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吞活剝意思
生吞活剝意思如下:
“生吞活剝”的原義是生硬搬用別人詩文的詞句,比喻做學問或學習某事,只是壹味地襲用他人的經驗或成果,而不求甚解;在句子中可充當謂語、狀語、定語;含貶義。
生吞活剝(拼音:shēng tūn huó bō)是壹則來源於歷史故事的成語,成語有關典故最早出自於唐·劉肅《大唐新語·譜謔》。?
唐朝是壹個詩歌的朝代,誕生了不少天才詩人,如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隱等。整個唐朝,從販夫走卒到帝王將相,人人以寫詩為榮,就連“笑裏藏刀”的大奸臣李義府,寫詩的本領也很高明。
他曾經寫過壹首很有韻味的五絕,詩雲:“鏤月成歌扇,裁雲作舞衣。自憐回雪影,好取洛川歸。”
當時,河北棗強縣有壹個叫張懷慶的武官,喜歡附庸風雅,文學水平卻比較低。為了追求虛名,他常常弄虛作假,把別人的好詩句改頭換面後說成是自己的“創作”。
有壹次,張懷慶看了李義府的詩後,覺得不錯,就在每句詩前添了兩個字,改裝成壹首七絕充當自己的作品:“生情鏤月成歌扇,出意裁雲作舞衣。照鏡自憐回雪影,時來好取洛川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