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為什麽寺廟裏用四足龍圖騰?

為什麽寺廟裏用四足龍圖騰?

龍在佛教中是極富靈性之物,在佛典之中***分四類,那就是天龍、空龍、海龍、陸龍。天龍居於天界,是天界的守護神,是介於天人與畜類之間的眾生,有天的福報,也同時受有畜類的業報。佛教的護法天龍,多是這壹類。空龍居於空,陸龍居於陸,海龍居於海。佛典中的龍,都能變形,隨心所欲,要變什麽,就變什麽,有的受了佛的感化,竟然變了人形來向僧團中求受比丘戒。由於龍的業報,有五時不能變形(出生時、睡眠時、行淫時、嗔恨時、死亡時),所以佛陀不許非人出家,非人的主要分子,便是龍。龍在佛陀時代是非常活躍的,多半是受了佛及佛的大弟子們的降伏而皈依了三寶,所以成了三寶的護法。龍能騰雲駕霧、興雲布雨、善於變化,有神通法力,故佛教有“八部天龍”護法神之說。

但因為龍在中國有特殊的象征意義,是世俗權力的典型代表,壹般只有皇家和貴族才可以使用帶有龍的器物和裝飾,作為對宗教的特別關照,寺廟雖然被允許有龍柱等,但其規格有特殊限制。五爪龍,是等級最高的,自元代起,只有皇家可使用五爪龍造型,民間只能用三爪或四爪龍的圖案,其他人使用五爪龍飾器物等則為僭越,屬大逆。到了清代,只有皇帝可用五爪龍,王爺和貝子們只能使用四爪、三爪龍。但因龍在佛教中的特殊地位和意義,不可不用,故古代帝王準許寺廟有龍圖騰,但不得用五爪龍。使用四爪龍,已經是規格很高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