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是作為國有企業,壹個地方是如何管轄管制的呢?

中國聯通、中國電信都是作為國有企業,壹個地方是如何管轄管制的呢?

電信重組大事記1994年1月12日 吉通公司成立.

1994年7月19日 中國聯通成立. 是中國第二家經營基礎業務的大型央企,被賦予打破“中國電信”壟斷地位的色彩.

1998年3月 國務院開始組建信息產業部.

1998年4月 信息產業部做出決定,在全國實現郵電分營工作,並制定、下發了《郵電分營指導意見》.

1999年7月 基本完成原中國電信固話業務與移動業務的分離工作,籌建中國移動集團.中國移動集團、中國電信集團及中國衛通2000年前後相繼掛牌. 第壹次真正意義上的電信運營商重組

1999年10月 中國網絡通信有限公司成立.

2000年12月 鐵通公司成立.

2002年5月16日 中國電信南北分拆方案確定,中國電信南北分拆為中國電信集團和中國網通集團. 第二次電信運營商重組

2003年6月 依據國務院36號令,吉通並入網通集團. 確立移動、聯通、電信、網通、鐵通、衛通6家基礎電信運營商格局

2004年1月29日 鐵通公司由鐵道部移交國資委,更名為“中國鐵通”.

2008年5月 鐵通並入中國移動、聯通C/G兩網剝離,C網出售給中國電信、G網和網通合並,籌建新中國聯通. 壹、重組後,中國聯通的目標應該如何設定?

說起策略,必須得先說目標,策略是為目標服務的。這跟我們平常做事情還有點不太壹樣,我們經常的行為是漫無目標,也導致我們終身碌碌無為,這是題外話。

這次電信重組,我查閱了很多文章,也咨詢了很多高人,發現除了投資銀行和炒聯通股票被套的之外,大部分人包括專家並不看好聯通的發展,認為重組只是給聯通帶來壹定資產價值的提升,和壹定的發展空間,未來能與中國移動抗衡的,非中國電信莫屬;更有專家隊這次重組非常失望,認為3年之內的中國移動的地位不會得到動搖;也還有專家認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應該結成類似三國中的吳蜀聯盟,***同對抗中國移動等。我相信,國資委和相關政府部門口上不說,心裏也會持有類似論調,即默認為聯通仍然是三家之中墊底的角色。對於我來講,與其為強者錦上添花,不如多為弱者做壹些考慮,這是人性使然!

目前各種輿論中都有壹個隱含的假設,即大家都不太關心各運營商絕對意義上的經營業績,只關註彼此的排名,而且從運營商的國有資產屬性上來看,利益最大化從來都不是管理層的經營目標。(不展開分析)

目標要超越預期,這個預期就是國資委的考核和民眾的判斷,低於預期的目標,即使達到也沒什麽意義,比如說,國資委要聯通增長速度為20%,如果聯通只做到10%,肯定不行,如果聯通做到100%也沒必要,而且做得太好會提升國資委的預期,使得接下來中國聯通必須設定更高的目標。在這裏,我請大家要記住壹點,三家運營商都是國有企業,國資委的考核是最關鍵的,民眾的評價是事關個人和企業聲譽的,只要滿足這兩者的要求,就算搞掂壹切了,既然如此,以聯通管理層的角度來看,聯通應該怎麽設定自己的目標呢?示弱還是示強呢,做到什麽程度才能符合乃至超越國資委的考核和民眾的預期呢?我認為,從心理學和競爭角度,我認為要按照這麽幾個層次來闡述:

 (壹)第壹個層次,有效遏制中國移動的擴張,包括降低中國移動的市場份額和降低中國移動的增長速度。這壹點是民眾和政府隊對這次重組的最低期待,實現這壹點,需要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的***同努力,只要做到了這壹點,那麽本次重組基本達到目的,不會為世人詬病,政府就可以交差了,本次重組就是要破除中國移動壹家獨大。而且啊,只要中國移動的增長趨勢壹改變,資本市場隨之拋棄,移動的股價就會跟雪崩壹樣,跌的慘不忍睹。

(二)第二個層次,未來2年內,發展速度能快於中國電信,特別在南方經濟發達區域中國聯通能有所建樹。如果做到這壹點,就基本超越了國資委的考核,給民眾以驚喜。這些年來在四家運營商中,大家可能覺得移動做的最好、電信次之,聯通第三,網通最差,這裏面啊,電信占了壹個便宜的,中國電信的王曉初運用了三個非常好的策略,壹是各種場合,極力鼓吹移動對固網的替代不能遏制且成加速狀態,這實際上是告訴國資委和民眾不要把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放在同壹個標桿下比較;二是王曉初要確保中國電信的各項指標比網通要好,只要比網通好,哪怕好壹點點,也就夠了;三、化大量時間玩壹些務虛的概念工程,比如轉型、綜合信息服務商、號碼百事通等,試圖在理念上領先其他運營商,塑造個人的領袖風範,反正這些大家聽得舒服,但都搞不明白。事實上,中國電信做的非常成功,近年來的國資委考核中,中國電信壹直拿A,這不是說電信做的好,是電信做的比網通好而已。

(三)第三個層次,在5年以來,及常小兵退休之前,中國聯通超越中國移動,我認為這點非常艱難,但如果達到這壹個層次,就意味著聯通已經徹底改變了民眾對它的品牌成見,標誌著聯通將成為引領中國通信業發展的排頭兵,常小兵也隨之成為扭轉乾坤的超人,名垂史冊。

在這三個層面中,即使第壹個層面沒達到,只要中國聯通實現了對中國電信的壓制,也說明了中國聯通的成功,因為第壹個層次是政府層面關心的,對中國聯通而言,無所謂,只要壓制中國電信,就突破了國資委和民眾的預期,就交了壹份不錯的成績。

二、電信重組所帶來的產業嬗變評估

目標已經設定,聯通就該策劃自己的行為,聯通應該怎麽做呢?在說這個話題之前,我們還得搞清楚電信重組將會導致產業發生那些方面的變化,這些變化是足以影響未來的。我在電信這個古老的行業混得太久,已經習慣了三三制的八股文碼字方式,下來我還是以三點來評估重組所帶來的嬗變。

(壹)寬帶網絡和移動網的融合,以及wifi手機的出現,意味著無線互聯網正式無縫地成為寬帶互聯網的壹部分。這是個什麽意思呢,這是說基於手機的無線網將會和基於pc的傳統互聯網構成壹個完整意義的互聯網,這個完整意義的互聯網為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把持,毫無疑問這兩家公司會把傳統互聯網和移動網之間的數據帶寬進行無限擴大,就相當於將互聯網的邊界延伸N倍,除了手機上網之外,大量的PC將連接到移動網上進行互聯網接入,在這個過程中,中國移動是缺席的,是被排斥在外的,中國移動的GSM網絡包括以後的TD,只要沒有寬帶互聯網的支撐,在相當壹段時間內,將是壹個純語音的孤立網絡,沒有任何數據的概念,因為所有的數據內容都不在其上。還有,互聯網應用將是淩駕於這兩網之上統壹的應用乃至稱謂,現在那些跳得很歡的所謂移動互聯網公司,只不過是在移動網和寬帶網分離時做了壹些互聯網應用的手機化而已,壹旦傳統互聯網企業包括搜索、門戶、音樂等公司大力介入手機領域,這些所謂標榜3G商業模式的移動互聯網公司,十有八九要關門,比如說,以後在移動網上做搜索最好的,還是互聯網上的搜索公司。這次重組對專門3G運營的互聯網企業來說,並不是好事情,他們應該盡快套現走人,對baidu、google、sina是壹件大好事。

(二)全業務提供商的出現,triple-play將大行其道,用戶將會逐步統歸壹個運營商旗幟之下。triple-play是個什麽概念呢,就是三重打包的意思,壹個擁有業務的運營商會極為推崇話音、數據和增值業務打包的打包業務模式。而對於用戶而言,用於運營商能提供所有需要的電信服務,因為會逐步選擇壹家運營商為之服務,建立比較高的忠誠度,或者說被壹家運營商所綁架,以後“電話選電信、手機選移動”的現象會逐步減少。而全業務競爭的優勢,又會取決於某壹、兩個核心業務的競爭力。

(三)運營商將退守管道,專心做好管道服務,這是運營商的立身之本。前壹段時間,中國移動高調進入互聯網,回憶壹下中國移動這幾年的行為方式,整個壹個完全介入網絡內容運營上面來了,什麽都要插壹杠子。整天想著所有用手機上網的人,都只上中國移動的網站或者說是被移動控制的網站,而且還是收費的網站,面對這樣思維的網絡運營商,妳覺得他能應對即將發生的大變革麽,坊間傳聞,中國移動還要招互聯網瘋子,其實如果中國移動這麽做下去,他自己最終會瘋掉的。反過來想想,移動的舉措並不奇怪,因為他在移動語音服務商太強大也太自信了,導致有些不清醒,壹旦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在南北各自利用固網和移動網的triple-play發起進攻,中國移動的策略必將改變。那麽運營商如何做好應用包括互聯網服務呢,首先還是要做好平臺服務,運營商沒有必也不可能要把所有的業務都自己來搭建,更多的時候是自己搭戲臺,讓大大小小的業務提供商進來唱戲(多少有點像現在的SP),誰的臺子搭得越好,網絡越完善,服務越周到,用戶越多,願意來安家的服務提供商就越多,而這個網絡平臺的業務越豐富,對客戶的吸引力自然也越大,反之同理。其次呢,運營商可以做壹些基礎的互聯網應用,特別是依賴於存儲、帶寬的基礎性互聯網服務,互聯網發展十年了,互聯網應用也在逐步分級,對於壹些廣為用戶使用的基礎性互聯網應用,運營商是可以大力去做的。

三、中國聯通到底應該怎麽做呢?

我們先看看新聯通的家底,中國聯通和中國網通合並之後,我們需要按照南方聯通和北方聯通兩個區域進行比較,北方聯通繼承了聯通GSM網和中國網通的固網資源,需要強調的壹點是網通的寬帶數據業務相比電信並不弱,北方九省壹市絕對是網通的天下,他給新聯通帶來的是豐富的寬帶互聯網資源(包括出口帶寬,眾多掛靠網站等等),這些都是聯通極度缺乏的,在即將步入移動數據時代的當口,是花錢都買不到的東西。對於南方聯通來講,基本上還是以往聯通的家底,網通在南方拓展的程度有限但也還不錯,合並後新聯通在南方還是有非常良好的管線資源以及互聯網資源。我們可以比照壹下,按照當地的地位來說,新聯通北方基本相當於中國電信的南方,新聯通南方又要比中國電信北方好壹些,因為中國電信在北方基本上就是在北京發展大客戶和商業客戶,圍繞總部經濟做文章,其他市場開拓得比較少。

基於這樣壹個評估,中國聯通的大致方針可以設定四字方針:北學南攻。待我細細描述

(壹)北學,是指新聯通北方公司,學習南方電信的競爭策略,不是北方聯通學習北方電信。重組之後,首先可能發起進攻的運營商就是中國電信,而且很可能就是以固話包月和寬帶為核心的三重打包服務和價格戰,還有就是盡快把小靈通用戶轉移到cdma上來,中國電信剛拿到CDMA牌照阿,化了這麽多錢圓了多年來的夙願,得趕緊開拓業務,收錢還債啊,作為壹個進攻者,三重打包和價格戰是最簡單快捷的不二選擇,何況當年在小靈通業務上積累的豐富的實戰經驗,比如固話30包月+小靈通套餐,發短信不要錢等等,當年中國電信準備拿小靈通打移動的,結果移動沒打死,聯通被打個半死。比較奇特的是,即使小靈通這麽低端,在南方使用小靈通的用戶並沒有絲毫感覺不好意思,這與中國電信的品牌底蘊是分不開的,聯通要好好反思,為什麽用戶對聯通有這麽強烈的品牌成見。既然在南方,中國電信會堅決地發起向移動的猛烈進攻,那麽在北方,中國聯通也無異議地會同時向移動發起進攻,招數都是差不多的,各自在南北遏制中國移動的擴張,這樣就順理成章達到了前面所說的第壹個層面的目標。在這裏,我為什麽要說中國聯通北方要向南方的中國電信學習呢,那是因為根據我多年的經驗和體會,無論聯通、電信還是移動也好,在北方都沒有太多的創新能力,北方和南方運營商在經營理念、服務上的差距,至少在三年以上,這個差距通用於飯館、酒店、電影院、桑拿等服務產業上,聯通北方能夠把南方的各種競爭招數活學活用,就已經非常了不得了。我這裏說壹個我經歷的例子,前壹段時間,我在北京申請網通電話和寬帶,去營業廳登記,營業員在核查adsl端口資源時,給社區經理打電話,社區經理竟然說我所住小區管線資源很復雜,建議我十天後給他打電話再申請,並給我留了壹個電話,我壹聽這不是瞎扯淡麽,我這好歹也是二環以內的“豪宅”啊,怎麽可能不具備裝機條件,再仔細壹想就明白了,這個社區經理實際上是希望我通過他申請安裝電話,所以給了壹堆理由並留了壹個電話,我靠,我趕忙給社區經理打了壹個電話問變通之術,社區經理支支吾吾最後建議我在申請表上填上某代理商的編號,我經營業員許可後也就填寫了,結果裝機速度又快又好,這就是網通的服務水平,因為渠道之間的沖突,寧可丟失用戶也在所不惜,大家不覺得可悲麽,網通還有可能創新麽,而且北京網通的寬帶還是512K的,這是什麽年代啊,寬帶剛開始的時候,2M就是南方某電信寬帶服務標準的最低檔次。移動和電信也差不多,聽說移動營業廳隊充值卡的購買數量還有限制,30塊壹張的充值卡,壹個人最多能買十張。前幾年,廣東移動老總李剛調到北京移動,稍微做壹些變革,就攪起滔天波浪,聯通被整得很慘,結局就是李剛被調到中國聯通去了,哈哈。

那麽怎麽學呢,我認為學好廣東、江蘇這兩個省就差不多了,既然要學就要建立壹個良好的競爭情報系統,無時無刻、廣泛收集這2個區域電信行業所發生的任何事情,產品設計、套餐設計、推廣手段、效果評估、宣傳單張,還有品牌的策略,基本上都可以學習。壹句話,南方的中國電信怎麽進攻中國移動,聯通北方就怎麽進攻中國移動。這不是打擊中國聯通的士氣,這是因為南方的中國電信也是這麽學習過來的,以廣東為例,廣東電信內部的經營分三個梯隊,第壹梯隊,深圳和廣州、第二梯隊,中山、佛山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第三梯隊,其他區域。在寬帶剛開始發展的時候,深圳的同事可是經常自費前往香港向電訊盈科、城市電訊學習攻防之術的啊,大家記住啊,自費啊,在電信行業非常不容易的,至今深圳電信的經營理念仍然是國內最好的,無論是品牌設計、價格策略及產品線設計、包裝都有非常獨到之處,廣東省公司的很多策略都是照搬深圳電信的,在全省推廣、普及,接著就會被集團采用,由於集團公司很多人都有冒功之私心,壹般會另起爐竈,其結果就是毀掉重新來壹個,“畫虎不成反類犬””,中國電信的商務領航、互聯星空、號碼百事通,都是源於廣東或者說看到了廣東的成功經驗,商務領航還是以深圳的藍色魅力為藍本,號碼百事通當年也是在深圳做的最好,可惜在整合的名義下都被集團公司搞得不倫不類。

(二)南攻。所謂進攻,毫無疑問首要是進攻中國移動,這裏我想重點闡述的意思是三家運營商在對攻之中,中國聯通怎樣才能在激烈競爭中,獲得發展並樹立起獨特的市場地位呢,我認為關鍵在於能否搶奪壹些移動的市場份額,並順便削弱中國電信的競爭優勢,這就是寬帶,因而我這裏的南攻,還是著重於怎麽發展的同時順便攻擊中國電信,我相信,這壹點是很難的。南方二十壹省,是中國經濟發展最富裕區域,也是電信行業最發達區域,中國聯通只有在這個區域做到攻城略地,才能說有所建樹,這個是事關第二個層面的目標能否實現的問題。聯通在南方應該怎樣做呢,我認為,聯通的思路應該這樣,按照三三制的碼字原則,我又得寫三點,考慮到機密問題,因此只能簡要闡述壹下。

1、既然WCDMA是全球最成熟的3G服務模式,那麽聯通就必須在南方全面全速推進3G服務,cdma賣給中國中國電信的錢,應該全部砸到南方的網絡建設和發展中來,wcdma是聯通翻身的唯壹機會,寧可戰死,不可窩囊死,沒有任何值得拖延的理由。運營商之間的競爭,是產業鏈的競爭,考慮到國內有三家不通制式的3G模式,因此聯通的成敗,也決定了以中國聯通為中心的wcdma產業鏈的成敗,目前國外的手機巨頭都是wcdma的擁戴者,他們是不接受cdma和TD制式的,因此聯通可以要求這些手機巨頭組成財團,按照壹定的規則,全面團結到聯通周圍,在中國開展3G大戰,包括手機終端、3G應用以及財務支持等等。我相信,他們壹定明白,聯通玩不下去,也就標誌著這些巨頭在中國的慘敗。對於3G服務來講,移動可以要求政府支持,那麽中國聯通就壹定可以要求wcdma手機廠家支持,甚至是挾持,包括很牛逼的Iphone Apple。

2、在WCDMA網絡基礎上,將寬帶接入功能剝離出來,開發出單獨的wcdma寬帶接入,我說的寬帶接入是基於pc的寬帶接入,簡言之,就是開發wcdma和wifi的雙模3G上網卡,以較低的價格在南方全面鋪開,我做壹個假設,如果這個卡推出市場,這個卡的上網默認為wifi,當wifi功能沒有時轉到wcdma,wcdma包月為20塊錢,我相信,很多筆記本用戶都會使用這種上網卡服務,對於用戶而言,wifi都是免費的,在辦公室、咖啡館、家裏(偷隔壁wifi信號)優先使用wifi免費接入,當沒有wifi時候啟用wcdma寬帶接入,以較低價格,將會非常受用戶歡迎。對於這樣的上網服務,不如和google等公司好好談談,壹定會有收獲。另外,我點評壹下wifi,現在中國電信在南方大力推廣wifi熱點的建設,其實啊wifi就是壹個無線AP,很多人家裏都有,電信這樣做沒有錯,但是有壹個問題,電信布點的wifi接入是收費的,這壹點,我覺得電信相關決策人肯定是大腦進水了,wifi服務怎麽可能收費啊,當家庭、商店、咖啡館都可以將adsl 進行wifi化,並將wifi信號分享的同時,電信怎麽可能收到費用呢,幾年前,我聽到壹個老師說起,讓人人都可以提供無線接入時,無線接入就必將免費,這句話印象極為深刻。Wifi的發展對中國聯通在南方拓展是有用的,聯通提供的wcdma上網服務(包括GPRS)就是wifi或有線上網的補充,當用戶能找到免費的wifi信號時,用戶就用wifi,用戶找不到wifi信號時,就用我聯通wcdma或GPRS上網,多好啊,收費又不貴。而且這種雙模上網卡最好能做到發短信開通,用戶用戶聯通發壹個短信,就可以申請wcdma上網服務獲得密碼。壹旦中國聯通的無線上網服務全面鋪開,會極大壓制中國電信在數據業務方面的發展,甚至可以替代adsl,至少可以利用adsl為聯通服務。如果能做到第二點,我認為聯通基本上達到了第二個層次的目標,即壓制中國電信的發展。

3、上面都是說進攻,下面我說壹下“三人行,必有同黨”,中國聯通應該和誰聯合呢,應該在那個層面聯合呢,毫無疑問,中國聯通應該與中國電信進行有限度的聯合,聯合唯壹的目的是不向中國移動開放寬帶互聯網,壹旦開放,在3G時代,中國電信和中國聯通都將面臨巨大的競爭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