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 白巖松 "幸福了嗎" 讀後感800-1000字 ,不要百度上隨便找的啊。。最好是自己寫的。。借鑒下。。
當我拿起這本書的時候,目光被幾個醒目的藍色的字體《幸福了嗎?》給鎖定住了,字體下方的照片是熟知的 “央視著名主持人白巖松”。然後拿起這本書開始壹頁壹頁的翻看。首先是被白巖松的犀利的文字、流暢的語言、直白的話語、坦誠的面對、幽默風趣的句式而吸引了,兩天的功夫大致看了壹遍,讓我感受到了作為媒體人、電視人、名人的不容易、辛苦、壓抑、緊張、責任……
有些人總是羨慕名人、總是羨慕有錢人、羨慕比自己強的人,其實任何人的背後都有著酸甜苦辣,有著自己的不易,只有自己才知道要付出多少,光鮮的背後有多少淚水與苦澀。
壹個人活著,什麽是幸福,幸福的指數有多少,只有自己知道。其中有這樣的幾句話讓我反復的思量了好久:“幸福在哪裏且不說,痛苦卻是隨時可以感覺得到的。現在社會上為了錢,可以隨時欺騙,只要於己有利,別人,便是壹個可供踩踏的梯子。理想,是壹個被嘲笑的詞匯。沒有辦法,缺乏信仰的人,在壹個缺乏信仰的社會裏,便無所畏懼,便不會約束自己,就會為了利益,讓自己成為他人的地獄。“錢和權,越來越像是壹種信仰,說白了,它們與欲望的滿足緊密相連。“社會有社會的問題,我們又都有自己的問題。想要平靜與幸福,我們內心的問題終究無法回避。”多麽的直白,多麽的現實。是呀----我們奢求的太多太多,又怎能讓自己平靜心安呢,怎麽能感到幸福了呢!
作為壹為從事傳媒行業的知名人,白巖松從“三十而立”到“四十不惑”的10年,每壹段經歷都關乎國家社會的重大命題,申奧、SARS、奧運會、金融危機...我在他充滿了智慧的誠懇言辭中找尋我的10年,企圖找尋關於幸福的理解。
從《幸福了嗎》,我了解了白巖松和白巖松的思想。白巖松是壹個時代的思考者。他有個性,愛思考,幹工作像我壹樣賣氣力和創新,愛寫點東西。他還愛足球,而我卻不愛。從《幸福了嗎》我了解中央電視臺還有臺灣、美國、日本的壹些事。其實我1992年去的美國,留下了3萬字的《美國之旅》,他1995年才去美國,同樣留下了自己深深的思考。他壹直在媒體人的現實與理想中掙紮。能做到嗎:說人話、關註人、像個人!能做到嗎:捍衛常識、建設理性、尋找信仰!!!?他說的許多話非常值得人們思考。做壹個新聞評論員,最重要的是敏銳、勇氣和方向感。尊嚴這兩個字的提出,就是中國壹個重要的轉折。他努力了,也收獲了。但是,他不滿意,正常。這才是社會,尤其中國社會。他想40不惑,不可能!我也壹樣,我是他的哥哥。為此,我曾寫了系列文章,至今博客中還可查到。孔聖人才40不惑,誰是聖人?!我40歲突然覺醒,信了西方的壹句話:人生40歲開始。十年後他想寫壹本書《終於信仰》或者《閑--試著與生活講和》。他十年後的目標是:健康、開心、平靜、踢球並進球、頭發還剩不少、體重增加不多、對世事依然好奇、還會憤怒也會流淚,慢慢來。。。務實多了。但是,被迫改變自己,妳還是白巖松嗎
《幸福了嗎?》是對當下光怪陸離的社會的質問,也是對人們久經炎涼而日益麻木的心靈的壹種呼喚。在滌蕩悲喜的故事中,在社會轉型的陣痛中,在歷史車輪的呼嘯中,白巖松字裏行間跳脫出來的,是對當下這個物質時代最迫切的追問:“幸福在哪裏?”以及對每壹個焦慮忙碌的現代人最善意的提醒:“妳,幸福了嗎?”。2010年,白巖松中學畢業25年聚會,酒席上,輪到他發言,他說自己掏心窩子的說了幾句肺腑之言:所謂混得好的,壹定有不為人知的痛苦與要付出的代價;所謂混得不好的,也有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平靜。就看妳怎麽看待它,怎麽善待擁有的好。所謂名人,首先或本質上只是個更多人知道他(她)名字的人,有好有壞、被更多誘惑也有更多約束的人。“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樹強震,我又瞬時想到了那壹段時間自己的心情,可能也是人到中年,與年輕時相比,就覺得對陽光和溫暖有特別的渴望。在這兩年中,兩場大地震讓每壹個中國人不管身處何方,都無處躲閃。其實,我們都是災民,都要壹起去面對那些打擊和傷痛。”白巖松說。“如果理想,只是壹瞬的綻放,之後,只在憑吊中使用,那麽,理想有什麽意義?如果激情,只是青春時的壹種荷爾蒙,只在多年後痛哭時才知自己有過,那麽,激情又有什麽意義?如果哀痛中,我們不再出發,妳的離去,又有什麽意義?”在紀念陳虻的文章裏,白巖松最後寫下這樣的話,他說這也是對自己說的。因為陳虻曾反復向當初還剛工作不久的他說“走得太遠,別忘了當初我們為什麽出發。”白巖松說央視大火:“當然也不是壞事,也照出了央視之後該走的道路。大火,或許正是壹個另類的新起點”。損失1.6億也不是什麽壞事,似乎“火”還是好意頭了。柴靜回憶與白巖松工作相處的點滴,“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最痛苦的,只不過回憶起來非常美好。”。其實,白巖松僅說對了壹面,應該是:人們號稱最幸福的歲月其實往往是物質上最痛苦的,心靈上是最純靜的歲月,所以,回憶起來才非常美好。
白巖松說:“方向比速度更重要。”對國家是這樣,對個人更是這樣。這本書書寫的是歷史,歷史中的人,作者筆端那種平靜的距離、情緒的沈澱和理性的反思引領我回看自己的十年,思索自己情緒的起伏,反思過往生命中的種種得失喜樂,進而找尋自己的方向。凱魯亞克曾經寫道“我們不能永遠年輕,永遠熱淚盈眶,卻永遠對壹個更美好的世界懷有鄉愁。”在這個浮躁和喧囂把持強權的社會, 人生往往充滿了不如意,而以壹種理性、包容、平靜的態度去觀看這個世界,是我在這本書中壹直想找到的答案。
“壹個人需要隱藏多少秘密,才能巧妙的度過這壹生,這佛光閃閃的高原,三兩步便是天堂,卻仍有那麽多人因心事過重而走不動。——倉央嘉措詩”這首詩被白巖松放在本書的扉頁,算是給本書定下了壹個基調。“有壹天清晨,沐浴後的釋迦摩尼對著自己的石像鞠躬致敬。旁邊的弟子看到這壹幕,都感到詫異:‘師傅,您的像,是弟子們敬拜用的,為何您親自敬拜?’釋迦摩尼輕輕壹笑,答到:‘求人不如求己’。”--這是這本書的結尾。都意味深長。
過去的10年依然過去,未來十年,我們都還在路上,期待十年後,我們開始收獲信仰、幸福和笑容。幸福都在追求的過程中,絕不在頂點,祝願白巖松永遠不放棄追求幸福,永遠在追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