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求制衣廠生產流水線工序表
2.排嘜架制作(MARKER PLANNING)
壹般而言, 制衣廠將布匹裁成衫片形狀, 然後組合為可穿著的成衣。為了準確剪裁大量成衣, 需采用特別的裁剪儀器及安排嘜架。檢查了紙樣的準確性之後, 把紙樣片鋪在紙上排列, 造成壹個組合, 這個組合在行內叫嘜架。嘜架的作用是以最省料的原則下安排, 使直接成本減至最低, 最準確的用量是從嘜架計算出來。嘜架的編排是壹項技巧工作, 必須考慮多項技術需求, 例如: 布紋的方向、布料的闊度、布料的性質、尺碼的組合及預備拉布的長度等等, 電腦輔助嘜架設計亦是最早及最廣泛為制衣業所應用之技術之壹。
3. 拉布及裁剪
拉布時, 工作人員以人手或機器將壹層壹層長度均等的衣料根據(i)的計劃及(ii)的嘜架長度疊置在裁床上。整理好之後, 將嘜架放在整疊衣料上面。然後, 裁剪技工會按照嘜架的形狀來裁剪衣料。裁剪好的裁片會根據車縫部的要求分類和捆紮起來。為控制生產, 每壹紮裁片都會系上標簽, 然後再送到車縫生產線縫成整件衣服。如果款式需用裏布或樸布, 所需的過程也大同小異。
4.黏樸
部份裁片如需黏樸的話, 壹般都被安排到黏樸機放置的地方進行。因為這是壹部特別的機器, 壹般是利用適當熱力及壓力將布料與樸黏合在壹起。
5. 車縫
在這個過程中, 各塊裁片會縫合成為整件衣服。壹般來說, 車縫工序都是按照壹定的次序來進行, 由不同的工人來車縫衣服的不同部份。但分配的方法是需預先制定生產工序表(表2.1.8),並利用技術管理人員加上生產管理安排合適的工序予合適的工人, 令裁片能在最短的時間流通各既定的工人, 將整件衣服車縫完成。至於裁片和輔料, 則可以用人手、運輸帶或架空的運送裝置從壹個車縫崗位送往另壹個車縫崗位去。制衣廠內, 車縫生產線所占的地方及人數是各項程序之冠, 所以制衣廠的管理完善與否, 車縫生產線所占的比例也最大。部份質量要求較高的產品, 在車縫生產線上亦需加上中熨設備, 將車縫完成部份工序的半成品加以中熨, 然後才繼續車縫, 原因是部份位置在完成車縫後才整熨是較困難或不可能。車縫生產線的安排也因不同的要求及不同的需要而有所不同, 在成衣生產管理上是壹重要的課題。
6.整熨
衣服制成之後, 就會經過整熨處理, 以達至理想的外型。整熨後的衣服特別美觀。整熨時主要是需用熱力, 蒸氣和壓力。熱力和蒸氣使物料軟化, 而壓力則有助將布料塑造成所需的形狀。不同的布料所需的蒸氣和壓力份量都有所不同。
整熨所需用的設備亦因應不同產品而有所差異。最基本的是電熨鬥, 當然在工業上所用的熨鬥壹般有別於家庭式的, 所需的蒸氣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因需用蒸氣的關系, 壹般都需要同時設有抽濕的裝置, 把多余的蒸氣抽去及抽幹衣服, 令其長期保持良好的外觀。抽濕裝置亦可分為中央式設計及獨立式裝置。壓力方面, 除手用電熨鬥可用人手加上壓力外, 壹般外衣生產都會利用夾機來增加衣服外觀的美觀及耐看。其次的整熨設備有運輸帶型式的設計, 半自動化的設備及人像機等等。
7. 包裝
包裝的方法可分為平裝(折裝)或掛裝, 因應不同的產品及不同顧客的需求而定。平裝或折裝的過程中, 工人將每壹件制成的衣服根據客人的要求折好, 放進膠袋裏面。當然, 如有需要掛牌或其他的吊牌也應在這個程序時處理, 然後再將包裝好的衣服放進紙箱內。如顧客需要掛裝式的, 成衣也會吊在衣架上, 然後掛上膠袋口, 封上膠袋。這個工序才算完成。掛裝的運費成本較昂貴, 其優點是能保持衣服的外觀, 不至壓縐衣服。
8.存倉
壹箱壹箱的成衣或壹件壹件的掛架成衣送到貨倉存放, 直至裝箱(貨櫃集裝箱)和發送出去離開工廠為止, 生產的工作才算全部完成。生產平裝成衣與時常生產掛裝成衣的成品倉的設備有所不同, 掛裝成衣生產工廠的成品倉需安裝適當的設備供吊掛完成的成衣, 亦需有很多可推動的車架供內部運輸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