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輕人:擔心“猝死”?掌握這些知識或許能救命
年輕人本應是年輕和 健康 的代名詞,但是近年來年輕人猝死的報道已屢見不鮮,令人惋惜。
究竟是什麽導致年輕人猝死,又有什麽預兆可以令人提前進行預防呢?
猝死的原因
1、經常性熬夜
現在熬夜幾乎是每個年輕人的常態,對於年輕人而言,偶爾熬夜對身體不會有過多的危害;但是如果長期熬夜,很容易對身體造成影響,甚至誘發疾病。
因為熬夜的時候會影響肝臟的排毒,引發腸胃問題;不僅如此,長期熬夜會嚴重損傷心臟,導致心臟得不到充足的休息。
這麽壹來心臟的造血功能就會受到影響,自主神經受到紊亂,所以年輕人就會經常出現心率紊亂甚至是交感神經異常興奮,容易引發其他的心臟疾病。所以造成年輕人猝死的原因中,熬夜往往是占據榜首。
2、壓力過大
導致年輕人猝死的另壹個主要原因便是長期承受過大的壓力。當代生活節奏快而且各項成本非常高,年輕人不僅承受過大的工作壓力,而且還要面對生活的壓力。
長期處於壓力下的年輕人身體會非常疲憊,不僅容易給心臟造成負擔,而且還會加大意外發生的幾率。
所以長期處於壓力下的年輕人應該學會調節壓力,以免導致自己突發性死亡。
猝死的9個征兆
雖然說猝死這種“瞬間的死亡”極其突然,不過還是有跡可循的,超過50%的心臟驟停前1小時至1月身體會發出預警信號。當身體出現以下這些信號,需高度警惕猝死的發生,不要忽視大意或認為是小毛病而不在意。
1、胸痛
疼痛反應是猝死的發病征兆中,最易被我們抓住和感知的信號。當感到胸部出現劇烈、緊縮、壓榨性的疼痛,且感到透不過氣時,就要提高警惕。冠心病的典型表現是胸痛,壹般發生在胸骨後方,尤其是胸痛持續存在,出現這類情況時需多加註意。
2、近期出現或加重的胸悶
如果近期突然出現活動後胸悶,休息後可緩解,提示可能患了冠心病。如果以前就有胸悶的癥狀,近期癥狀加重,說明以前穩定的斑塊隨時可能發展為大的破損,導致急性心梗的發生。
3、心慌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4、心跳過緩
心臟的跳動是由特定的起搏細胞發起的,起搏細胞功能變差,或者心臟電傳導功能出現問題,就會導致心臟跳動速率減慢,嚴重時會引發心臟停搏。心率小於50次/分,血壓變低,容易出現長時間的心臟停搏,導致猝死。
5、不明原因的疲乏
出現不明原因的疲勞、乏力,或伴有胸悶、水腫,應警惕猝死的發生,這種情況可能是由於心肌炎等心肌損傷造成的。心肌炎在年輕人中比較多見,通常見於感冒1~2周後,出現疲乏、胸悶等癥狀,極易引起急性心衰或嚴重心律失常。這種情況下應嚴禁重體力活動,盡快就診,臥床靜養。
6、眼前發黑和肢體麻木
腦卒中也是引起猝死的重要原因。如果出現視物模糊、重影、單側肢體麻木、乏力,或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應警惕腦卒中的發生。
7、暈厥
暈厥是猝死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或停止,導致腦供血不足而引起的。暈厥有時持續幾秒鐘後能自行恢復,如果不能恢復,便會造成猝死。出現不明原因的暈厥,應非常警惕,盡快查明原因。
8、長期反復過度出汗
如果沒有進行運動卻突然大汗淋漓,也是心臟病發作前釋放的壹個信號。
9、重度的血壓升高
對於主動脈夾層患者,發病征兆是劇烈疼痛,而且在疼痛的同時會伴有重度的血壓升高。
猝死搶救,黃金四分鐘
對於心跳驟停和呼吸驟停者需要現場進行搶救,如果有人能在現場為患者實行正確的心肺復蘇,四分鐘以內搶救的成功率是非常高的。如果等到四分鐘以後才開始救,大概只有壹半的人能救得過來;每拖壹分鐘,其死亡率大概就會增加10%。超過十分鐘,基本很難搶救過來,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四分鐘”。
在遇到突發的心臟猝死時,要第壹時間撥打120或者999急救電話,簡單清晰地向急救機構說明所處位置,同時向周圍呼救,尋求身邊人的幫助,壹起為病人進行急救。
在等待急救人員趕到的這段時間裏,需要快速識別病人心臟驟停,並對其進行心肺復蘇。首先使病人平躺,通過觸摸病人頸部、手腕處以及心前區,判斷病人大動脈是否有搏動,確定心臟驟停的狀態。接著啟動心肺復蘇,對患者進行心臟按壓,要註意的是心臟按壓的正確部位是胸骨下半段,而不是心臟的前側。有效的心臟按壓,速度至少要達到每分鐘6-100次左右,按壓幅度則是在5厘米左右,如果按壓速度太慢,則無法幫助心臟供血。在急救過程中要不間斷地保持平穩的按壓節奏,直到急救人員到來。
急救人員到達現場後,需要簡單快速地說明病人的病發情況,以及進行過哪些急救行為,讓急救醫生了解病人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