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臨川文化的新聞出版

臨川文化的新聞出版

各縣先後創辦過數十種報刊。1928年,南城創辦了《民報》、《南成日報》。1929年,臨川和樂安分別創辦了《臨川日報》和《敖聲周刊》。1931年,南城創辦了《競進日報》。1934年,黎川創辦了《黎川國民日報》。1938年,樂安創辦了《抗戰三日刊》。四十年代,辦報之風日盛。臨川先後在羊城鎮辦過《平民日報》、《贛東青年報》、《民主日報》、《江西建國報》、《贛江日報》、《江西新型報》、《汝江日報》、《夢生日報》、《江南日報》等。南城也先後辦起了《崇仁周報》《新曉報》、《社會報》、《新型報》、《力群報》、《青年報》、《崇仁申報》、《正風報》、《新報》。其他如南豐的《南豐三日刊》,宜黃的《宜黃周報》、《宜黃日報》、《正義報》、《晨報》、《宜黃新報》,樂安的《樂安實驗簡報》,黎川的《勁風報》,金溪的《金溪簡報》,廣昌的《新斡報》等也先後出版。1934年2月16日,中央蘇區的中區廣昌縣委創辦了《突擊》刊物,在指導群眾開展革命鬥爭中起了壹定的作用。1952年1月1日,主要面向農民和農村基層幹部的地委機關報《撫州農民報》創刊。報紙四開四版,開始為5日壹期,6月1日改為3日1期,期發行數從3000份增至5000份左右。1957年4月1日停刊,***出刊678期。1958年2月18日,創辦《贛東報》,隔日刊,期發行約10000份。1958年12月29日停刊,***出刊160期。1959年1月1日,中***撫州地委決定將《贛東報》改為《贛東日報》,期發行量最高達到34000份。1962年5月終刊,***出刊1228期。1962年6月1日,又改為《贛東報》,***出刊910期。1980年5月1日,地委決定創辦《贛東通訊》周雙刊,***出刊174期。1982年1月1日復稱《贛東報》,仍為四開四版,初為周雙刊,1985年1月1日改為周三刊,現更名為《撫州日報》(對開版)。還先後創辦了宜黃縣的《戰鬥報》、《宜黃建設》,南城縣的《生產小報》,金溪縣《金溪簡報》,廣昌縣的《黨的生活》、《廣昌簡報》、《廣昌科普》等多種報刊。從1956年開始,區內先後辦起了《臨川報》、《崇仁報》、《宜黃報》、《樂安報》、《南城報》、《南豐報》、《黎川報》、《資溪報》及《撫州市報》,均為縣(市)委機關報,六十年代初期陸續停刊。1981年1月1日,《臨川報》復刊,為當時全省重新開辦僅有的三家縣級報之壹。始為周刊,後改為周二刊。向全國公開發行的還有文藝刊物《撫河》,其發少則5000份,最高進達30萬份。創刊於1982年4月的《撫州師專學報》,至1988年末區發行了19期,自然科學版每期發行800份,社會科學版每期發行1200份。此外,還有《撫州社會科學》和《臨川之筆》、《亞細亞詩報》等20多種各具特色,內部交流的專業報刊。1988年底,有專業報刊人員45名,其中獲高級新聞專業技術職稱的3人,中級的18人。通訊報道員遍布城鄉各地。從1984年全省開展好新聞評選活動以來,有29件新聞作品獲獎,135件作品被評為好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