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知道怎麽用最簡單的方法檢測水中是否重金屬超標
觀察茶具或茶杯上的顏色,超標會出現青綠色。
含重金屬的水來擦洗瓷器或衣物上時,會出現褐色的痕跡。
燒開水,然後喝壹下,在喝的過程中仔細感覺壹下水中是否有異味。是否有壹種澀澀的味道。如果有就說明水質的硬度偏高。
用杯子在自來水龍頭下面接水,聞壹下水裏是否有壹股漂白粉的味道,如果有的話,妳家的自來水中可能含有余氯。
用比較透明的容器,沒有印花的玻璃杯,壹次性的塑料杯即可。接滿壹杯子水,放置幾個小時然後在光線好的地方仔細觀察,觀察壹下水中是否有懸浮物。如果有的話建議處理。
三種常見的處理方法的比較
壹、石灰中和法
1.1基本原理
石灰中和反應法是在含重金屬離子廢水中投加消石灰C a( O H ) : , 使它和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離子溶度積很小的重金屬氫氧化物。通過投藥量控制水中P H 值在壹定範圍內, 使水中重金屬氫氧化物的離子濃度積大於其離子溶度積而析出重金屬氫氧化物沈澱, 達到去除重金屬離子, 凈化廢水的目的。 將廢水收集到廢水均化調節池, 通過耐腐蝕自吸泵將混合後的廢水送至壹次中和槽, 並且在管路上投加硫酸亞鐵溶液作為砷的***沈劑(添加量為Fe/As=10),同時投加石灰乳進行充分攪拌反應, 攪拌反應時間為30 min,石灰乳投加量由pH 計自動控制, 使壹次中和槽出口溶液pH 值為7.0; 為了使二價鐵氧化成三價鐵, 產生絮凝作用, 在壹次中和槽後設置氧化槽, 進行曝氣氧化, 經氧化後的廢水自流至二次中和槽, 再投加石灰乳, 石灰乳投加量由pH 計自動控制, 使二次中和槽出口溶pH 值為9~11; 在二次中和槽廢水出口處投加3號凝聚劑(投加濃度為10 mg/L),處理廢水自流至濃密機, 進行絮凝、沈澱; 上清液自流至澄清池, 傳統的石灰中和處理重金屬廢水流程如下:石灰壹段中和及氫氧化鈉二段中和時,各種重金屬去除率隨pH 不同而沈澱效果不同,不同的金屬的溶度積隨PH 不同而不同。同壹PH 所以對重金屬的沈澱效果不壹樣,而廢水中的重金屬通常不只壹種,根據重金屬的含量在進水時把配合調到某金屬在較低ph 溶度積最高時對應的PH 。加石灰乳進行中和反應,沈澱廢水中的大部分金屬。上清液進入下壹個調節池,進入調節PH ,進入二次中和反應池,除去剩余的重金屬離子。
1.2 石灰中和沈澱的優缺點
采用石灰石作為中和劑有很強的適應性, 還具有廢水處理工藝流程短、設備簡單石灰就地可取, 價格低廉, 廢水處理費用很低, 渣含水量較低並易於脫水等優點,但是, 石灰中和處理廢水後, 生成的重金屬氫氧化物———礬花, 比重小, 在強攪拌或輸送時又易碎成小顆粒, 所以它的沈降速度慢。往往會在沈降分離過程中隨水流外溢, 又使處理後的廢水濁度升高, 含重金屬離子仍然超標。要求廢水不含絡合劑如C N 壹、N H 。等, 否則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就會和絡合劑發生絡合反應, 生成以重金屬離子為中心離子以絡合劑為配位體的復雜而又穩定的絡離子, 使廢水處理變得復雜和困難。已沈降的礬花中和渣泥的含水率極高(達99%以上), 其過濾脫水性能又很差, 加上組成復雜、含重金屬品位又低, 這給綜合回收利用與處置帶來了困難, 甚至造成二次汙染。此外,渣量大,不利於有價金屬的回收,也易造成二次汙染II 。用石灰水處理的重金屬廢水。由於不同重金屬與OH 的結合在同壹PH 下不同, 同壹金屬在不同PH 下的溶度積不同。所以,用傳統的石灰法處理重金屬含量較多的復雜的廢水,顯然不行,首先某些重金屬不能達標排放,其次,處理廢水中含鈣比較多。在冶煉廠,很難循環使用。
二、硫化沈澱法
2.1 基本原理
在含重金屬離子廢水中投加硫化的藥劑,使其和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反應生成離子溶度積非常小的硫化物,通過投藥量來控制水中的重金屬硫化物的離子溶度積大於其重金屬離子的溶度積,對廢水中金屬離子進行沈澱或選擇性沈澱, 再加入高分子捕收劑, 然後向廢水中通入大量密集微細氣泡, 使其與沈澱物相互粘附, 形成整體比重小於水的浮體, 在浮力作用下沈澱物上浮至水面, 使水中的硫化物沈澱,實現固液分離,達到去除重金屬的效果,凈化水的目的。常用的硫化劑有:Na2S、NaHS 、H2S 、CaS 和FeS 。
三
3.1 基本原理
生物制劑是從自然界中篩選的優勢菌種或通過基因組合技術生產出的高效菌種,采用先進的生物技術和特殊的生產工藝制成的高效生物活性菌劑,生物制劑的組成可以概括為微生物、酶及壹些保持微生物活性的物質。主要是以硫桿菌為主的復合功能菌群代謝產物與其它化合物進行組分設計,通過基團嫁接技術制備了含有大量羥基、巰基、羧基、氨基等功能基團組的生物制劑,首先利用生物制劑將廢水中的重金屬離子實現深度脫除,並加入脫鈣劑與絮凝劑,然而經固液分離,將脫除重金屬離子與鈣離子後的清液經膜處理裝置,將廢水中的氯離子脫除,從而使治理後的汙水達到回用水的水質要求,實現汙水的全面回用。
3.2生物制劑的優點
重金屬廢水生物制劑法解決了目前化學藥劑難以同時深度凈化多金屬離子的缺陷。生物制劑深度處理與回用技術可同時實現對鎘、砷、鉛、鋅、汞、銅等重金屬離子的高效去除,處理後各重金屬離子濃度低於《鉛、鋅工業汙染物排放標準》(GB25466—2010) 。同時生物制劑兼有高效絮凝、協同脫鈣作用,鈣離子可控脫除到50mg /L 以下,處理後的低鈣凈化水可以實現大規模回用。 生物制劑的優點具體表現在:(1) 它能縮短微生物培養馴化的時間,迅速提高生物處理系統中微生物的濃度,從而提高工作效率;(2)生物制劑所含天然微生物不含致病菌和病源體,這些微生物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汙水中的有機營養物質為食物,當汙水得到凈化後,這些微生物會隨著汙染物的降低而逐漸減少,直至消亡,不會造成二次汙染;(3)使用安全,操作簡單方便,基本不需要添加設備或者工程,節省能源,節省資金投入。(4)抗重金屬沖擊負荷強,凈化高效,運行穩定:對於濃度波動很大且無規律的廢水,經新工藝處理後凈化水中重金屬低於或接近《生活飲用水水源水質標準》;(5)廢水中鈣離子可控脫除,效果明顯,可控到20mg/L以下,凈化水回用率95%以上;(6)凈化水COD 、SS 達到壹級排放標準(7)渣水分離效果好,出水清澈,水質穩定, 水解渣量比中和法少,重金屬含量高,利於資源化;(8)對於100-300mg/L重金屬廢水,生物制劑投加成本0.3-0.8元/m3;(9)處理設施均為常規設施,占地面積小,投資建設成本低,工藝成熟。對於現有石灰中和法處理系統只需增加生物制劑的貯備槽和藥劑投加泵等系統,改造費用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