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張永生的歷史遺事

張永生的歷史遺事

1965年夏,李訥從北大畢業,被分配到《解放軍報》當壹名普通編輯。“文化大革命”爆發時,李訥也卷入了這個政治漩渦,她在軍報帶頭“造反”。

不久,軍報全面改組,才27歲的李訥當上了軍報總編輯。江青想為李訥物色壹位理想的對象,可是因為毛澤東有言在先:希望子女不要找高幹子弟做對象。江青反復物色以後,終於把目光投向了張永生。

張永生紅極壹時

張永生何許人也?浙江美術學院的學生。“文革”初期,他是浙江美術學院紅衛兵組織的頭頭;在奪權的過程中,又成為浙江省最大的“造反”組織“省聯總”的負責人;奪權以後,當上了浙江省革命委員會的副主任。小夥子20多歲年紀,出身很好。

“文革”初期,“中央文革”把浙江的兩派頭頭召到北京開會,張永生代表“省聯總”出席會議,當著江青的面侃侃而談,給江青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樣,張永生就自然地進入了江青擇婿的視野。

在釣魚臺受寵若驚

1968年,張永生在北京匯報情況時,被接到釣魚臺江青的客廳裏,但是沒有馬上見到江青。原來,經過江青的精心安排.

在接見之前,先讓李訥出來很自然地和張永生見了面,兩人作了初次交談。兩個年輕人會面以後,江青再出來單獨接見張永生,垂詢再三,其中的特殊含義,不言自明。

張永生感到受寵若驚。過了幾個月,在上海的張春橋接到江青親自打來的壹個電話,要他把張永生召到上海當面詳談壹次,把張永生的近況了解清楚,直接向她匯報。

張永生來到上海後,張春橋絕口不提把張永生請來的真實意圖,只是聲稱中央很關心浙江的形勢,所以委托他直接了解壹下情況。

提到浙江的形勢,張永生的話就像打開了閘門的水壹樣,滔滔不絕。原來,由於他處處“惟我獨革”,排斥他人,自行其是,與各方面的關系都很緊張。

張春橋清楚地意識到:張永生恐怕連浙江的造反領袖都當不下去,還想當江青的女婿嗎?張永生走了以後,張春橋連夜整理了和張永生的談話材料,密報江青。

此後壹段時期,浙江的形勢壹直不很穩定,張永生的錯誤也暴露得越來越嚴重(“文革”以後張永生被捕,判處無期徒刑),江青也不再把擇婿的目光投向張永生了。

擴展資料:

人物生平

張永生,1940年11月2日出身於湖南沅陵縣,祖籍安徽含山縣。1960年考入浙江美術學院(現中國美術學院)版畫系,1967年始先後任浙江美術學院主任,中***浙江省委委員,浙江美術學院黨委書記,四屆全國人代表,浙江省委常委等職。

早在60年代初,張永生創作畫作品《貧協委員》、《學習焦裕祿》、《圍海塗造良田》等在人民日報、浙江日報、農村青年、少兒畫報等刊物發表。其中《貧協委員》、《試試爺爺的槍》等被榮寶齋、天津博物館、大同文化館等單位收藏。並選入中國版畫優秀作品,曾在日本大阪、神戶巡回展出。

張永生潛心於學習探究中國畫、書法、篆刻,繼承弘揚傳統,重於創新。默默無聞地硯耕墨耘幾十年,特別在書法方面通篇連書四體字和五體字組合,吸收篆刻殘缺,使用斷筆法,新創獨家壹體隸書。

百度百科--張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