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介紹五種古建築常見屋頂形式。
答案:中國古代屋頂常見形式依等級排序:廡殿頂式、歇山頂式、懸山頂式、硬山式和攢尖式。
1、廡殿頂式,廡殿式屋頂是四面斜坡,有壹條正脊和四條斜脊,且四個面都是曲面,又稱四阿頂。重檐廡殿頂是古代建築中 最高級的屋頂樣式。壹般用於皇宮,廟宇中最主要的大殿,可用單檐,特別隆重的用重檐,著名的如北京的太和殿。
2、歇山頂式,歇山頂的等級僅次於廡殿頂。它由壹條正脊、四條垂脊和四條戧脊組成,故稱九脊殿。其特點是把廡殿式屋頂兩側側面的上半部突然直立起來,形成壹個懸山式的墻面。歇山頂常用於宮殿中的次要建築和住宅園林中,也有單檐、重檐的形式。如北京故宮的保和殿就是重檐歇山頂。
3、懸山頂式,懸山頂是兩坡頂的壹種。等次僅次於廡殿頂和歇山頂,是我國壹般建築(如民居)中最常用的壹種形式。其特點是屋檐懸伸在山墻以外,屋面上有壹條正脊和四條垂脊,又稱挑山或出山。
4、硬山頂式,硬山式屋頂有壹條正脊和四條垂脊。這種屋頂造型的最大特點是比較簡單、樸素,只有前後兩面坡,而且屋頂在山墻墻頭處與山墻齊平,沒有伸出部分,山面裸露沒有變化。關於硬山這種屋頂形式,在宋代修纂的《營造法式》壹書中沒有記載,現存宋代建築遺物中也未見。
5、攢尖頂式,無正脊,只有垂脊,只應用於面積不大的樓、閣、亭、塔等,平面多為正多邊形及圓形,頂部有寶頂。根據脊數多少,分三角攢尖頂、四角攢尖頂、六角攢尖頂、八角攢尖頂。此外,還有圓角攢尖頂,也就是無垂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