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麽很多人會瞧不起自殺者,他們知道自殺者的心理狀態嗎?
自殺者心理三大特征
南方網訊 想自殺的人***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這也幫不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來解脫困境。但實際上,想自殺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時渴望獲得幫助。具體的講自殺者的心理狀態表現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態。死亡對自殺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現實生活中許多有形無形的困難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決和滿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殺者壹面想解脫,壹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認知。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常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括化”或兩者交替。絕對化是指對任何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註定失敗”、“周圍的人肯定不喜歡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壹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常常使人過分偏註某項困難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法。比如“我考試作弊,我爸爸壹定不會饒恕我,永遠不再愛我”。“我有缺陷,別人都瞧不起我”,從而自暴自棄,自責自怨,自傷自毀。
(3)沖動行為。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因情緒激動而導致沖動行為,壹想到死馬上就采取行動。他們對自己面臨的危機狀態缺乏冷靜的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認定沒辦法了,只有死路壹條,思考變得極其狹隘。
(4)關系失調。自殺者大多性格內向、孤僻、自我中心,難以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當缺乏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缺乏朋友師長的支援與鼓勵時,常常感到訪徑無助,最後變得越來越獨,進入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失去自我價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圖自殺的青少年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模糊,部分甚至認為死是可逆的,暫時的。因此對自殺的後果沒有充分估計。
自殺者心理探秘
梅丁
假如壹個人從來不感冒不發燒,能否算是健康?回答是否定的。若壹個人只是身體結實,而他每天總是憂愁苦悶的,那麽,這種人不能算是個“健康人”。心理學家指出,壹個心理健康的人,應當達到以下九個標準:壹,對現實具有敏銳的知覺;二,自發而不流俗;三,熱愛生活、他人和大自然;四,在所處的環境中能保持和寧靜;五,註意基本的哲學和道德的理論;六,對於最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陽,都能經常保持興趣;七,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情,並樂於助人;八,具有、創造性和幽默感;九,能承受歡樂與憂傷的考驗。
按照以上的標準衡量,要想做壹個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不是壹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還非得下壹番功夫不可。那些面對生活的壓力無所適從,最終選擇自殺的人,無疑是屬於心理不健康者。縱觀各種自殺者,其原因各有不同。以下就具體的自殺案例作具體的剖析——
為“證明清白”而自殺
去年隆冬,浙南山區壹個小襯,新婚僅三天的新娘阿梅懸梁自盡了,新郎賈小強撫屍大哭。警方疑是謀殺,把新郎帶去審問。小強說:新婚之夜,阿梅沒有“見紅”,小強心中不悅,阿梅亦感自責。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清白,阿梅才以壹死來解決丈夫的疑慮。後來,警方在新裏果然找到新娘的壹紙遺書:
親愛的小強哥,我是清白的。新婚之夜沒有見紅,我無法向妳交待,只有以死證明我的清白。
經法醫鑒定:阿梅處女膜完整無損,系處女。小強認為法醫有誤,因為他和阿梅已有性行為。法醫解釋:“處女膜多數是在第壹次時破裂、出血,但也有例外:壹是經過激烈運動,處女膜已經自行破裂;二是有的處女膜特別有彈性,經幾次仍未破裂。阿梅就屬於這種情況。處女膜沒破,哪來的血跡?”
賈小強終於明白了道理,並獲無罪釋放。
[剖析]阿梅為了“證明自己清白”而自殺,太不值得了!誠然,阿梅因無知而自殺,值得同情。小強因無知,沒能好好開導對方,也有壹定責任。但更主要的是:我國農村婚前教育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少農村青年男女,直到新婚時,對許多性知識依然壹知半解甚至壹無所知。
此外,身為農村青年男女,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多接受壹些醫學科普方面的知識,假如阿梅和賈小強中有壹個在婚前了解有關“見紅”的知識,我想,阿梅也不至於因此而自殺。
為“害怕考試”而自殺
青海省西寧第五中高三女學生盧曉瓏,去年高考模擬考試之後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年僅18歲的生命。盧曉瓏前兩次高考模擬考試均名列前茅,但第三次考試卻不理想,心情壹直不好。她前兩天有神經衰弱的癥狀,然而未見異常舉動。出事那天晚上,盧的爸爸還問女兒,盧說自己頭痛,爸爸勸女兒早點休息,可她說睡不著。不壹會兒,盧曉瓏就跳樓了。
[剖析]盧曉瓏是因為害怕考試失利而自殺的,承受可能失敗的壓力是她自殺的主要原因。粱原因是:我國國民對待高考的整個“大氣候”對小盧是無形的也是巨大的壓力。現在,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形成了這麽壹個概念:高考考好了就是“龍”,考砸了就是“蟲”;考上大學才有前途,考不上則壹輩子就完蛋了。這種觀念在不少家長和考生中都很“流行”。對於成績差的考生來說,他破罐子破摔,心理壓力反倒不大;而對於那些平時成績冒尖,模擬考試忽然不理想的“優秀生”來說,其壓力則是雙重的:壹、考不上大學既沒面子又沒前途;二、平時拔尖,考試反而不如別人,擔心遭到同學們的恥笑。這雙重的心理壓力像兩座大山壓在小盧的心頭,使她“頭痛”、“睡不著”,而這也正是她打算自殺的先兆,可惜她的父母沒有發覺,導致悲劇發生。
小盧自殺使我們警醒:在中學生之中,應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至少在高二年級開設這門功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前途:條條大路通羅馬,考上大學是好事,考不上大學照樣可以做別的事情。
為“兒子沒考好”而自殺
去年六月底,天津河北區壹位年近40的父親,當他得知讀初壹的兒子5門考了分時,壹氣之下喝了毫升敵敵畏。幸好被其妻發現,及時送到津第三,經全力搶救,終於脫離了危險。
[剖析]考生自殺,是他們受到外界壓力,而考生父親自殺,就有點讓人費解了。究其原因,是這位父親“望於成龍”之心太切,在他看來,兒子必須考好,以後必須考上大學,否則,壹輩子沒了前途。他“關心”孩子的分數勝過壹切,孩子壹旦沒考好,他就受不了。做父親的境界這麽低,其兒子又怎麽能成為“人上人”呢?再說,孩子才讀初壹,離高考還有好幾年,這次沒考好,下次抓緊,孩子也許就上去了。萬壹孩子以後考不上大學,只要人勤快,決不至於餓死,家長急什麽呢?看來,對於那些心情浮躁的家長們,社會也應當給他們補上“心理健康教育”壹課。
為“精神緊張”而自殺
元月18日晚,杭州花港賓館間,壹位溫州籍蔡女士服安眠藥後割脈自殺,好在值班小姐及時發現,急送就近搶救,方免壹死。蔡女士為何自殺?原來,她經營美容理發店多年,工作繁忙而緊張。回到家裏,她與樓上鄰關系不好,常為小事吵鬧。的精神緊張和不幸的離婚遭遇,使她心力交瘁,不服安眠藥就睡不著。這次她到杭州小息,覺得做人太累,不如壹死了之,結果自殺未遂。
[剖析]蔡女士開美容理發店,收入可觀。但金錢不到安定的生活美滿的愛情。由於的緊張工作,心胸又不開闊,導致她與丈夫分手;和鄰居爭吵,使她感到壓抑,久而久之患了神經衰弱。而嚴重的神經衰弱可以導致情緒障礙,情緒障礙又分情緒高漲和兩種。前者自控能力差,易於激動,後者會出現短暫障礙,自控能力驟然下降,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行為,在這種催使下,患者常會無意識地自殺或兇殺。壹旦他們恢復了理智,則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那位蔡女士被救活後表示:今後不再幹那種“蠢事”了。
為“工作壓力”而自殺
97年8月19日,湖南經濟廣播電臺談心節目《夜渡心河》的主持人尚能自殺身亡,令長沙廣大聽眾深感意外。尚能才34歲,他主持的節目本身就是“心理”,他在該節目中,贏得了無數聽眾的喜愛,在長沙的高校裏,每到《夜渡心河》節目時,隨處都可聽到尚能的聲音,從16歲的青少年到60多歲的老翁,都有他的崇拜者。他使不少在生活中道受沈重打擊的人放棄了輕生的念頭,然而,他自己卻走不出目殺的怪圈。
[剖析]壹個心理節目的主持人,自己卻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這真是個極大的諷刺。現實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幾乎每個人都有兩重性。據筆者推斷,尚能的死因不外乎三點。第壹,是他的脆弱性格使然。訊息說,在他開始主持節目的第壹年時,就收到了近萬封聽眾的來信,這種盛況使他陶醉其中。但是他後來的風格發生了變化,變得自負,動輒詰問“對不對”“是不是”,使聽眾對他產生距離感,他自己也相應生失落感;第二,他性格內向,工作給他帶來的壓力無法排解,壹個人如果內心有壓力,找壹個兩個親朋好友訴說壹番發泄壹通,壓力也就隨之緩解甚至消失。倘將壓力地“積存”在心中,壹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第三,尚能畢竟只是壹個節目主持人,而不是壹個經過嚴格訓練的心理專業。尚能每天都要收到許多聽的訴苦和信件,內心“積存”了無數的悲痛和傷感,但他並不把這些不良情緒“轉嫁”給別人,他內心的壓力壹旦到達臨界線,便因無法承受而走上絕路。
另外據悉:在尚能自殺之前,、上海等地也先後有幾位節目主持人相繼自殺。於是,我們可否假設:是不是節目主持人比平常人的壓力更大,才導致他們走上自殺之路呢?如果是這樣,作為他們的上司,壹旦發現主持人思想有所波動,最好將其調離原來的崗位,這樣,或許可以使他們躲過那“壹劫”。
縱觀以上案例,雖然自殺的動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不想活下去的最終目的卻是相同的。那些厭生棄世者,絕大多數性格內向,心中有解不開的結也不願與人交流向人訴說,他們感情脆弱,心理上不能承受不幸的考驗,當他們的某種願望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時,便選擇了“自殺”這條“自我解脫”的不歸路。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我國每年約有數十萬人死於自殺。據行家評說:社會越是發展,科技越是發達,社會競爭越是激烈,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也將越大,那麽,自殺的隱患也越明顯。像歐美發達國家,自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們壹個12億人口的大國,自殺問題亦不可忽視。在壹些大城,如、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都設立了由心理擔綱的“心理”,這些專線的開通,的確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便利,為他們排了憂解了難,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然而,在全國的中小城,“心理”依然是個盲點,使心理有疾病的患者投訴無門。於是,我們熱切地希望中小城的決策人物重視這壹問題,盡早開設這種。如是,則百姓幸甚!
另外,性格內向、孤僻的諸君,應學會心胸開闊,遇事不驚,處世泰然,多學他人長處。比如,冰心老人就是我們的榜樣:她性格爽朗,心境愉悅,不論遇到什麽挫折,都能談然待之。她有壹句養生的名言,值得我們借鑒:“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她告誡我們:人生在世,知足才能常樂,不要追求那些難以追求到的東西,方可達到做人的最高境界。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壹次,我們理當熱愛生活熱愛人生,敢於在逆境中奮起,從不向困難低頭,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美好的生活中去,做壹個身心俱佳的“健康人”,愉悅而又從容地度過自己至為珍貴的壹生。
自殺者心理和性格特征:
解析高校自殺者心理[原]:
自殺者心理延伸低齡化:
自殺與哪些心理問題有關 95%的自殺者具有心理障礙:
當眾自殺者心理剖析:
應該夠妳寫論文的了,呵呵
為什麽很多人都看不起自殺者及家屬沒人會看不起家屬.因為他們都是第壹受害者.至於自殺者理所當然會被人歧視.因為他選擇了逃避.把自己的家屬變成第壹了受害者.把責任推卸給別人自己卻壹死百了.
為什麽失戀後自殺者比離婚後自殺者多得多?離婚是壹種解脫。而失戀意味著失敗。
有自殺者遺書,有欠自殺者的欠條公安部門能調查自殺原因嗎公安部門調查各類案件,都有壹整套縝密的方法,不是旁人能拍腦袋想出來的。遺書、欠條等是他們參考的實物,但原因只能由他們綜合更多的物證才能得出結果。
壹個自殺者的遺書姻親關系下的稱謂錯亂而已,確實相當復雜,有點亂套了,也不易弄清楚,但已成為事實,也沒有違法性,只能面對,不致於成為解脫的理由。
壹個想自殺者的表白淡看浮雲自悠悠
然而世事百千愁
人情冷暖皆嘗遍
生死何需掛心頭
為什麽要阻止自殺者生命可貴。
自殺者在死之前的心理活動懊惱,心理極度的恐慌,坐立不安,覺得十分的害怕,
坐在壹個地方壹動不動,什麽人也不想理,左思右想看誰能替自己解圍,想來想去沒有,又想到高利貸的兇狠,突然腦海中閃過死的想法,
心理頓時平靜了許多,認為這是壹個解脫,人都是有暴力恐慌的,
然後想到壹個死比較不太痛苦的辦法,OVER
關於自殺者心理的網站自殺者心理三大特征
南方網訊 想自殺的人***同的心理特征是孤獨,認為誰也理解不了自己,這也幫不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唯有自己最不幸、最痛苦。因此名望,想以死來解脫困境。但實際上,想自殺的人心情很矛盾,想死的同時渴望獲得幫助。具體的講自殺者的心理狀態表現出如下特征。
(l)矛盾心態。死亡對自殺者是既可怕又有吸引力的事。現實生活中許多有形無形的困難可以在死亡的幻想中得以解決和滿足。但死亡必竟是可怕的,自殺者壹面想解脫,壹方面又向他人求助。
(2)偏差認知。企圖自殺者的知覺常因情緒影響而變得歪曲。表現為“絕對化”或“概括化”或兩者交替。絕對化是指對任何事物懷有認為其必定如此的信念。比如“我做任何事都註定失敗”、“周圍的人肯定不喜歡我”。“概括化”指以偏概念,以壹概十的不合理思維方式,常常使人過分偏註某項困難而忽略除死之外的其他解決方法。比如“我考試作弊,我爸爸壹定不會饒恕我,永遠不再愛我”。“我有缺陷,別人都瞧不起我”,從而自暴自棄,自責自怨,自傷自毀。
(3)沖動行為。青少年的自殺意念常常在很短的時間內形成,因情緒激動而導致沖動行為,壹想到死馬上就采取行動。他們對自己面臨的危機狀態缺乏冷靜的分析和理智的思考,往往認定沒辦法了,只有死路壹條,思考變得極其狹隘。
(4)關系失調。自殺者大多性格內向、孤僻、自我中心,難以與他人建立正常的人際關系。當缺乏家庭的溫暖和愛護,缺乏朋友師長的支援與鼓勵時,常常感到訪徑無助,最後變得越來越獨,進入自我封閉的小圈子,失去自我價值感。
(5)死亡概念模糊。企圖自殺的青少年對死亡的概念比較模糊,部分甚至認為死是可逆的,暫時的。因此對自殺的後果沒有充分估計。
自殺者心理探秘
梅丁
假如壹個人從來不感冒不發燒,能否算是健康?回答是否定的。若壹個人只是身體結實,而他每天總是憂愁苦悶的,那麽,這種人不能算是個“健康人”。心理學家指出,壹個心理健康的人,應當達到以下九個標準:壹,對現實具有敏銳的知覺;二,自發而不流俗;三,熱愛生活、他人和大自然;四,在所處的環境中能保持獨立和寧靜;五,註意基本的哲學和道德的理論;六,對於最平常的事物如朝旭夕陽,都能經常保持興趣;七,能和少數人建立深厚的友情,並樂於助人;八,具有民主、創造性和幽默感;九,能承受歡樂與憂傷的考驗。
按照以上的標準衡量,要想做壹個身體和心理都健康的人,不是壹件輕而易舉的事情,還非得下壹番功夫不可。那些面對生活的壓力無所適從,最終選擇自殺的人,無疑是屬於心理不健康者。縱觀各種自殺者,其原因各有不同。以下就具體的自殺案例作具體的剖析——
為“證明清白”而自殺
去年隆冬,浙南山區壹個小襯,新婚僅三天的新娘阿梅懸梁自盡了,新郎賈小強撫屍大哭。警方疑是謀殺,把新郎帶去審問。小強說:新婚之夜,阿梅沒有“見紅”,小強心中不悅,阿梅亦感自責。許是為了證明自己清白,阿梅才以壹死來解決丈夫的疑慮。後來,警方在新房裏果然找到新娘的壹紙遺書:
親愛的小強哥,我是清白的。新婚之夜沒有見紅,我無法向妳交待,只有以死證明我的清白。
經法醫鑒定:阿梅處女膜完整無損,系處女。小強認為法醫有誤,因為他和阿梅已有性行為。法醫解釋:“處女膜多數是在第壹次 *** 時破裂、出血,但也有例外:壹是經過激烈運動,處女膜已經自行破裂;二是有的處女膜特別有彈性,經幾次 *** 仍未破裂。阿梅就屬於這種情況。處女膜沒破,哪來的血跡?”
賈小強終於明白了道理,並獲無罪釋放。
[剖析]阿梅為了“證明自己清白”而自殺,太不值得了!誠然,阿梅因無知而自殺,值得同情。小強因無知,沒能好好開導對方,也有壹定責任。但更主要的是:我國農村婚前教育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不少農村青年男女,直到新婚時,對許多性知識依然壹知半解甚至壹無所知。
此外,身為農村青年男女,應當不斷地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質,多接受壹些醫學科普方面的知識,假如阿梅和賈小強中有壹個在婚前了解有關“見紅”的知識,我想,阿梅也不至於因此而自殺。
為“害怕考試”而自殺
青海省西寧市第五中高三女學生盧曉瓏,去年高考模擬考試之後跳樓自殺,結束了自己年僅18歲的生命。盧曉瓏前兩次高考模擬考試均名列前茅,但第三次考試卻不理想,心情壹直不好。她前兩天有神經衰弱的癥狀,然而未見異常舉動。出事那天晚上,盧的爸爸還問女兒,盧說自己頭痛,爸爸勸女兒早點休息,可她說睡不著。不壹會兒,盧曉瓏就跳樓了。
[剖析]盧曉瓏是因為害怕考試失利而自殺的,承受可能失敗的壓力是她自殺的主要原因。粱原因是:我國國民對待高考的整個“大氣候”對小盧是無形的也是巨大的壓力。現在,在許多人的頭腦中形成了這麽壹個概念:高考考好了就是“龍”,考砸了就是“蟲”;考上大學才有前途,考不上則壹輩子就完蛋了。這種觀念在不少家長和考生中都很“流行”。對於成績差的考生來說,他破罐子破摔,心理壓力反倒不大;而對於那些平時成績冒尖,模擬考試忽然不理想的“優秀生”來說,其壓力則是雙重的:壹、考不上大學既沒面子又沒前途;二、平時拔尖,考試反而不如別人,擔心遭到同學們的恥笑。這雙重的心理壓力像兩座大山壓在小盧的心頭,使她“頭痛”、“睡不著”,而這也正是她打算自殺的先兆,可惜她的父母沒有發覺,導致悲劇發生。
小盧自殺使我們警醒:在中學生之中,應當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程,至少在高二年級開設這門功課,引導學生正確對待自己的前途:條條大路通羅馬,考上大學是好事,考不上大學照樣可以做別的事情。
為“兒子沒考好”而自殺
去年六月底,天津市河北區壹位年近40的父親,當他得知讀初壹的兒子5門考了270分時,壹氣之下喝了200毫升敵敵畏。幸好被其妻發現,及時送到津市第三醫院,經醫生全力搶救,終於脫離了危險。
[剖析]考生自殺,是他們受到外界壓力,而考生父親自殺,就有點讓人費解了。究其原因,是這位父親“望於成龍”之心太切,在他看來,兒子必須考好,以後必須考上大學,否則,壹輩子沒了前途。他“關心”孩子的分數勝過壹切,孩子壹旦沒考好,他就受不了。做父親的境界這麽低,其兒子又怎麽能成為“人上人”呢?再說,孩子才讀初壹,離高考還有好幾年,這次沒考好,下次抓緊,孩子也許就上去了。萬壹孩子以後考不上大學,只要人勤快,決不至於餓死,家長急什麽呢?看來,對於那些心情浮躁的家長們,社會也應當給他們補上“心理健康教育”壹課。
為“精神緊張”而自殺
元月18日晚,杭州花港賓館268號房間,壹位溫州籍蔡女士服安眠藥後割脈自殺,好在值班小姐及時發現,急送就近醫院搶救,方免壹死。蔡女士為何自殺?原來,她經營美容理發店多年,工作繁忙而緊張。回到家裏,她與樓上鄰關系不好,常為小事吵鬧。長期的精神緊張和不幸的離婚遭遇,使她心力交瘁,不服安眠藥就睡不著。這次她到杭州小息,覺得做人太累,不如壹死了之,結果自殺未遂。
[剖析]蔡女士開美容理發店,收入可觀。但金錢買不到安定的生活美滿的愛情。由於長期的緊張工作,心胸又不開闊,導致她與丈夫分手;和鄰居爭吵,使她感到壓抑,久而久之患了神經衰弱。而嚴重的神經衰弱可以導致情緒障礙,情緒障礙又分情緒高漲和 *** 兩種。前者自控能力差,易於激動,後者會出現短暫障礙,自控能力驟然下降,不能正確評估自己的行為,在這種 *** 催使下,患者常會無意識地自殺或兇殺。壹旦他們恢復了理智,則會對自己的行為感到後悔。那位蔡女士被救活後表示:今後不再幹那種“蠢事”了。
為“工作壓力”而自殺
97年8月19日,湖南經濟廣播電臺談心節目《夜渡心河》的主持人尚能自殺身亡,令長沙廣大聽眾深感意外。尚能才34歲,他主持的節目本身就是“心理咨詢”,他在該節目中,贏得了無數聽眾的喜愛,在長沙的高校裏,每到《夜渡心河》節目時,隨處都可聽到尚能的聲音,從16歲的青少年到60多歲的老翁,都有他的崇拜者。他使不少在生活中道受沈重打擊的人放棄了輕生的念頭,然而,他自己卻走不出目殺的怪圈。
[剖析]壹個心理節目的主持人,自己卻患了嚴重的心理疾病,這真是個極大的諷刺。現實生活是五彩繽紛的,幾乎每個人都有兩重性。據筆者推斷,尚能的死因不外乎三點。第壹,是他的脆弱性格使然。訊息說,在他開始主持節目的第壹年時,就收到了近萬封聽眾的來信,這種盛況使他陶醉其中。但是他後來的風格發生了變化,變得自負,動輒詰問“對不對”“是不是”,使聽眾對他產生距離感,他自己也相應地產生失落感;第二,他性格內向,工作給他帶來的壓力無法排解,壹個人如果內心有壓力,找壹個兩個親朋好友訴說壹番發泄壹通,壓力也就隨之緩解甚至消失。倘將壓力長期地“積存”在心中,壹旦爆發,後果不堪設想;第三,尚能畢竟只是壹個節目主持人,而不是壹個經過嚴格訓練的心理專業醫生。尚能每天都要收到許多聽的訴苦電話和信件,內心“積存”了無數的悲痛和傷感,但他並不把這些不良情緒“轉嫁”給別人,他內心的壓力壹旦到達臨界線,便因無法承受而走上絕路。
另外據悉:在尚能自殺之前,北京、上海等地也先後有幾位節目主持人相繼自殺。於是,我們可否假設:是不是節目主持人比平常人的壓力更大,才導致他們走上自殺之路呢?如果是這樣,作為他們的上司,壹旦發現主持人思想有所波動,最好將其調離原來的崗位,這樣,或許可以使他們躲過那“壹劫”。
縱觀以上案例,雖然自殺的動機各不相同,但是,他們不想活下去的最終目的卻是相同的。那些厭生棄世者,絕大多數性格內向,心中有解不開的結也不願與人交流向人訴說,他們感情脆弱,心理上不能承受不幸的考驗,當他們的某種願望未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時,便選擇了“自殺”這條“自我解脫”的不歸路。
據不完全統計,近幾年,我國每年約有數十萬人死於自殺。據行家評說:社會越是發展,科技越是發達,社會競爭越是激烈,給人們帶來的壓力也將越大,那麽,自殺的隱患也越明顯。像歐美發達國家,自殺的問題越來越嚴重。為此,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增長,我們壹個12億人口的大國,自殺問題亦不可忽視。在壹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杭州等地,都設立了由心理醫生擔綱的“心理熱線電話”,這些專線電話的開通,的確為那些患有心理疾病的患者提供了便利,為他們排了憂解了難,挽救了不少人的性命。然而,在全國的中小城市,“心理熱線電話”依然是個盲點,使心理有疾病的患者投訴無門。於是,我們熱切地希望中小城市的決策人物重視這壹問題,盡早開設這種熱線電話。如是,則百姓幸甚!
另外,性格內向、孤僻的諸君,應學會心胸開闊,遇事不驚,處世泰然,多學他人長處。比如,冰心老人就是我們的榜樣:她性格爽朗,心境愉悅,不論遇到什麽挫折,都能談然待之。她有壹句養生的名言,值得我們借鑒:“事因知足心常樂,人到無求品自高。”她告誡我們:人生在世,知足才能常樂,不要追求那些難以追求到的東西,方可達到做人的最高境界。生命,對於每個人都只有壹次,我們理當熱愛生活熱愛人生,敢於在逆境中奮起,從不向困難低頭,勇敢地迎接生活的挑戰,將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美好的生活中去,做壹個身心俱佳的“健康人”,愉悅而又從容地度過自己至為珍貴的壹生。
自殺者心理和性格特征:
:chinadxsjob./simple/index.php?t1005.
解析高校自殺者心理[原]:
:askgrid./blog/index.php?op=ViewArticle&articleId=631&blogId=660
自殺者心理延伸低齡化:
:bbs.zol../index20051014/index_123_68622.s
自殺與哪些心理問題有關 95%的自殺者具有心理障礙:
:bioon./Article/clinical/clinic00/clinic12/200410/81709.
當眾自殺者心理剖析:
:ch110./PRINTLR.ASP?ID=7526
應該夠妳寫論文的了,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