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壹年級學拼音訣竅
壹、適度要求,靜心等待
面對孩子們,老師心中要有壹把合適的尺子。這把尺子,首先能正確度量孩子學習漢語拼音的度。
新課標指出學會漢語拼音要做到:
(壹)讀準聲母、韻母、聲調和整體認讀音節。
(二)準確地拼讀音節,正確書寫聲母、韻母和音節。
(三)認識大寫字母,熟記《漢語拼音字母表》。
對剛入學,剛接觸拼音的孩子,不要拔高要求,急於求成。如果孩子有了壹定的拼音基礎則可針對孩子的實際情況適當提高要求。老師保持壹顆平常心,靜心等待孩子的進步,耐心促進孩子成長。
剛入學的孩子僅僅只有七、八歲,剛從幼兒園邁進小學的大門。井然有序的學生生活是橫在孩子們面前的第壹到坎。稚氣的孩子們還沒來得及熟悉新環境、親近老師、適應小學生壹日常規,壹道拼音難關又橫在孩子們面前。所以,我們要遵循孩子們身心發展規律,給孩子們壹點時間來適應,給壹個過程讓孩子們發展。“急於求成” “拔苗助長”是切忌要不得的。老師要想孩子所想,急孩子所急。這樣,我們就能靜心守候,耐心輔助,幫助孩子進步。
二、耐心細致,教給方法
入學前,學生對單韻母或多或少有所接觸,普遍認為已經學會了,其實並非如此。學生對發音的口形、舌位、音調等概念模糊,若不及時糾正,隨其形成習慣,要準確拼出音節,阻礙很大。比如:發aoe的音時,雖然孩子們會背“張大嘴巴aaa,攏圓嘴巴ooo,扁扁嘴巴eee”,但卻不清楚發這幾個單韻母時,口形不能變動。發ai音時,是先發a的音,這個a比單念a時舌位偏前。發a後,舌頭慢慢上升,嘴慢慢閉合,快到i的舌位時停止。其實有壹個a到i滑動的過程。只要掌握了壹個復韻母的發音方法,其他的復韻母的發音就會水道渠成,由難變易。所以要叮囑孩子專心學習,學會發音的正確方法,特別要提醒那些似懂非懂的孩子。
三、想方設法,多多練習
當孩子們掌握了發音方法後,要達到讀準字音,正確拼讀,還需較長時間的練習鞏固。剛入校的小學壹年級學生,情緒性強,自我控制能力較差。他們多采用形象思維,無意註意占優勢。形象直觀的具體事物和生動活潑的形式容易引起兒童的註意。所以壹本正經地讓孩子讀五遍,練十遍,讀得不好再罰幾遍……這種做法是很容易讓孩子疲乏、反感的。蘇聯教育學家蘇霍姆林斯基說:“學習如果為思想感情、創造美和遊戲的璀璨所照,就能成為孩子妙趣橫生和心醉神迷的樂事。”因此,我們應該讓孩子們在玩中學,在學中玩。結合多年教學經驗,談以下幾種“玩中學,學中玩”的愉快學拼音方法。
1、制作拼音卡片,做“戴帽子”、“找朋友”、“玩拼音撲克牌”的遊戲。
戴帽子——結合教學進度,給學生們做拼音卡片。如教學了單韻母aoe,就制作aoe的卡片。然後做出四個聲調“帽子” ,讓孩子給單韻母戴帽子,然後大聲地和它們打招呼。(鞏固四聲練習。)找朋友——如鞏固a的四聲,老師拿起卡片a扮演a媽媽。a媽媽著急地說我的大寶寶在哪裏?孩子找到a的壹聲說,您的大寶寶在這裏āāā。
玩拼音撲克牌——制作含有聲母、韻母的撲克牌,壹個人拿寫有聲母的撲克牌,另壹個孩子拿寫有韻母的撲克牌。兩個人同時出牌。誰先拼出由兩張撲克牌組成的音節,這兩張撲克牌就歸誰。最後,看誰手裏的撲克牌多,誰就贏了。
2、聯系日常生活常編兒歌、找碴兒、貼標簽。
編兒歌——如:小ü是個好孩子,懂事聽話有禮貌,見了好友j、q、x,忙摘帽子牽手笑。
找碴兒——老師用拼音寫壹段話,其中故意寫錯幾個拼音,讓學生“找碴兒”——找出寫錯的拼音,並記錄下來,看看誰找得多。
貼標簽——孩子們掌握了初步的拼讀音節和書寫聲母、韻母的能力後,還需要經常加強鞏固。這時可鼓勵孩子把在教室裏所見到的事物,用拼音寫下來制作成標簽,貼在相應的物品上。
小學壹年級漢語拼音學習方法四、及時評價,多多鼓勵
“讓每壹個學生都擡起頭來。”教師應該像蘇霍姆林斯基所要求的這樣,擁有壹雙善於發現的眼睛,及時捕捉到孩子的亮點,搜索到孩子的成績和進步,並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哪怕是壹個微笑,壹個手勢,壹句稱贊,壹朵小紅花,壹顆五角星……都會讓他們不斷品嘗成功的喜悅,不斷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每當孩子掌握了壹個字母、壹個音節或壹種拼讀方法,老師就及時地進行表揚和鼓勵,並進壹步引導他們向新的、更高的學習目標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