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從浙江衛視壹姐到“卑微主婦”人設,朱丹經歷了什麽?

從浙江衛視壹姐到“卑微主婦”人設,朱丹經歷了什麽?

6月19日,朱丹帶著二胎兒子和4歲的女兒在機場被拍到這也不是朱丹第壹次媽媽力爆棚了。

自從和周壹圍結婚後,重心轉移到了家庭,事業也告壹段落,連本職工作主持也頻頻出錯,常被嘲笑業務水平不行了。

可到底是什麽讓她從《我愛記歌詞》裏那個反應敏捷、口齒伶俐的主持人變成了大家口中的“卑微丹”。

朱丹之前主持壹檔叫《做家務的男人們》時,有主動曬和周壹圍的婚後日常,自以為很幸福地和嘉賓分享甜蜜。

但其實在該節目第壹季裏,朱丹就因為表現出在婚姻中的卑微地位而引發熱議。

朱丹說她壹般不喜歡吵架,但有壹次和先生冷戰兩個小時後,他過來跟她說 “我現在是在給妳臺階,如果妳不走下來的話,待會這個臺階就沒有了” 。

在旁人看來其實並沒有覺得有趣,李誕和傅首爾甚至還被她這樣講述幸福的神情驚到,可見朱丹的“大度”真的是常人所不能及!

朱丹在節目中還提到,如果下雨天,周壹圍要是讓朱丹去接她,她會帶著傘去車站或者機場接他。

作為愛人互相包容,本是很正常的,但朱丹給人的感覺總是她付出的多,而且得不到回饋也沒有關系,這樣反而讓人覺得她沒有原則。

當看到袁弘大早上起來就在照顧孩子時,朱丹感嘆“我們家沒有出現過這樣的景象”,滿臉羨慕的神色,說明了在家裏是她照顧孩子居多。

和嘉賓聊到女人孕期反應時,她說道有壹次自己孕吐很不舒服,周壹圍就為她煮了壹碗餛飩,自己感動到不行,還壹臉欣慰地分享給嘉賓。

隨後她還說了壹句令人傻眼的話: “很多媽媽懷孕,老公哪有照顧壹說。”

因為壹碗餛飩就開始感動自我,就足以讓她把先生捧上天,這是把自己的家庭地位擺到了塵埃裏了吧。

幽默的李誕在節目中用“卑微、無知、沒見過世面”來形容朱丹在婚姻裏的狀態和地位,最後送她“卑微丹”的外號。

不僅如此,2017年在《演員的誕生》後,周壹圍用演技打動了很多人,於是朱丹作為妻子,就開始瘋狂安利自己的老公,每次安利字裏行間都是滿滿的崇拜。

可周壹圍平時從來不在社交平臺發妻子和孩子的照片,甚至在接受采訪的時候,都沒提到對朱丹的感謝,還diss她拍過的戲,在他的標準裏都不算拍戲。

雖然朱丹被老公當著無數觀眾的面吐槽“演技差”,可是她從未因此傷心,還更主動地維護周壹圍。

放棄了從前拼搏的事業,本職主持也屢屢出錯;面對丈夫的批評,她全盤接受不做辯駁,壹心崇拜,迷失自我。

如果這樣的愛能讓她變得更優秀,倒也沒什麽不好,可是她明明在事業和愛情中, 壹次次地降低了自己的原則。

朱丹如此卑微的感情觀,其實也和她的原生家庭有壹定的關系。

朱丹出生於浙江的壹個偏遠地區,自幼喪父,母親改嫁,加上家庭條件不好,壹直都活的很小心。因為沒有完整的家庭以及缺乏的物質,也早就了自卑的性格。

朱丹曾經也在北大的演講中說,我為什麽努力奔跑,那就是因為自己年幼的經歷,非常渴望被認可和安全感。所以才這麽努力地抓緊機會努力。

反之,近來參演話劇《如夢之夢》的許晴,說起她的家庭來,還真是個“公主”。

1969年,許晴出生於北京,父親做過賀龍的警衛員,母親從事部隊的文藝工作,她和姐姐壹起在姥姥的外交學院長大。

姥姥用知識和涵養支持著她,畢業的時候,別的同學還在為資源四處奔波時,優秀的許晴已經可以隨意挑選劇本,到現在她的每壹個作品都可以用演技征服大眾。

“我願意觀眾哪怕就記住我表演的壹個角色,但必須是特別美好的”。

她選劇本的眼光以及她和角色之間的***鳴互通也是每壹個角色打動觀眾的原因。 基於對自己有了這個要求,超越自己閱歷的角色她便拒絕。

2009年《建國大業》的導演找她出演宋慶齡,最初她是抗拒的,怕自己壹貫的風格把宋慶齡演砸了。

良好的家庭教育給了許晴充分成長的空間,優渥的資源也帶給她自信和驕傲,她從18歲到現在,除了年齡甚至都沒怎麽變化。

許晴後來接受采訪時說:

“我壹直很順,大學壹入行就被認可,事業上沒求過誰,都是別人請我,只是我來判斷接還是不接。”

“活動我從來不參加,不喜歡的人我就沒面對過。

許晴參加過《花兒與少年》,看過的人都說她“矯情、做作、有公主病....."可是人家確實是公主命啊。

接受幕後采訪的時候,許晴回應為什麽更喜歡上壹季,直白壹句“因為上壹季的人都正常”堵死了虛假關系所有可發展的空間。

把“人與人之間客氣的最後壹塊遮羞布也撕掉了” 也只有許晴能做到這壹點,因為她無畏,所以更真實。

許晴的“公主病”是人們對她的指責,可這明明是家庭給她的底氣,也給了她不用迎合別人的權利。

但更重要的是她對自己的堅持,哪怕《花少》曾給她帶來諸多爭議,哪怕是在人聲嘈雜的微博世界裏,許晴永遠都帶著最燦爛的笑容。

壹切的壹切,都是因為許晴她對自己的生活和理想有自己的原則。

在這個物欲橫流的世界,面對不同的人,繚亂的誘惑,有原則底線是為人處世中很有助益的壹點。

所以如何養成孩子的“原則底線”就顯得極為重要了。

不盲目從眾

同樣的壹道題,如果跟著大部分人去制定標準答案,就容易失去自己的判斷,這樣就永遠學不會獨立思考的能力。

缺乏獨立思考能力的孩子,他們的思維往往比較模式化,很有可能這道題會做,但是換了壹種提問方式,孩子就會壹頭霧水,不知道從何下手。

如果孩子學會舉壹反三,即便是在離開校園進入 社會 之後,臨場應變能力也比較活泛,既有創新意識,也可以在工作中得到賞識。

給予孩子決定的權力

很多父母都喜歡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孩子,完全不考慮孩子需要什麽,直接就代替孩子在所有的事情上作出決定。

這在父母看來是對孩子負責的表現,但卻在無形之中剝奪了孩子獨立思考的機會。

引導孩子,讓孩子通過自己的思考去做出最後的選擇。這樣即使錯了,ta還可以學會責任的意義,成為勇於擔當的人。

成為壹個有原則有底線有思想的人,會讓孩子在競爭激烈的 社會 中不隨波逐流,擁有更加明朗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