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為什麽曹操不讓曹植即位呢

為什麽曹操不讓曹植即位呢

曹丕從此“深自砥礪”、“矯情自飾”;此外,曹丕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驅使壹批臣子奔;與曹丕暗地使勁兒,設法討曹操歡心相比,曹植沒有察;第壹件事,私開司馬門事件;關於擅開司馬門事,《魏誌·陳思王植傳》中這樣記載;從這些記載中可知,這無疑是曹植犯的壹大錯誤;第二件事,軍中醉酒;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曹植率兵攻打關羽;曹丕繼位還有未解的謎團,那就是曹彰

曹丕從此“深自砥礪”、“矯情自飾”。壹次,曹操出征,諸子前往送行,曹植作了壹篇洋洋灑灑的歌功頌德文章,當眾演說得聲情並茂,令曹操與文武大臣極為歡悅。曹丕知道自己的文采不如曹植,所以他另辟蹊徑,什麽也不說,只是屈膝而跪,淚流滿面地拜伏在曹操腳下,表示為父王將要出征而擔憂。與曹丕的忠厚仁孝相比,曹植的頌辭頓時顯得徒有外表華而不實。此事雖小,但影響不小,曹操和文武大臣由此都壹致認為“稱頌歌德,發言有章”的曹植是“辭多華,而誠心不及”(《世說新語》),而曹丕更誠實更有孝心。

此外,曹丕不斷擴大自己的政治勢力,驅使壹批臣子奔走前後,或在曹操面前進言“加五官將仁孝聰明,宜承正統”(陳壽《崔琰傳》),或在曹操身後直諫“以庶代宗,先世之戒也”(陳壽《邢颙傳》),或在曹操左右提醒“袁紹以嫡庶不分,覆宗滅國”(陳壽《毛玠傳》),這些歷史與現實的教訓以及諸位重臣對曹丕的擁戴,不得不引起曹操的高度重視。曹丕還對自己遊獵無度的缺點,作《報傅崔琰》以示悔過,納弓藏箭,放馬南山。為了迎合曹操相當周文王的壯誌,他寫《黎陽作》將隨軍遠征的自己比喻為周武王救民於塗炭。

與曹丕暗地使勁兒,設法討曹操歡心相比,曹植沒有察覺,仍縱情恣欲,毫無節制。“任性而行,不自雕勵,飲酒不節”(見《三國誌·魏書·陳思王植傳》),最後終於惹怒了曹操。 有兩件事導致曹植失去曹操的信任。

第壹件事,私開司馬門事件。

關於擅開司馬門事,《魏誌·陳思王植傳》中這樣記載:“植嘗乘車行馳道中,開司馬門出。太祖大怒,公車令坐死。”《續漢書》則說:“人有白脩與臨菑侯曹植飲醉***載,從司馬門出,謗訕鄢陵侯彰。太阻聞之大怒,故遂收殺之。”此外《曹操集》中也有兩條令文說及此事,說“始者謂子建,兒中最可定大事”,“自臨菑侯植私出,開司馬門至金門,令吾異目視此兒矣”。

從這些記載中可知,這無疑是曹植犯的壹大錯誤。問題在於此事的性質如何。從事實情況來看,它是曹植醉酒後在光天化日之下幹的壹件違犯禮制的行為。曹植明知父親執法嚴峻,他不會不懂司馬門不可妄開,可卻借著酒性,公然以身試法,自找倒黴。他在這件事上的表現,應當說主要是愚蠢和荒唐,是肆意妄為。這對他爭奪太子之位毫無好處,如果壹定要從“用術”的角度來衡量的話,只能說明他很不會用術,對陰謀詭計頗不在行。

6

第二件事,軍中醉酒。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曹操派曹植率兵攻打關羽,解曹仁之圍,傳他前往面授機宜。但在這軍情如火的緊要關頭,曹植大醉如泥,不能受命,致使曹操對他無可奈何,悔而罷之。 面對接班人的位置,曹丕與曹植並沒有公開對抗,而是各走各的路。曹植疏狂,放任不羈,曹丕謹慎小心,處處討曹操歡心;曹植對接班人的位置不屑壹顧,曹丕卻日思夜想,誌在必得。終於,217年,曹丕被立為太子,正式成為曹操的接班人。 三、曹彰暴死之謎

曹丕繼位還有未解的謎團,那就是曹彰的出現與暴死,到現在還沒有完全弄清楚。 曹彰(?~223年),字子文,曹操之子。少時擅長騎射,臂力過人,能徒手和猛獸格鬥。曹操曾對他說:“妳不讀書,而喜歡騎馬練劍,這只是匹夫之勇,能有什麽用!”曹彰說:“大丈夫應該效仿衛青、霍去病,率十萬騎兵馳騁沙漠,建功立業,怎麽能做博士?!”曹操曾問過兒子們的喜好和誌向,曹彰的回答:“好為將。”曹操問:“為將應該怎樣?”曹彰回答:“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曹操聽後大笑。曹彰須鬢皆呈黃色,曹操稱他為“黃須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