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奇葩大會中樊登和高曉松的互懟,讓我看到了自己。

奇葩大會中樊登和高曉松的互懟,讓我看到了自己。

最近壹期的奇葩大會,樊登來到了現場,和同為讀書人的高曉松發生了壹段很有意思的唇槍舌劍式的互懟。

我看的時候覺得很有趣,同時也有壹些困惑,因為現場各方的眼神,讓我感受到這場互懟似乎並不完全是為了節目的效果,而是確實在現場的各方之間出現了壹些情緒,他們都不是專業的演員,並不擅長掩飾自己的情緒。

當然,有涵養的讀書人,自然不會任由情緒操控自己,所以雖然其實真的動了氣,起了爭執之心,但很快就想辦法做了轉化,或者掩飾,最後在哈哈壹笑中結束了互懟,以互贈各自的會員卡給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畫了壹個句號。

第二天,無意中看到了樊登老師的微博,“我說話是有點太直了,涵養不夠。”這句話,落實了自己看節目時的觀察,然後鮮格格的去搜索了馬東,高曉松,蔡康永的微博,沒有壹個人對這次的互懟發表任何的觀點。

想想也是,這只不過是若幹次奇葩大會的壹次而已,而且,沒有那麽的值得發表觀點和炒作,奇葩大會不需要用這個方式來宣傳自己,甚至講的多了,反而會讓人對他們產生不利的影響。

畢竟,樊登是他們花錢邀請來的嘉賓,畢竟,所謂奇葩大會的宗旨,就是希望能夠用更開放的心態去欣賞世間各種生命狀態的可能性。

樊老師說,“讀書是要命的事,它是跟安身立命有關系的事。”

曉松老師說,“讀書如果能這麽簡單的三段論的解決問題,那這世界也太容易了壹點。”

樊老師說,“那韓寒不都說過了嗎,我聽過了世間所有的道理,但仍然過不好這壹生,那為什麽有人聽了就過好了呢?沒過好這壹生,難道怪道理嘍?”

樊老師舉了馬雲阿裏巴巴的三力,曉松老師迅速回應說,“馬雲這三力都不是看書來的”,樊老師立馬回懟,“他可以寫書教別人。”

樊老師說,“我們不教給大家答案,我們倡導的是,妳去努力的學習,總會有所收獲,學習就是提供壹個機會,壹個可能性,改變自己的人生和方向,妳要自己去判斷,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向,而讀書是最好的藥引子。”

還有很多精彩的辯論,高手過招總是讓旁觀者心曠神怡,大家感興趣可以自己去看哈。

~·~·~·~·~·~·~·~·~·~·~·~·~·~·~·~·~·~·~·~·~·~·~·~·~·~·~·~·~·~·~·~·

我想分享的是我在看這出戲的過程中,自己的壹點點覺察和感悟。

有句話說,演戲的是瘋子,看戲的是傻子。

戲裏是他人的人生,而我們作為看客,在其中如果有觸動,壹定是看到了自己的某些想看到或者不想看到的部分。

好有道理!

那麽,這場互懟,我看到了自己的什麽?

?對自己熱愛的事情的那份執著,

?當自己的熱愛被他人鄙視的那份受傷,

?當自己的熱愛,因為他人的壹知半解給予了很不客觀的評判時,那份憤怒,委屈,

?當批判自己的人還是自己認為不錯的人時,那份擔憂,恐懼和壹點點的無助,

?當覺察到自己的這份執著心和對名譽的看重時,那份沮喪,自責,

......

當我看到樊登老師在自己的微博公開承認自己的涵養不夠時,我真心敬佩,也對他有了更多的認同。

他確實不是壹個嚴格意義上修行很高深的人,無論在他的微博,他的讀書,還是他平時在外的演講中,都能感受到他對他人評價的看重,在自尊和自卑之間的遊移,但這並不影響他做自己熱愛的事,不影響他分享他的所學給到他人的啟發。

同時,我更欣賞的是在這個過程中不斷成長的他,對熱愛的執著,對希望推動更多人加入讀書行列的那份初心,以及他願意帶著成長的忐忑,用各種商業的方式來探索的行動力。

這些,恰恰也是我對自己的感動之處。

謝謝樊登老師,謝謝曉松老師,在妳們的互懟中,我看到了自己。

~·~·~·~·~·~·~·~·~·~·~·~·~·~·~·~·~·~·~·~·~·~·~·~·~·~·~·~·~·~·~·~·

最後,分享壹段樊登老師在節目中談到的他對於育兒的思考吧:

“我在讀書中學到了很多好的正確教育孩子的方法並真的去用了之後,我發現,教育孩子是壹件特別特別美好的事,在教育孩子的時候,如果妳覺得痛苦,那麽壹定是因為方法錯了。”

如果妳在育兒,在親密關系,在職場中有困惑,或覺得痛苦,那麽壹定是需要更多的不同的方法來幫助自己,加入我們,壹起來學習,壹起在安靜中不慌不忙的堅強吧。

如果妳覺得今天的分享對妳有啟發,歡迎轉發出去給到更多的朋友,謝謝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