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成品油價格再次上漲,是什麽因素導致的?
國內成品油油價瘋狂上漲原因:地煉生產單位檢查,江內柴油資源欠缺,各大油庫限量停發,終端客存低位,加之雙節前備貨積極,消費買漲心態偏重,目前原油漲跌與成品油行情關系不大。
對不少上班族而言,買車容易養車難確實是內心真實的寫照,壹年到頭算下來,壹輛車的支出例如車險、油費、保養費用以及可能存在的維修費、洗車費、停車費等等,別看每壹項都不算多大的花銷,但是壹年下來合計也是壹筆不小的支出了。
關於車主隨著新能源汽車技術的不斷發展,街上出現的新能源汽車已經越來越多,雖然燃油車的地位已經逐漸被動搖,但是燃油車仍然具有新能源汽車不具備的優勢。燃油車的歷史悠久,技術已經相當成熟,加油方便,不用擔心電池的安全指數,很多人在決定要買首輛車之前都會考慮購買燃油車。
對於燃油車主來說,每壹次成品油調價都是壹件不大不小的事情,畢竟事關加油成本,所以很多人會在油價上漲之前趕去加油站加油,眾所周知,國際油價的變化很快就能傳導到每壹個消費者身上,每次壹聽到油價上漲了,都會牽動不少車主的神經。
這不,在9月18日24時,國內今年第18輪成品油調價窗口再次開啟,國內成品油汽油每噸上漲90元,柴油上漲85元,大致換算壹下,92號汽油上漲0.07元,95號汽油也上漲了0.07元,假設壹般私家車常用的油箱為50L,那麽加滿壹箱油,車主將比之前多付3.5元。
在國際油價上漲的影響下,第18輪計價周期之內,國際油價大漲,行情壹片紅火,11月交割的布倫特原油期貨價格漲幅0.3%,這是自7月底以來的最高價,這也與之前坊間預計的漲價預期相壹致。
為什麽我們總是覺得油價似乎經常漲,但是跌的時候不多呢除了今年油價總體的走勢確實壹直在上漲的因素以外,實際上,我國的成品油定價機制中,存在壹個天花板價格和地板價,在我國,每10個工作日就會進行壹次油價調整,地板價是40元,天花板價格是130元。
稍微思考壹下不難得出,這是為了維持國內成品油價格的穩定,使得成品油油價不至於因為國際油價的起伏而出現過大的起伏。只不過因為“天花板”價格130元很少出現,導致人們會覺得油價壹直在漲。而國際油價跌到“地板價格”40元的情況是出現過的,但也是短暫地出現了壹下就開始回調。
影響國際油價的因素有很多有業內人士指出,美國原油庫存的下降速度超過了預期,從而導致了供給減少,油價繼續上行,並且暫時沒有看到油價轉而向下的趨勢,此前受到颶風過境影響的墨西哥灣能源生產依舊沒有恢復正常,僅能供給正常原油的70%左右。
除此之外,歐洲的天然氣價格也大幅上漲,這也給成品油的消費帶來了支撐。由於天然氣價格變高了,人們就會增加石油的使用,根據國家發改委價格中心的推斷來看,下壹個定價周期內,由於對於原油需求的上漲預期較為壹致,油價有可能呈現出震蕩之中穩步上漲的態勢。
許多車主應該感受到了今年油價的“節節高”,實際上,今年以來,世界主要產油國逐步減小產量,而主要經濟體經濟復蘇的情況逐步向好,對原油需求增多,原油價格已經漲超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