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對華貿易調查
美國歷史上曾5次對中國發起“301調查”,基本都是同樣的結果。但此次中美貿易戰,美國總統特朗普采取了不同於往屆美國政府的策略。
更多資訊,請下載Wind金融終端APP
來源:Wind金融終端APP
2010年美國曾對中國發起“301調查”,而此輪調查則始於2017年,恰逢“七年之癢”。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來自中國的600億美元(約合3800億元人民幣)產品征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
3月23日,商務部表態稱擬對自美國進口的30億美元產品加征關稅。
中美貿易戰“壹觸即發”
美國總統特朗普3月22日簽署總統備忘錄,依據“301調查”結果,將對從中國進口的商品大規模征收關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對美投資並購。特朗普在白宮簽字前對媒體說,涉及征稅的中國商品規模可達600億美元。
對此,中國駐美國大使館回應稱,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懼怕貿易戰,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如果美方執意要打,我們將奉陪到底,並采取所有必要措施堅決捍衛自身合法權益。
商務部新聞發言人就美301調查決定發表談話表示,中方不希望打貿易戰,但絕不害怕貿易戰;任何情況下,中方都不會坐視自身合法權益受到損害,已做好充分準備,堅決捍衛自身合法利益;有信心、有能力應對任何挑戰;希望美方懸崖勒馬,慎重決策,不要把雙邊經貿關系拖入險境。
商務部條法司司長陳福利則表示,下壹步將密切關註301調查有關進展,壹旦美國有關措施實施,中國會堅決出手。
此外,中國商務部3月23日早間發布了針對美國進口鋼鐵和鋁產品232措施的中止減讓產品清單並征求公眾意見,擬對自美進口部分產品加征關稅,以平衡因美國對進口鋼鐵和鋁產品加征關稅給中方利益造成的損失。其中計劃對價值30億美元的美國產水果、豬肉、葡萄酒、無縫鋼管和另外100多種商品征收關稅。
該清單暫定包含7類、128個稅項產品,按2017年統計,涉及美對華約30億美元出口。第壹部分***計120個稅項,涉及美對華9.77億美元出口,包括鮮水果、幹果及堅果制品、葡萄酒、改性乙醇、花旗參、無縫鋼管等產品,擬加征15%的關稅。第二部分***計8個稅項,涉及美對華19.92億美元出口,包括豬肉及制品、回收鋁等產品,擬加征25%的關稅。
(圖片來源:環球網)
全球市場震蕩
受中美貿易摩擦影響,全球金融市場普遍震蕩。
股市方面,周五,上證綜指收跌3.39%報3152.76點,創2月9日以來最大跌幅;深證成指跌4.02%報10439.99點,創業板指跌5.02%報1726.02點。兩市成交6353.12億元,較上日同期明顯放大。本周,滬指跌逾3.5%,創業板指跌5.23%。
香港股市全線回落,恒生指數收跌2.45%報30309.29點,周跌3.79%;國企指數跌2.41%報12128.27點,周跌4.03%;紅籌指數跌2.17%報4418.11點,周跌1.8%。全日大市成交升至2834.45億港元,創2015年4月以來新高,距2915.29億港元的歷史高點僅壹步之遙,前壹交易日為1519.33億港元。
(圖片來自萬得終端港股實時行情)
亞太股市收盤也全線大跌。日經225指數跌4.51%,周跌4.88%;韓國綜合指數跌3.18%,周跌3.10%;臺灣加權指數跌1.66%,周跌1.65%;澳大利亞ASX200指數跌1.96%,周跌2.39%;新西蘭NZX50指數跌0.99%,周漲0.30%。
期市方面,周五國內商品期貨夜盤多數下跌,鐵礦石收跌1.9%。焦炭收跌1.37%,焦煤、動力煤分別收漲1.09%、2.12%。菜油、豆油、棕櫚油分別收跌0.49%、0.7%、1.09%。此外,螺紋鋼、熱軋卷板分別收跌2.6%、1.14%。橡膠收跌5.82%,瀝青收漲2.87%。
匯市方面,周五,離岸人民幣兌美元升破6.32關口,日內漲200個點,刷新3月20日以來新高。在岸人民幣兌美元16:30收盤價報6.3240,較上壹交易日跌28個基點,本周漲7個基點。人民幣兌美元中間價調貶105個基點,報6.3272。
債市方面,避險情緒助推期債大幅收漲,10年和5年主力合約分別漲0.64%和0.29%,均創五個月新高。銀行間現券收益率大幅下行,10年期國開活躍券170215收益率壹度下行超16bp最低觸及4.67%,創逾四個月新低;次活躍券180205收益率下行15.01bp報4.63%,盤中最低觸及4.60%;10年期國債活躍券180004收益率下行4.75bp報3.70%。
周五歐美股市再度大跌。道指收跌逾400點或跌1.77%,報23533.20點,創去年11月22日以來新低;納指收跌2.43%,報6992.67點;標普500指數收跌2.1%,2588.26點。本周,道指跌5.63%,納指跌6.54%,標普500指數跌5.95%,均創逾兩年最大單周跌幅。
歐洲三大股指集體下跌。英國富時100指數收跌0.44%,報6921.94點,創15個月新低,周跌3.38%;法國CAC40指數收跌1.39%,報5095.22點,周跌3.55%;德國DAX指數收跌1.77%,報11886.31點,創12個月新低,周跌4.06%。
海外商品方面,COMEX黃金期貨收漲1.48%,報1352.9美元/盎司,創五周以來收盤新高,本周漲3.09%。COMEX白銀期貨收漲1.06%,報16.56美元/盎司,本周漲1.77%。
NYMEX原油期貨收漲1.44美元,漲幅為2.24%,報65.74美元/桶,創八周以來新高,本周漲5.34%。
上市公司回應貿易戰影響
針對“特朗普簽署備忘錄將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多家A股上市公司周五(3月23日)回應對業務影響情況。
水晶光電稱,公司出口美國業務較少,受到的影響不大。
長盈精密表示,雖然公司的部分客戶為美國公司,但公司的產品絕大部分是出貨給境內的公司,關稅增加對公司的影響極小。
凱中精密表示,公司為知名汽車零部件廠商全球供貨,直接交付到美國本土的占比很小,中美貿易戰對公司業績沒有直接影響。
沙隆達A表示,公司業務在全球分散度很高,當某個特定國家或地區的貿易壁壘和關稅政策出現變化,公司會相應作出及時適當地業務結構調節。如果中美之間進行“貿易戰”,對公司業務將會產生影響,但不會很大。
陽普醫療表示,公司國際貿易的主要客戶集中在歐洲、南美洲和亞洲等地區,對美貿易占主營收入比例很小。
信維通信表示,目前並未對公司業務產生任何影響,公司與客戶的合作壹切正常。
方大炭素表示,2017年出口美國1.5億元,占當年總營收1.89%,對公司經營業績影響不大。
八壹鋼鐵表示,公司沒有產品出口美國。
順發恒業表示,在美業務為不動產投資,不涉及出口產品。
勝宏科技表示,公司產品銷售美國約占公司營收0.82%左右,中美貿易戰對公司基本沒有影響。
瑞貝卡表示,雖然公司對美出口比重較大,但假發細分行業較為小眾,對美國企業不構成競爭關系,不會對公司業務形成影響。
晨豐科技在互動平臺表示,公司產品約20%左右銷往國外,主要境外市場包括印度、東南亞、歐盟等。公司主要出口國家或地區並沒有設置特別的貿易障礙,此次貿易爭端,對公司影響較小。
伊戈爾表示,公司產品都是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美對中方加增關稅對公司尚無直接影響。
京東方表示,2017年中報顯示,美洲地區金額占收入比重為2.5%。
泰勝風能表示,美國早在2012年起就對中國應用級風塔實施“雙反”,公司近年已無批量化產品出口美國。即便美國對華發動貿易戰,對公司出口也無影響。
凱萊英表示,中美兩國作為全球最大的兩個經濟體,所謂的貿易戰將極大損害兩國以及廣大消費者的根本利益。
聯化科技表示,公司有信心以產品、技術及綜合優勢維持並進壹步提升與客戶良好的合作關系。
洲明科技表示,公司產品出口全球,在美國不形成高的出口依賴,而且LED小間距顯示屏是很細分的領域,未必在加征關稅的目錄裏,目前沒有收到征稅的通知。公司會密切跟蹤此事項,積極想辦法來化解危機。
銀輪股份表示,2017年度我公司直接對美國出口額約為2.8億元,約占總營業收入6.7%。另外,具體加征關稅產品目錄尚未確定,對我公司的具體影響目前還無法判斷。
海倫哲表示,中美貿易戰從長遠發展的角度看,有利於促進海倫哲加快自主研發、生產絕緣臂架高空作業車產品的進程。
跨境通表示,跨境貿易的模式主要有B2B和B2C兩種,其中B2B模式主要是傳統跨境貿易,跨境電商平臺則是B2C模式。經查,我公司2017年營業收入40%來自美國市場,其中壹般貿易出口美國海外倉的收入占比保守估計45%左右,剩余55%左右為快遞小包形式郵寄。假設本次美國關稅提升對30%出口美國的品類造成影響,則我們預計影響公司收入範圍不超過6%。針對此影響,公司會著重開發其他未受影響品類的產品,郵遞方式盡量采取從國內發小包裹,以降低本次美國征稅對公司的影響。貿易戰進壹步擠壓傳統B2B利潤空間,而B2C貿易則不會受到太多影響,相反,B2C成本優勢會進壹步突出。從跨境進口業務方向來看,目前,公司的進口采購業務來自美國市場約萬分之壹,因此,即使中國提升對美國貿易進口關稅,公司進口業務暫時不會受到影響。
華英農業表示,公司農副產品暫無對美國出口,同時公司也在積極研究相關政策對公司的影響。
深南電路表示,公司將密切關註形勢進展,及時采取必要措施。
金河生物表示,我司是全球範圍內金黴素產量最大的生產商,產品在美國、加拿大以及南美市場具有較強的競爭優勢。中美貿易戰對公司不會產生實質性影響。
上海鋼聯表示,針對海外市場,公司目前還處在嘗試階段;中美貿易戰短期內對公司業務不會產生直接影響。
易事特表示,公司並未將某壹特定區域的市場進行區別對待,各區域的市場均有側重也同步發展。貿易戰對公司業務不會有帶來較大影響。
佛燃股份表示,公司氣源結構多元化,貿易戰對采購價格影響小。
可立克表示,特朗普對華貿易戰有關報導以及政策尚未明朗,對公司的業務影響也有限。
涪陵榨菜表示,公司出口業務占比很小,影響不大。
恒華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的海外業務收入占主營業務的收入比重非常小,在市場拓展的初期階段。
長纜科技表示,目前公司產品暫無在美國地區銷售。
撇清關系就算了,還有上市公司幹脆就開始為中國征收美國產品關稅叫好。比如:
東方集團在互動平臺表示,中國對美國進口農產中比重最大的是大豆等產品,中國擬對美國農產品等加征關稅,有利於提升國內相關農業產業競爭力,對公司業績將產生積極影響。
哪些行業會受波及?
對於貿易戰主要影響的領域,中金公司認為有:
1、從簽署備忘錄來看,首當其沖的是針對中國計劃加征25%附加關稅的行業,尤其是航空航天、信息及通信技術、機械領域;
2、對美貿易占比較高的行業也會受到影響。從當前的中美貿易行業結構來看,中國對美國的出口產品主要是機械設備儀器(根據分類主要是家電、電子等類別,占出口總量48%)以及雜項制品(12%)、紡織品(10%)、金屬制品(7%)等。美國對中國出口的產品則主要集中在機械設備儀器(30%,主要是資本品)、運輸設備(20%)、化工產品(10%)、塑料及橡膠制品(5%)等。
以下為美國收入占比較大的A股上市公司列表(2016年,前百名):
項莊舞劍,意在沛公?
就在市場判斷中美貿易爭端可能帶來的風險時,有機構分析,此次美國發動貿易戰,其目的可能並非是要改善雙邊貿易數字,而是有著更大的動機。
興業研究認為,中美貿易不平衡只是美國貿易戰訴求的借口和初步目標,而遏制中國趕超的“超限戰”,則是更為重要的動因,而這壹點仍然為大多數人所忽略。
3月1日,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想國會提交了有關特朗普貿易政策的報告書,報告指出美國將利用“壹切可用的工具”,阻止中國“破壞真正的市場競爭”。
而美國《2018貿易政策綱要暨2017年度報告》明確指出:“要確保美國在研究和技術方面的領先地位,保護美國經濟免受不公平獲取我們知識產權競爭對手的影響。對此,美國(對中國)發起301調查以阻止中國通過不合理及歧視性措施獲取(美國的)技術與知識產權”。
以史為鑒:5次“301調查”均指向同壹結果
實際上,此次已是美國第六次針對中國的“301調查”,而回看歷史可以發現,前5次最終結果都壹樣。
中銀朱啟兵、華夏研報認為,從歷史經驗看,中美雙方預計經過局部貿易沖突後仍會歸於妥協,演變成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
研報分析,歷史上美國曾5次對華發起301調查,從歷史結果看,最終雙方均達成妥協,並未演化成全面貿易戰。301條款更多是美國獲取談判優勢的手段。
招商證券謝亞軒研報統計,90年代,美國曾三次對中國進行“特別301調查”,分別是1991年、1994年和1996年。入世之後,2010年10月,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宣布,應美國鋼鐵工人聯合會申請,將按照《美國貿易法》第301條款,對中國政府所制定的壹系列新能源政策和措施展開調查。這是美國中國加入WTO以來首次動用“301條款”對其他經濟體貿易行為進行調查,最終中國與美國在WTO爭端解決機制項下進行磋商,同意修改《風力發電設備產業化專項資金管理暫行辦法》中涉嫌禁止性補貼的內容。
朱啟兵、華夏研報認為,目前,美國貿易總逆差約有壹半來自對華貿易,但目前的逆差更多反映的是中美在全球經濟體系中分工的不同,且美國對華壹部分逆差來自於美國對中國實行高新技術產品等出口限制。總體上看,全面貿易戰是雙輸結果。報告認為,本次301調查仍然是美國獲取談判優勢的手段,中美雙方預計經過局部貿易沖突後仍會歸於妥協,演變成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大。
天風證券宋雪濤研報分析,只有在美國對中國進口稅率在10%、15%和25%的情況下,中國才有可能在貿易戰中損失小於美國損失,如果特朗普可以使用總統權力,繞過國會在150天期限內將關稅提高至15%,那麽中國采取關稅提高至25%、35%、45%和全面抵制均可以對美國造成有效反擊。但是如果美國對中國征稅提高至35%和45%,無論中國采取哪種報復措施,中國遭受的損失均大於美國遭受的損失。
如美國對中國提高關稅至45%,即使中國對可限制行業采取全面抵制的措施,中國因貿易戰遭到的損失仍然大於美國因貿易戰而遭到的損失。
但報告認為貿易戰未必能順利展開,或者說,貿易戰未必會以全面、激進的形式爆發,而是以局部、逐步的貿易摩擦形式展開。
壹方面,美國本身也會遭到重大的經濟打擊,根據美國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測算,即使發生短暫的貿易戰,美國私營領域也將失去130萬個工作崗位,占私營領域總工作人數的1%。另壹方面,美國總統的最大權限只能在150天的期限內,對所有進口商品征收不超過15%的關稅,國會對於15%以上的關稅提議具有否決權,而國會和商界的關系不可忽視。作為美國第壹大貿易夥伴,中國可以憑借對從美國進口的農產品、機電、航空器等行業的貿易反制,擁有與美國談判的地位,這些貿易反制可能使得關稅提議遭到來自美國商界的反對。
中美如果發生貿易戰,其實都不是以單純的貿易保護為目的,特朗普希望如果提高關稅逼迫人民幣升值或高端制造業回流,中國貿易反制也是希望擁有談判的籌碼換取中國深化改革的時間。正是因為各自的意圖都不在貿易本身,發生全面貿易戰的可能性不高,未來可能更常見的是中美之間局部、逐步發生的貿易摩擦。
對中國影響幾何?
考慮到此次爭端可能最終走向“雷聲大,雨點小”的情況,市場普遍謹慎樂觀。
海通證券表示,無需太過恐慌,市場中期趨勢取決於基本面。備忘錄的焦點在知識產權和高科技領域,近期累積了壹定漲幅的科技類股壓力偏大,借機去偽存真,2月以來回調盤整的價值類股,估值盈利匹配度較好。
中金公司同樣認為,積極應對短期可能的沖擊,中長期不必過於悲觀。其報告分析稱,中美貿易摩擦加劇壹定程度上影響投資者從凈出口層面對於中國經濟增長的判斷,尤其在近期對增長分歧較大的時點,對短期市場情緒和風險偏好可能帶來壹定影響。中長期的具體影響程度還要視後續貿易戰的廣度和深度來判斷,但考慮當前中國內需的韌性以及較為充裕的政策緩沖余地,我們認為對於中國的經濟增長前景及資本市場表現不必過於悲觀,短期市場如若出現連續且幅度較大的過度調整反而為投資者提供了較好的進入時機。
此外,國際權威評級機構也認為這場貿易戰對中國和全球經濟的影響有限。
國際三大評級機構之壹的惠譽發表最新觀點認為,美國對中國500-600億美元商品加關稅的行動,不太可能對中國或全球經濟產生重大影響。中國能夠解決與美國的關稅問題,但貿易風險將增加。
惠譽表示,600億美元相當於中國對美商品出口總額的2.5%左右,或中國GDP的0.5%,但關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會小得多。由於缺乏替代品,這些貨物最終還是會去美國,而其他商品可能會轉移到不同的市場。美國對中國目前500-600億美元商品征收關稅的措施,對中國GDP增速的拖累不會超過0.1%。
惠譽表示,零星的保護主義措施在近幾個月已經升級為“更具破壞性的貿易戰爭”。目前更大的風險在於美國最終對中國全面征收關稅。美國占中國出口總額的近五分之壹,相當於中國GDP的3.6%,所以廣泛的關稅可能對中國經濟產生相當大的影響,也會因供應鏈的關系在亞洲其他地區造成連鎖反應。此外中美貿易戰也會破壞全球投資者信心。
穆迪則表示,中國企業的評級不會受貿易爭端影響。根據初步評估,美國政府迄今為止宣布的措施對中國經濟影響有限,但如果有大範圍的保護主義措施出臺,對其評估就可能有變。
穆迪聲明稱,與10年前相比,中國經濟增長對出口的依賴下降;凈出口對GDP增長的貢獻也比10年前低很多--2015-2016年平均為0.1個百分點,2005-2007年平均為3.4個百分點。
目前已宣布的行業性關稅不會對中國出口造成實質性傷害,因為這些行業對美國市場出口有限,包括對光伏面板、洗衣機、鋼鐵和鋁征收的關稅。如果美國大幅擴大關稅範圍並采取廣泛的保護主義措施,負面影響將會更大。
穆迪稱,提高對雙邊而非多邊貿易安排的重視,將對亞洲經濟體構成信用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