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為什麽北洋政府沒有成功剿滅國民黨?

為什麽北洋政府沒有成功剿滅國民黨?

1912年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中國歷史正式進入了北洋政府統治時期,1928年底,隨著東北三省宣布易幟,國民政府取代北洋政府,成為中國的實際統治者,北洋政府在中國的統治歷史正式結束。從1912年到1928年,北洋政府在長達16年的時間內,並沒有完全剿滅慢慢崛起的國民黨,使得後者取自己而代之,那究竟是什麽原因使得北洋政府沒辦法完全剿滅國民黨呢?

北洋政府的成立

北洋政府的班底來自於清末袁世凱所建立的北洋新軍。清朝末期,隨著甲午戰爭的戰敗,清朝政府逐漸認識到新式軍隊的重要性,因此命令袁世凱在天津訓練新軍,史稱北洋新軍。北洋新軍中的很多將領都是袁世凱壹手提拔上來的,因此相對於清政府而言,他們更忠於袁世凱。辛亥革命爆發之後,清朝政府命令北洋新軍去鎮壓革命軍,但是北洋新軍卻對清政府的命令陰奉陽違,無奈之下,清政府只能重新啟用被罷黜的袁世凱。袁世凱掌權之後,以逼迫清政府退位的條件換來了中華民國大總統的職位,袁世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也標誌著北洋政府正式成立。

北洋政府為什麽不能消滅國民黨

北洋政府之所以無法完全剿滅國民黨根本原因在於北洋政府內部矛盾不斷。

從北洋政府的執政歷史來看,最容易完全剿滅國民黨的時期,應該是在袁世凱執政的時期。宋教仁案發生之後,孫中山認為袁世凱是宋教仁案的幕後指使,因此發動二次革命討伐袁世凱,但是二次革命很快就以失敗而告終,孫中山黃興等革命黨人被迫逃往日本,袁世凱宣布國民黨為非法黨派,下令解散國民黨,此時的國民黨處在最弱小的時期。而袁世凱之所以沒有在這個時期,對國民黨趕盡殺絕,是因為此時他還有更麻煩的家夥需要對付,這個家夥就是日本。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日本趁西方列強無暇東顧期間,強迫北洋政府簽訂21條。袁世凱後期又在籌劃稱帝事宜,以及對付北洋內部的反對派,對於袁世凱來說,根本沒有精力也沒有必要去對付當時已經奄奄壹息的國民黨。

隨著袁世凱的逝世,北洋政府進入了軍閥混戰的時代。皖系,直系,奉系軍閥先後控制著北洋政府,中間還穿插著張勛復辟,整個中原已經亂成了壹鍋粥,而當時在兩廣發展的實力弱小的國民黨根本引起不了這些軍閥的註意力,對於這些軍閥來說,自己眼前最大的敵人並不是國民黨,而是和自己爭權奪利的其他北洋軍閥。

從袁世凱就任大總統開始到東北三省易幟這長達16年的時間裏,北洋政府壹直沒有完全消滅國民黨,這其中北洋軍閥內部的矛盾是其最主要的原因。袁世凱在位期間,尚能控制住北洋軍閥內的各個派別,袁世凱去世之後,北洋軍閥內部派別林立,直系,皖系,奉系各個派別之間爭鬥不斷,根本沒有精力去對付盤踞在兩廣的國民黨,使得後者慢慢壯大,最終取北洋政府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