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宋真宗趙恒簡介

宋真宗趙恒簡介

歷史上的宋真宗趙恒是壹個怎樣的人

宋真宗那是當時北宋時期的第三位皇帝,當時的宋真宗小編認為是壹位非常厲害的人,為什麽這麽說呢?宋真宗作為是宋太宗的第三位兒子,繼承了父親的皇位後,不斷的改造當時的水利機電,使得當時的宋朝出現了經濟的繁榮,與此同時,宋真宗其實還是壹個明君,鼓勵人們學習,他覺得要用文化知識武裝頭腦。

宋真宗簡介:宋真宗趙恒,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宋真宗,名趙恒,原名趙德昌,後又改名元休、元侃。宋太宗第3子。太宗病死後繼位。在位25年,病死,終年55歲,葬於永定陵。

趙恒,先後受封為韓王、襄王、壽王。太宗晚年迷信相術,曾召壹僧人入宮給子侄諸王看相。僧人看了幾個子侄,只有趙恒還在睡覺,沒有出來。僧人卻奏告說:“我遍觀諸王,命都不及壽王。”太宗說:“妳還沒有見過他,怎麽知道他的命最好?”僧人說:“我剛才見站在壽王門前的3個仆人,他們都具有日後成為將相的器度。仆人尚且如此,他們的主人自然更高貴了。”於是,太宗就立趙恒為太子。太宗於公元997年3月病死,他於同月繼位,第二年改年號為“鹹平”。趙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人為宰相,也能註意節儉,政治較為安定。

公元1004年秋,遼國蕭太後。聖宗親自率領20萬大軍南下,直逼黃河岸邊的澶州城下,威脅宋的都城。警報壹夜五次傳到東京,趙恒問計於群臣。副宰相王欽若、陳堯叟主張逃跑,任職才壹月的宰相寇準則厲聲反對說:“出這種主意的人應當斬首!”他說,如果放棄汴京南逃,勢必動搖人心,敵人會乘虛而入,國家就難以保全了;如果皇上親自出征,士氣定必大振,就壹定能打退敵兵。趙恒同意禦駕親征,由寇準隨同指揮。

到了韋城,趙恒聽說遼兵勢大,又想退兵。寇準嚴肅地說:“如今敵軍逼近,情況危急,我們只能前進壹尺,不能後退壹寸。河北我軍正日夜盼望陛下駕到,進軍將使我河北諸軍的士氣百倍,後退則將使軍心渙散、百姓失望,敵人乘機進攻,陛下恐怕連金陵也保不住了。”趙恒才勉強同意繼續進軍,渡河進入澶州城。遠近各路宋軍見到皇上的黃龍大旗,都歡呼跳躍,高呼“萬歲”,士氣大振。寇準指揮宋軍出擊,個個奮勇沖殺,消滅了遼軍數千,射死了遼軍主將蕭達蘭。蕭太後見遼軍陷入被動,要求議和。經過寇準的堅持和使者曹利用到遼營壹再討價還價,於12月正式議定由宋朝送給遼以歲幣銀10萬兩,絹20萬匹,換得遼軍撤走。這就是歷史上的“澶淵之盟”。這是宋朝向番方納歲幣換取和平的開始。

趙恒後又聽信王欽若的讒言,怨恨寇準迫使他親征,冒—了風險,撤掉了寇準的相位,信用王欽若、丁謂等奸人為相,偽造“天書”,封禪泰山,祀汾陽,提倡佛、道、儒教,大搞迷信活動,廣建宮觀,勞民傷財,政治腐敗,社會矛盾趨於尖銳。

公元1021年,趙恒起病。第二年2月,病重,戊午日,命太子繼位,不久死於汴京宮中的延慶殿。趙恒死後的廟號為真宗。

真宗在位25年,宋真宗統治時期治理有方,北宋的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北宋比較強盛。

宋真宗也是詩人,他比較著名的詩有《勵學篇》《勸學詩》等。

趙恒是哪個朝代的人物?

趙恒是北宋第三代皇帝,史稱宋真宗。註:他是著名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的作者哦。

另附資料:趙恒人物生平

趙恒於出生於公元968年臘月初壹,北宋第三代皇帝,史稱宋真宗,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子,登基前曾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997年以太子繼位。

他最初並非皇位繼承人。

宋太宗最初立長子趙元佐為太子,但因趙元佐後來患有精神病,而且因病傷人及在宮內縱火,最後被廢。太宗再立次子趙元僖為太子,但趙元僖又早逝。趙元僖死後,太宗才立三子趙德昌為太子,至道三年,宋太宗因之前受到的劍傷再次復發而駕崩,趙德昌繼位為帝,改名為趙恒,是為宋真宗。宗室譜名趙德昌,太宗繼位後改名趙元休、趙元侃。

趙恒繼位前被封為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曾用年號鹹平、景德、大中祥符、天禧、乾興。在鹹平年間,治理有方,統治日益堅固,國家管理日益完善,社會經濟繁榮,北宋比較強盛,史稱“鹹平之治”。

景德元年,契丹人所建的遼國入侵,宰相寇準力排眾議勸帝親征,雙方會戰於距首都汴[biàn]京三百裏外的澶淵,宋勝。真宗決定就此罷兵,不顧寇準的反對,以每年向遼進貢白銀三十萬兩、絹二十萬匹為“歲幣”,來換取與遼之間的和平,於澶淵定盟和解,史稱“澶[chán]淵之盟”。此後,宋遼均經過壹段較長時間的休養民生,北宋也逐漸進入經濟繁榮期。後期以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蠱惑朝野,帝亦淫於封禪之事,朝政因而不舉。

公元1021年,宋真宗病。戊午日,命太子趙禎繼位,乾興元年二月二十日駕崩於汴京宮中的延慶殿,享年55歲,在位25年,葬於永定陵。趙恒死後謚號章聖元孝帝,廟號真宗。

宋真宗趙恒是什麽人物?

宋真宗趙恒,宋朝第三位皇帝,宋太宗趙光義第三子,母為元德皇後李氏。初名趙德昌,後改名趙元休、趙元侃。

趙恒歷封韓王、襄王和壽王,曾任開封府尹。至道元年,被立為太子,改名恒。至道三年,即位為帝。趙恒即位之初,任用李沆等為相,勤於政事。景德元年,在主戰派寇準等人的勸說下,北上親征,與入侵的遼軍會戰於澶淵。當時局勢有利於北宋,但因趙恒懼於遼的聲勢,並慮及雙方交戰已久、互有勝負,以每年給遼壹定銀絹為條件,於澶淵定盟和解,約為兄弟之國,即為“澶淵之盟”。此後,北宋進入經濟繁榮期,史稱“鹹平之治”。趙恒在位後期,任王欽若、丁謂為相。二人常以天書、符瑞之說蠱惑朝野,而趙恒也沈溺於封禪之事,廣建宮觀,勞民傷財,致使社會矛盾加深。

乾興元年,趙恒駕崩於延慶殿,年五十五,在位二十五年。謚號為文明章聖元孝皇帝,廟號真宗,葬於永定陵。累加謚號為膺符稽古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趙恒愛好文學,擅長書法。諺語“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即出自他所撰的《勵學篇》。有《禦制集》三百卷傳世,今僅存《玉京集》六卷。《全宋詩》錄有其詩。

基本信息

中文名

趙恒

別名

趙德昌、趙元休、趙元侃、宋真宗

出生地

東京開封府第

出生日期

968年12月23日

去世日期

1022年3月23日

性別

民族

漢族

所處時代

北宋

代表作品

《勵學篇》《先天太後之贊碑》

主要成就

鹹平之治、澶淵之盟

謚號

神功讓德文明武定章聖元孝皇帝

陵墓

永定陵

廟號

真宗

年號

鹹平

在位時長

997年5月8日—1022年3月23日

重要事件

東封西祀

信仰

道教

名言

書中自有顏如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