做什麽,從而超越於動物之上,顯示出人的高貴和獨特。
所以,在古希臘城邦,“自由人”之所以政治地位高於奴隸,是因為他們具備相當程度的理性意識,能夠擺脫動物性的束縛,做高尚的、正確的事情,能夠承擔政治責任。
而奴隸們做不到,他們經常有不受控的野蠻行為,跟動物壹樣,所以不是“自由人”,無法承擔政治義務和責任。
所以亞裏士多德才說,人是政治的動物。
他說:
“凡脫離城邦的人,如果不是壹只野獸,那就是壹位神祗”
“奴隸制對奴隸來說是件好事,因為沒有主人,奴隸就不會知道如何過自己的生活。”
也就是說,在早期的西方文明中,自由是和責任、義務相聯系的概念。
那些自律的、能夠自我管理的人才叫“自由人”,不是隨便壹個阿貓阿狗就能稱其為自由人的。
不管我們今天如何看待這種觀點的對錯,這些 歷史 事實的存在都無可辯駁的說明了在西方的傳統裏:自由是壹個人能夠從事政治活動的基本前提。
這才是西方真正的自由傳統,全世界獨壹份,在其他任何壹個文明類型中,都找不到這種傳統。
從這個意義上說,我們不但知道,西方真正的傳統是自由,同時也說明了,為什麽自由傳統在壹個國家的政治秩序中極為重要,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性條件。
04
為什麽沒有自由,民主會失敗?
設想壹下,如果在壹個國家裏,人們普遍沒有自我約束和自我管理的自由傳統,如果冒然移植民主制度,會出現什麽情況?
我之前撰文寫到過發生在津巴布韋的情況。
黑人憑借人數上的絕對優勢,利用民主制度不斷侵蝕白人的權益,甚至立法剝奪白人的農場和私產,最終導致經濟和秩序上的全面崩潰。
而南非,也正在布其後塵。
再來看看曾經富的流油的委內瑞拉。
學界公認,查韋斯和馬杜羅的國有化和高福利政策是導致委內瑞拉經濟崩潰的主因。而查韋斯和馬杜羅都是通過民主制度被委內瑞拉人民選舉出來的。
委內瑞拉的世紀大崩潰和人民的困境,很難說跟委內瑞拉人民普遍的短視和對高福利毫無節制的渴求、對不勞而獲的思想的放任,脫得了幹系。
按照我之前所闡述的自由理念,可以清晰的看出,這些國家的人民普遍沒有自由的品格和理念,這導致這些國家的人民對於多數暴
政的發生毫無抵抗力。
甚至在法國這個在近代最早拋棄自由傳統的西方國家,也出現了長期政體不穩、騷亂不斷的情況。
充分的事實已經證明了,不管是非西方國家還是西方國家自身,如果欠缺了自由的信念和原則,其移植民主制度的嘗試大多數都會走向失敗。
05
總結
可能很多人會拿日本和韓國來舉例,證明民主制度在非西方國家也能成功,我想請這些人去仔細研究下日本和韓國在近代發生了什麽再來反駁。
實際上,日本和韓國恰恰是在威權統治下,在本國國民被外來的管治強行嫁接了自由的信念和原則之後,才產生了對於民主制度的良好適應性,而不是相反。
從本質上說,自由才是價值,民主只是工具,其目的是為了實現每個人的自由。從這個意義上說,民主是好的。
但當民主被現代人擡到了高於自由的地步,異化成了不容質疑的價值,變成了“民主主義”,那麽自由的喪失就是毫無懸念的結果。
如同哈耶克在1964年就告誡日本人的這段話:
“在我們學會認識理性在安排 社會 事務方面所具有的恰當限度之前,始終會存在這樣壹個大危險,即在我們力圖把我們所認為的某種合理模式強加給 社會 的時候,我們會把種作為逐步改進之主要條件的自由給扼殺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