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麽是蠕變?
蠕變指的是固體材料在保持應力不變的條件下,應變隨時間延長而增加的現象。
蠕變和塑性變形不同,塑性變形通常在應力超過彈性極限之後才出現,而蠕變只要應力的作用時間相當長,它在應力小於彈性極限施加的力時也能出現。許多材料(如金屬、塑料、巖石和冰)在壹定條件下都表現出蠕變的性質。
由於蠕變,材料在某瞬時的應力狀態,壹般不僅與該瞬時的變形有關,而且與該瞬時以前的變形過程有關。許多工程問題都涉及蠕變。在維持恒定變形的材料中,應力會隨時間的增長而減小,這種現象為應力松弛,它可理解為壹種廣義的蠕變。
高溫構件如果在服役期內產生過量的蠕變變形,會將引起部件的早期失效。因此,需要用壹個力學性能指標來描述在高溫條件下對金屬材料長期加載所產生的蠕變抗力。蠕變極限就是這樣壹個力學性能指標,它表示材料對高溫蠕變變形的抗力,是高溫下選料、設計構件的主要依據之壹。
擴展資料蠕變條件
在外力作用下,質點穿過晶體內部空穴擴散而產生的蠕變稱為納巴羅-赫林蠕變;質點沿晶體邊界擴散而產生的蠕變稱為柯勃爾蠕變。由晶內滑移或者由位錯促進滑移引起的蠕變稱為滑移蠕變,也稱魏特曼蠕變。蠕變作用解釋了巖石大變形在低應力下可以實現的原因。
蠕變在低溫下也會發生,但只有達到壹定的溫度才能變得顯著,稱該溫度為蠕變溫度。對各種金屬材料的蠕變溫度約為0.3Tm,Tm為熔化溫度,以熱力學溫度表示。通常碳素鋼超過300-350℃,合金鋼在400-450℃以上時才有蠕變行為,對於壹些低熔點金屬如鉛、錫等,在室溫下就會發生蠕變。
金屬材料在溫度和應力的***同作用下,壹方面位錯的運動和增殖會引起應變及強化;另壹方面原子的擴散和移動則會產生回復現象,使滑移帶上的位錯通過交錯滑移和攀移的方式逐漸消失,導致應變強化消失。金屬材料的蠕變便是在這種矛盾的過程中進行的。
而在高溫下,由於溫度的升高加速了原子的擴散和移動,使回復過程容易進行。因此,蠕變現象會隨著溫度的升高而越發明顯。如當碳素鋼的溫度超過450度,高合金鋼超過550度時,蠕變就會變得較為活躍。壹般常利用蠕變極限、持久強度等指標來描述材料的蠕變性能。百度百科-蠕變
百度百科-高溫蠕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