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木化石可以雕刻麽?

木化石可以雕刻麽?

朋友,能雕刻,我在網上復制了壹些資料:建築師鄭文箴“木化石奇石藝術雕刻展”觀後

壹個值得關註的雕刻藝術展覽 2009-1-30 17:08:33 簡要內容:近日,如果妳有時間到北京西城文化中心去看看建築師鄭文箴的“木化石奇石藝術雕刻展”,必定會有深刻的感觸,因為這樣的雕刻是與眾不同的,這樣的展覽在全國其他地方也看不到。許多觀眾留下了他們的感言,“震撼”、“感動”、“嘆為觀止”、“精美絕倫”等等話語,表達了對鄭文箴作品的深刻感受。

上圖為印度木化石 中華寶鼎 近日,如果妳有時間到北京西城文化中心去看看建築師鄭文箴的“木化石奇石藝術雕刻展”,必定會有深刻的感觸,因為這樣的雕刻是與眾不同的,這樣的展覽在全國其他地方也看不到。 鄭文箴先生今年已經72歲了。1936年他出生於全國知名的雕刻之鄉——福建省泉州市,自幼即十分喜愛家鄉的木雕石刻。1964年畢業於清華大學建築系建築學專業,壹輩子從事的是建築設計,其代表作有深圳政府大廈等。1997年退休後,壹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了木化石的神奇與珍貴之處,竟從此引發了雕刻興趣:他想要利用木化石雕刻來進行藝術創作,希望在保留木化石木材外表的形態的同時,將木化石內裏玉石的晶麗品質展現出來,造成壹種“自然與理性結合之美”的“天人合璧”的藝術品。從1998年開始探索,壹搞就是10年,用他自己的話說,已經“走火入魔”,再也放不下,拔不出來了。這次晉京展出的,是他作品中精選出來的91件雕刻珍品。 許多觀眾留下了他們的感言,“震撼”、“感動”、“嘆為觀止”、“精美絕倫”等等話語,表達了對鄭文箴作品的深刻感受。有觀眾為鄭先生的創作總結了三個特色:壹是利用木化石作為材料進行藝術雕刻,鄭文箴應是歷史上的第壹人,有些木化石已是玉石、瑪瑙和彩石的品質,材料本身的價值已經很高;二是鄭文箴創作中充分利用木化石奇石的天然材質、天然形態和天然色彩,只作必要的、適當的雕刻,就形成了十分突出的“自然與理性結合之美”的特色,非常具有令人喜愛的魅力;三是鄭文箴的創作文化內涵極高,許多作品富含哲理,並深刻反映了時代精神,反映了人們新的理念和社會主義價值觀,很能啟迪觀眾思索,觸動心靈。 這次展覽的作品可以說件件有特色,都是無可復制的獨品,其中如“總設計師”、“大師”、“高處的聖潔”、“蚌仙女”、“甜妹”、“風雪夜巡”、“智者之慮”、“陸羽品茶”、“寶貝我愛妳”、“傾家蕩產只因它”、“對抗的通常結局”等等作品更為精美,令人叫絕。妳若不信,可以自己去看,應觀眾要求,展覽延期到11月21日結束。 鄭文箴說,他創作的每壹件作品背後,都有精彩的故事。他總結自己10年的創作是“我刻我心”。他說:“十年創作,甘苦自知。我經歷過的艱辛,以及投入的心血和金錢,是別人難以想象的。” 我們也要表達對北京西城文化中心的深深感謝:他們制定了“為創作具有時代精神和理念,具有社會主義價值觀,並具有足夠水平的藝術家提供免費展覽場地”的政策,不僅豐富了西城人民群眾的文化生活,而且為全國有才幹的藝術人才插上了強健的翅膀,使他們向更高的天空飛翔。 古代樹木成為化石並不罕見。但在緬甸這樣世界上獨壹無二生成翡翠的地質條件下,生成的木化石也可以達到翡翠的硬度、有些部分像玉石壹樣圓潤、有些部分又保持著樹木的天然花紋,不得不感嘆大自然的神奇,木化石和翡翠壹樣是世界上的壹絕。用這種木化石雕刻的工藝品,既有寶玉石的情趣,又有回歸大自然的意境。令人產生無限的遐想。是壹種新發現的工藝品品種,具有極大的潛力。最近完成的‘丹鳳朝陽’即是壹例。原件為:15*20公分,重1500克。有硬木底座,價格3000元。

木化石適於作中、大件的工藝品。例如:筆筒、山水、人物等。深圳新聞網訊(記者 劉傑 周海斌)“我應該算是全國最早的木化石雕刻藝術創作者,也是作品最多的。”11月3日,在深圳古玩城舉辦的木化石雕刻藝術展上,70歲的鄭文箴這樣向記者介紹自己。聽說展室裏160余件木化石雕刻全部都是他的作品,記者不禁想好好了解這位老人。 八年創作400多件木化石藝術品 投入資金上百萬 “這次展出的只是我的小部分作品,家裏還有壹大半,總***有400多件。”當記者驚訝於展室裏木化石展品數量之多時,鄭老微笑著說。鄭老向記者介紹,自己從小就熱愛木雕和石雕,但大學畢業參加工作後,壹直沒有機會繼續自己的興趣。直到97年退休,才重拾舊好,並且壹直潛心其中,自得其樂。 鄭老介紹,木化石即矽化石,是在大約壹億五千萬年前,埋入地下的樹木在地球成巖作用下形成的。由於木化石外表絢麗多彩,打磨拋光後更顯晶瑩溫潤,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近年來其價值正在不斷攀升。 鄭老透露,因為鐘愛木化石雕刻,自己用於購買原料和加工木化石的資金投入已經超過了百萬元。 “深圳老市政府大樓設計出自我手” 鄭老告訴記者,自己60年代從清華大學建築系畢業後,分配到北京市建築設計院工作。80年調來支援深圳建設,繼續從事建築設計,深圳的老市政府大樓就是他設計的。來深圳25年了,鄭老說自己是深圳成長的見證者。對於深圳的迅速發展,他深有體會,“80年代大家的目標是在2000年將深圳建設成100萬人口的城市,那已經很了不起了,但是現在,深圳人口已經超過1000萬了,城市發展得這麽好,遠遠超過預期,真是難以想象的成就。” 八年潛心創作今朝首次展出 “這是我的作品第壹次展覽。”鄭老告訴記者,八年來自己的主要精力都集中在創作上,很少與外界來往,也沒有舉辦過任何展覽。“我的作品都是在家鄉泉州雕刻的,住的地方離雕刻作坊挺遠,每天我都是六點起床,坐將近兩小時車到作坊去創作。”壹位老人,退休後本可在家養養花鳥,打發時光,為何要如此辛苦呢?鄭老告訴記者,自己心裏壹直熱愛雕刻藝術,過去因為工作忙,壹直沒有機會,現在可以全副身心投入進去了。“年紀大了可以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對於我來說,比打麻將,養花養鳥有意義。” 在展室的壹角擺放著木化石雕刻的小動物,鄭老告訴記者,那是他早期的作品。為了雕好這些小動物,鄭老專門購買了大量動物畫冊,揣摩動物神態,雕出來的作品個個傳神,栩栩如生。 “我做這個並不是為了名利,完全是出於愛好。”正因為如此,他多年來壹直沒有展出自己的作品,有的作品被開出高價,達到十幾萬,他都不賣,“作品就象自己的孩子壹樣,舍不得啊。”鄭老笑笑說。但是這次展出,面對參觀者的問價,鄭老卻並不拒絕,“現在想通了,好的東西要大家欣賞,我希望有更多人欣賞藝術,愛好藝術,為深圳的文化事業做點貢獻。” 作品生動而富哲理 “我的作品不是手工藝品,不是用來把玩消遣的,我希望它們能帶給大家藝術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對於自己作品的價值,鄭老這樣評價。鄭老介紹,自己的每壹件作品都是根據木化石的天然造型和紋理進行巧妙構思和加工而成,沒有任何作品是人工合成,絕大部分作品都是完整材料雕琢而成,也未經過任何人工染色。 壹件名為“從果園歸家的非洲婦女”的作品是鄭老的得意之作,“這是壹塊完整的石材,外面是白色,裏面是黑色,我經過構思,將它雕刻成壹位非洲婦女,穿著白色的衣服。”記者看到,壹位頂著水果籃的非洲婦女正在趕路,深陷的眼窩,突出的前額和厚厚的嘴唇將這位非洲婦女的特點展現得活靈活現。 壹位女性背著壹個小孩,正在山路上吃力地攀爬,婦女那抓住山邊巖石的手,吃力向前的身體,小孩臉上那渴望的表情,都很動人。這是鄭老題為“山村小學女教師”的作品,“它刻畫的是山村女教師為學生奉獻的精神,表現了教師的偉大。” 詩詞短句提升作品意境 在每件作品下,鄭老都配上自己創作的詩詞或者是壹段富有哲理的短句子,提升了作品的境界,“隱影瞪眼水中伏,岸上爬行貌踟躇。忽遇獵物身前過,壹擊撕咬猛似虎。”這是對作品鱷魚的描述。“此君雖無言,天性愛後代。但覺有險情,招兒藏入袋。”刻畫的是袋鼠。 “有些事物異常高大,正因為異常,須加以思考,最好從背後瞧瞧,小學生能夠做到,大人卻往往受騙。”在壹尊作品前,鄭老加上了這樣的評語。他告訴記者,自己的作品都是來自於內心的藝術感受,或是對於生活的思考。正是這樣的創作沖動,促使他近十年來付出這麽多進行木化石雕刻。“我們社會上有許多美好的東西,我希望通過自己的作品展示給大家,生活中也有許多不好的東西,我希望自己的作品對此進行批判,給大家美的享受和哲理的啟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