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骨和排骨的營養成分為什麽不壹樣
1、豬排骨主要營養成分,含蛋白、脂肪、維生素,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棒骨次之,棒子也就是腿骨,也稱做筒子骨。主要營養成分,骨膠原;棒骨就是中間有洞,可以容納骨髓的大骨頭。?
比較好的筒骨,應該是後腿的腿骨,這裏的骨頭比較粗,骨中的骨髓含有很多骨膠原。
2、排骨主要食用功效,滋陰壯陽,益精補血,適宜幼兒和老人,產婦;而棒骨主要食用功效,美容,促進傷口愈合,增強體質,老少皆宜。
3、排骨有很高的營養價值,排骨味甘鹹、性平,入脾、胃、腎經;補腎養血,滋陰潤燥;中醫認為,排骨可以補中益氣,無論是醬排骨,還是排骨湯,無論是紅燒,還是爆炒,排骨都有著補中益氣的作用。
排骨可以滋養脾胃,合理食用排骨,可以保健脾胃功能;排骨可提供血紅素(有機鐵)和促進鐵吸收的半胱氨酸,能改善缺鐵性貧血;排骨含有大量磷酸鈣、骨膠原、骨粘蛋白等,可為幼兒和老人提供鈣質;排骨富含蛋白質和脂肪,為人類提供優質蛋白質和必需的脂肪酸,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的營養。
而棒骨湯不但不能補鈣,反而會“礙胃”,嚴重影響孩子的身體健康和發育,給孩子喝“筒子骨”湯,是考慮到豬骨頭裏有鈣質,認為“筒子骨”粗大,鈣質含量較高,就想用火把鈣燉出來給孩子增強營養。
其實,骨頭裏鈣質的溶解度很低,靠火燉是很難把骨頭裏的鈣質燉出來的。用火壹燉,鈣質沒燉出來,燉出來的卻是骨髓裏的脂肪,那種油膩膩的東西,讓孩子吃了,嚴重影響了消化能力。孩子的胃不好,不想吃東西,反而造成了營養不平衡,更加促使了鈣的缺乏。
擴展資料:
1、蒸排骨的訣竅,排骨的選料上,要選肥瘦相間的排骨,不能選全部是瘦肉的,否則肉中沒有油份,蒸出來的排骨會比較柴。
2、所有調味料拌勻後,最後壹步用少少的幹澱粉拌勻,在排骨表面形成薄薄的壹層糊,這樣蒸的過程中,能很好的保持排骨內部的水份,所以就會比較嫩。
3、豆豉醬中有油份,油包裹在排骨表面也能起到和澱粉包裹壹樣的效果。
4、選壹塊合適的排骨,經過油份和澱粉的兩道包裹,這排骨是壹定嫩嫩的。
百度百科-筒子骨
百度百科-排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