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乘法口訣表的竅門
小孩乘法口訣表的竅門有:理解記憶法、故事記憶法、對比記憶法、手指記憶法。
1、理解記憶法
理解性記憶需要有壹定的參照物,即自己比較熟悉的口訣,比如:七七四十九,八八六十四,九九八十壹等,根據這些可以很輕松的找到推算的辦法。
例如:8×9的結果想不出,則可思考“9個9減去壹個9”,也就是“81-9=72”,當然得出結論後不能寫上72就算了,還應把“8×9”的口訣在心裏默念壹遍,多經歷幾次這樣的思考後,“八九七十二”這句也將成為銘記於心的口訣了。
2、故事記憶法
故事對於故事族的精靈來說是喜聞樂見的,有些口訣比較特殊,他們可以利用故事的形式來幫助學記憶。
如:唐僧師徒在取經的過程中歷盡了九九八十壹難,孫悟空有八九七十二變,而豬八戒只有壹半法力,四九三十六變,遇到妖怪,孫悟空不管三七二十壹,掄起金箍棒就打。
3、對比記憶法
對比即是多對數字進行觀察和比較。
4、手指記憶法
“伸出十個手指頭,手心朝向自己,從左數,順序依次為1-10。如果想要知道幾個9的乘積,只要彎住第幾個手指,看它的左邊有幾個指頭就是幾個十,右邊有幾個指頭就是幾個壹,合起來就是所要求得的積”。
如:二九十八,意義為2個9得18,所以彎曲第二個手指頭,彎曲的手指的左邊有1個指頭,右邊有8個指頭,合起來就是18,即二九十八。
乘法口訣是中國古代籌算中進行乘法、除法、開方等運算的基本計算規則,沿用至今已有兩千多年,九九表也是小學算術的基本功。
古時的乘法口訣,是自上而下,從“九九八十壹”開始,至“—壹如壹”止,與現在使的順序相反,因此古人用乘法口訣開始的兩個字“九九”作為此口訣的名稱,又稱九九表、九九歌、九因歌、九九乘法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