島與礁的區別是什麽?
1、島泛指常年露出水面的陸地。我國壹般命名於面積相對較大的島嶼,但也有很多面積很小的島。命名範圍很廣。島上壹般有淡水,有植被,可供人類生存。
2、礁指水中的巖狀物,常年有位於水面以上的稱為明礁,常年位於水面以下的稱為暗礁。間於兩者的,高潮消失低潮露出的稱為幹出礁,幹出礁壹般也包含在明礁之內。某某礁有時指明礁,也指暗礁。例如蘇巖礁是暗礁,而原美濟礁、原美濟礁低潮時均有礁石露出。“礁”的最大特點是質地主要是巖石。
(1)陸地和海島的區別,面積大於格陵蘭島的稱為陸地,面積等於或者小於格陵蘭島的稱為島。
(2)海島和礁石的區別,海水漲潮淹不了稱為島,海水漲潮被淹了稱為礁。
(3)明礁和暗礁的區別,海水漲潮被淹完了,海水退潮後露出海面稱為明礁,海水退潮後都看不見稱為暗礁。
擴展資料
”島“在大陸架形時,露出水面有人類活動的島,第壹個登陸並有效控制國家有主權,“礁”海平面和大陸架變化時,月球引力導致地球潮汐淹沒的島,第壹個在此地勞動作業國家有主權。主權之爭以第壹登陸或勞動作業為準。島礁是它們的合稱。
由於島和礁的定義牽涉各國的利益,各國對此都有自己的看法,因此彼此之間的界限也是模糊不清的(這是人為造成的,正所謂渾水好摸魚)。究竟應當怎樣區分巖礁和島嶼沒有固定的規則可資遵循。
從字面理解島壹般來講是四面環水的陸地,有壹定的面積,上面可能有各種地形;礁壹般來說就是江海中的石頭,在海面上能看到的叫明礁,海面上看不到的叫暗礁。島礁是它們的合稱。
根據《聯合國海洋法公約》121條規定,不能維持人類居住或其本身的經濟生活的巖礁,不應有專屬經濟區或大陸架。該公約只說明了島礁不得擁有領海大陸架,並未對島礁主權如何歸屬做出規定(世界公認的法理是陸地統治海洋,海洋法公約不會去規定陸地主權問題)。故中國在南海島礁的領土主張無法完全適用《公約》。
參考資料? 百度百科 島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