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新手如何選購第壹塊陸沖板?

新手如何選購第壹塊陸沖板?

大家好,我是黑土莉Molly,板齡2年正經玩陸沖6個月,現在是壹個平平無奇的陸沖博主。

其實我對板類運動的熱愛是天生的,小時候最喜歡的玩具就是滑板車和扭扭板,不過當時沒人教,就自己瞎玩。去年(2021年)喜歡上長板,經常壹個人跑去徐匯濱江練習,也是在那個時候第壹次看到有人在玩陸沖。後來和玩陸沖的人群逐漸熟悉起來,也被帶動買了塊陸沖板開始瞎玩。說來也有趣,去年玩了壹年長板,沒混入玩長板的圈子,反而結交了壹群玩陸地沖浪板的朋友(笑)。

開始正經練習陸沖是從今年6月上海剛結束疫情開始的。那時候上海玩陸沖的人數突然爆發式增長,身邊好多朋友都入坑了。因為我入坑早還能帶帶朋友,玩了壹陣之後逐漸以陸沖為媒介建立了朋友圈。而且身邊還有很多技術大神帶著我卷活,解鎖的動作越來越多,瘋狂享受著每壹次磕出新招的快樂,不知不覺就陷入了陸沖狂熱。

對我而言,陸沖的魅力無非兩點:1、挑戰和突破自己的極限。2、結交可愛有趣的朋友。哦對了,還有壹個附贈驚喜——我瘦回了三年前的體重。

很喜歡現在健康自信的自己

後來又壹次偶然的機會,我開始通過自媒體推廣陸沖這個運動。半年下來使用和測評了很多品牌的陸沖板,總結了壹套給新手的“三步選板法則”,供大家參考(文末放了步驟圖可以自取)。

第壹步:了解支架系統。

新手在挑選陸沖板之前,首先要了解兩套最主流的陸沖支架系統(也被叫做“橋”)——彈簧橋和PU橋。這兩種橋各有特點而且差異很大:

彈簧橋的特點是靈活,優點是驅動輕松簡單,新手可以快速上手體驗滑行的樂趣。缺點就是過於靈活,單腳蹬板很不穩定,且容易養成錯誤的發力方式導致滑行姿態看起來很奇怪,不建議平地進階以及下碗池使用。

PU橋的特點是“穩”,適合練習單腳蹬板等滑板基礎動作,以及幫妳找到正確的發力方式,也很適合進階下碗池。相對應的缺點就是,0基礎新手在沒有找到正確的發力方式之前,可能會覺得驅動板子滑行困難。

簡單來說,彈簧橋的快樂在初期,PU橋的快樂在後期。如果妳的目的是買壹塊板先隨便玩玩體驗為主,確定自己入坑後肯定會換板,那建議先從彈簧橋入手。如果妳希望這塊板陪伴妳的時間更久壹些,且不怕入門難,我會更建議直接入手PU板。畢竟陸沖圈有壹句流傳甚廣的話 “年少不知PU好,錯把彈簧當作寶”。

第二步:根據心理價位選擇品牌。

很多品牌都會專註只做壹個支架系統的板,或者某壹個系統的板做的特別出色,所以先確定好直接系統可以幫妳直接刪掉壹些錯誤答案。

市面上的雜七雜八的品牌太多,如果妳預算足夠(至少1k+)不想被坑,建議直接選擇最知名的幾個大牌:Carver(PU橋)、Yow(彈簧橋)、Slide(彈簧橋)、Smoothstar(彈簧橋)Sixty-six(PU橋)。

如果預算不充足,想幾百塊買個板隨便玩玩,可以去看看國產品牌。但這裏也要提醒壹句,國產品牌魚龍混雜,橋大多也是仿的進口橋,滑行感受上和更貴的進口板也相差很大,畢竟壹分錢壹分貨。這邊也推薦幾個我測評過覺得還不錯的國產品牌供參考:戰翼(PU橋款)弄街(彈簧橋)backwave(PU橋)Takeit(PU橋款)。

第三步:板型/板花和尺寸的選擇

鎖定心儀的壹個或幾個品牌之後,最後壹步就是根據喜歡的板花/版型以及適合自己的尺寸,最終挑選出最適合自己的第壹塊陸沖板。

簡單分享壹下我自己挑選板子的考量因素。首先被考慮到其實是板花,畢竟長得好看才能激發我每天帶它出門的欲望。

顏值過關之後,我會去考慮板型。板型其實主要看板尾形狀(圓尾/燕尾/方尾等等)和腳窩的深淺(平板/淺腳窩/深腳窩)。很多顯新手會喜歡燕尾的板型,雖然很好看但事實是“越寬大的板尾練招更舒服”,尤其是進階過程中會學到很酷的板尾轉圈圈這種動作,寬大的板尾會幫妳更輕松快速學會。

腳窩的選擇其實更看個人喜好,完全沒玩過陸沖的新手我更建議使用中淺腳窩,有壹點腳窩可以幫妳更快找到腳應該放置的正確位置,也不會因為腳窩太深導致踩著不舒服沒有安全感。

尺寸被我放在最後,因為我認為尺寸雖然重要但不是必要。大多數官方建議150-165cm使用29-31寸,165-180使用31-33寸,180以上選32寸以上的板。但是我見過很多180的男生用30寸的板,160的男生用33寸的板,都玩的很舒服。

所以,尺寸放在最後就是說,如果根據前面步驟選出來的板,尺寸正好在妳的適合區間內,那不用猶豫就是它了。如果不在區間內,那妳可以猶豫對比壹下其他選擇,但也不意味著這塊板就被pass了。

圖中涉及品牌部分僅限個人推薦

最後再給大家壹個無數新手都犯過的血淚教訓:第壹塊陸沖板到手之後,在妳壹腔熱血要出去大顯身手之前,請壹定壹定壹定記得穿戴好護具!!!

新手期是最容易受傷的階段,因為不帶好護具第壹天上板就骨折腦震蕩的人比比皆是,千萬不要有僥幸心理。

還有,預算足夠的話還是請個好老師吧,能少走不少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