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無煙柴火竈內部結構

無煙柴火竈內部結構

無煙柴火竈內部結構有底座、進風道、竈膛平臺等。

1、底座

竈體底座通常是3層磚,這是指在成型的地面往上砌石3層,如水泥地或貼的地磚。如果是毛坯地面與成型後的地面有高度落差,假如高度差為壹塊磚厚,那底座就是四層磚。簡單講,不管施工地面什麽情形,標準竈要求至少是12層磚。若要增加竈體高度,只能是改變底座高度,而且不宜過高,3—4層磚高度較合適。

2、進風道

為竈膛內木柴燃燒持續提供氧氣的通道,同時是木柴燃燒後,灰燼經竈篦(爐橋)落下存留的地方,需要定期清理。

3、竈膛平臺

承載竈膛的平面,竈體有幾個鍋位就有幾個竈膛平臺。80鍋位所在平臺就是這幾處平臺中最低的,即第4層磚表面。當用碎石填充竈體4層磚以下的空間後,經整平再抹壹層薄灰漿,灰漿層表面與第4層磚表面持平即可。

南方地區柴火竈不同的結構設計:

煙囪在竈口上方的前拉風結構與在竈體尾端的後拉風結構是我國南方地區常見的柴火竈結構形式,兩者都較為極端,即使實現了無煙,也是以損耗大量熱能為代價的,通過擴大出煙道與出煙口大小,使煙囪抽力過大,竈膛因熱量散失過快,溫度不僅不能保持更無法升高到二次燃燒所需的溫度條件,這樣非常耗柴並且熱利用率很低。

怎樣做到抽力適中達到無煙又節能的效果才是對結構合理設計的最大考驗。再加上有些柴火竈內部沒有攔火圈或者只有壹個攔火圈如“馬蹄形”攔火圈,在熱能利用上明顯不如雙攔火圈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