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公路賽車入門,購買時需要註意些什麽

公路賽車入門,購買時需要註意些什麽

以下是關於自行車選購的幾種方法:

Step 1選擇車種

單車新人最常遇到的第壹個問題是走進車店或俱樂部才發現:怎麽這麽多車種?事實上自行車在近20年的發展已經邁向分眾的專精方向,因此,適合各種用途的車種應運而生。加上以人力為主的自行車,在簡單的大前提之下,壹個車款僅能適合壹個族群的需求,才會分門別類的如同生物演化般的衍生出多樣的變化。我們就以常見的車種概分為登山車、公路車、休閑車三大類,消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使用取向決定適合的車種。

A 登山車

Mountain Bike簡稱為MTB,中文稱之為登山車、爬山車、山地車,依地區不同而有不同的稱呼,登山車是近十年來風行的車款,舒適的避震、輕松的*控以及易於接受的齒輪比是最大的主因,再加上粗獷的外型與酷炫劃上等號,因此成為現今的主流車種。但是登山車從入門至頂級的差異度非常大,同時也因應不同地形及需求而發展出專用車款。除了最常見的單避震車(cross country,簡稱XC)或全避震車(full suspension,簡稱FS)之外,還有避震效果加強的下坡專用車(down hill,簡稱DH)。入門者的選擇範圍多在單避震車XC或全避震車FS之間,全避震車的舒適度比單避震車來的好,但是單避震車踩踏效率高同時也較為輕量,而價格的因素也讓XC及FS車款有了重疊的部份,消費者必須再作需求及價格上的考慮。

優點:舒適、省力、*控輕松、外型酷、保養容易、適合各種路面

缺點:騎不快、騎不遠、重量重、復雜度高

B 公路車

Road Bike(公路車、跑車)應該是屬於Racing競賽車種其中的壹個車款,但是公路車占了競賽車種銷量的80%以上,因此以公路車作為主要介紹。公路車的歷史較久,彎把加上細輪胎是專為競速逐風的騎士而設計,對於剛入門的人而言,就不是那麽容易操控。競賽車種是以競賽項目的需求而發展,並非如登山車是因地形變化而衍生。競賽車種最大的特點是輕量、簡單,可以滿足騎士對於速度與距離的要求。以競賽而衍生的車款還有計時賽用車、場地車。計時賽用車用於如公路計時賽及鐵人三項用車。場地車無變速及剎車,則是專為選手於特殊場地中競賽而發展。

優點:騎得快、騎得遠、輕量、簡單

缺點:舒適度低、操控需技巧、磨耗大、需細致保護

C 休閑車

休閑車算是目前較新的車款,大致可分為折疊車、沙灘車、旅行車、電動車以及強調Comfort的城市車,而其中炙手可熱的車款算是Comfort bike與折疊車,本篇以此兩種車款作介紹。自行車本來就是休閑用途,只不過休閑車種中的Comfort bike在車架幾何的設計與搭配上,讓消費者壹跨上車就有很Easy的感覺,同時也著重在舒適度的提升,而外型也以整合式的主軸強調現代感,讓使用者無需換裝,就可以隨時隨地享受騎單車的那壹份悠閑,解放在都市生活的壓力。折疊車則是單車物種中的小精靈,以收納方便為主的折疊車,雖然只適合輕度騎乘,在提升功能性與輕量化之後,成為結合大眾運輸系統的代步及休閑旅遊潮流。

優點:舒適度高、操控輕松、方便結合四輪(折疊車)、造型後現代

缺點:騎不快、騎不遠、重量重(Comfort bike)、零件標準化發展中

Step 2 看懂規格

當妳看準了心儀的車種之後,如何去評價壹臺車的好壞,其價值是否與它的價格相符?這就有很多的細節要註意了。在以往傳統的觀念之中,選擇單車是用二分法,像是:(日本的比臺灣的好),(前後避震的比僅有前避震的好),(變速越多段的越好),理論上這樣的選車法似乎把品質、效果、功能都考慮進去,但是時代真的不同羅!單車的組成幾乎要跟電腦壹樣規格化了,當妳選擇購買電腦時妳會去比較CPU、RAM、硬盤、顯示卡、聲卡……,當妳選擇單車時也仔細選購壹臺好車時所必須研究的基本功夫,我們就將比較常見的登山車、跑車零件組,以及常用避震前*的型號、等級作壹個分類整理。

A SHIMANO

日本自行車零件大廠,橫跨登山車、公路車及壹般休閑車款。公路車的搭配完整度較高,在登山車與休閑車種中,零件時有混合的情形,多半會將後變速器升等來提升使用效果。

等級排行為:

MTB: XTR、DEORE XT、DEORE LX、DEORE、ALIVIO、ACERA、ALTUS、TOURNEY(TY)

ROAD:DURA-ACE、ULTEGRA、105、TIAGRA、SORA

COMFORT:C900、T400、T300、C201、C101、C050

B SRAM

零件組的後起之秀,主要生產登山車機休閑車的整組零件,其登山車部分以X.0為最高級,等級排行為:X.0,9.0,7.0,5.0,4.0,3.0。

C CAMPAGNOLO

意大利專精於公路車及競速車的老廠,變速器及快拆都是第壹代的CAMPAGNOLO所發明的,專精於鋁合金材質鍛造技術的CAMPAGNOLO其高等級的產品被車迷們如同藝術品般的收藏,但少見於成車搭配。等級排行為:RECORD, CHORUS, CENTAUR, VELOCE, MIRAGE, XENON。

D ROCK SHOX

從入門越野到到競賽下坡,ROCK SHOX的全系列產品線相當多樣,講求輕量的ROCK SHOX也是量產第壹支避震前*的專業避震前*公司。

種類 等級

PSYLO RACE, SL, XC, C

SID RACE CARBON, RACE TITANIUM, SL

DUKE RACE, SL, XC, C

JUDY SL, XC, C, TT

BOXXER

Step 3 選擇尺寸

選擇尺寸是關系到妳與愛車之間能否長久的適應問題,就像我們去買鞋子的時候,會以選擇適合的尺碼作為優先考慮,很少有人會因為鞋子的外形而向尺寸妥 。建議妳選購單車時也要有如同買鞋子壹般的精神,不要因為車子外型酷炫而沖昏了頭,說服自己勉強接受,這可是冒著浪費大筆銀子的風險。壹般而言,單避震登山車的尺寸從14寸到19寸之間,這是以車架立管長度作計算(從齒盤中心到車架鎖座管的距離),身高從160cm到185cm的人都在比範圍之內。特別高或特別矮的身材在找車時候就比較辛苦了。而全避震車由於調整空間大,多半以S、M、L的方式區分,但是要註意有些車款的座管底部露出部份會影響到後避震作動。而傳統公路車的分法則是以公分為單位,可以精確到每隔壹公分甚至於半公分就有壹個尺寸,幾乎可以算是量身訂作的尺寸。但新潮的公路車特別是上管下斜的車款,也是以S、M、L的方式區分,再搭配如座管、龍頭等零件尺寸去適合個人的身材。

Step 4 價格分類

自行車的價格差異相當大,從代步級的上千元到競賽精品級的數萬元,雖然其價格差異極大,但是仍然被通稱為(腳踏車),前面幾個步驟已經將自行車的分類及價格差異大致分析,我們撇開太低與過高的兩極,以價格的區分做為針對消費者選車的幾個層級。

A 平實主義1700~3800元

現代人可以被吸引消費的休閑娛樂實在太多元化,花點錢趕上單車風潮,這壹層級的車款壹樣可以伴妳遊山玩水,只是妳要能夠分的清楚,心中要的是視覺眩目的全避震車,還是可以任勞任怨的單避震車。不管妳要組裝哪壹種,壹定要到大型車店或俱樂部組裝,他們的信譽和售後服務可以為妳免除後顧之憂。

B 中產階層3800~7500元

此段的車款已經進入等級規格化的階段,全避震車也開始發揮其應有的越野耐*功能,單避震車更是已經進入競賽入門級的水準,只要妳有足夠的體力,妳的愛車可以提供給妳的不僅是可以滿足遊山玩水,其零件及車輛品質已經達到可以接受比賽的嚴苛考驗,而妳的單車因為各部分質感的提升,而顯得架勢十足。

C 高層消費7500~12000元

如果妳的第壹臺車就是這個價位,那麽妳將會得到兩項滿足,第壹是比妳還要"菜"或不懂車的朋友壹定會報以贊嘆的眼光看妳,特別是當他們知道妳的單車比壹臺小綿羊還要貴,只會有兩極化的反映,壹是仔細研究妳的車、壹是說妳是瘋子,不過不管哪壹種反映,妳心中不免都有幾分滿足感。第二項滿足是車輛的品質與性能壹定在水準之上,只要妳花時間學習正確保養使用的知識,妳會發現這是壹勞永逸的做法,可以省去很多在晉級過程中換東換西的費用。

D 完美主義12000元以上

妳確定妳是第壹次買休閑用的單車嗎?要麽妳是如電子新貴般的高收入戶,再不然妳就是追求完美質感的完美主義者;建議妳要慎選騎行路線,循序漸進的提升騎車的技巧,更重要的是要持之以恒,並且定期參考我們的咨詢,很快妳就會人如其車,進入專家的領域。

STEP 5 配件搭配

現在妳已經邁向單車壹族了,但是除了單車之外,妳什麽都沒有,這樣的方式可是有風險性的喔!妳壹定還需要壹些輔助的配件,才能夠達到"享受"的單車騎乘,而不是冒險犯難的挑戰風險。最基本的妳需要安全性的配備如頭盔、鎖、燈,接著是維修的配備如氣筒、備胎、隨身簡易工具,並且要學會如何使用,以備不時之需。而著重於功能性的配備如水壺、車衣、車褲、手套、車鞋、碼表等則是入門者逐步晉級之後不會少的配備。

公路車的選購

從老貓兄的發言來看之前是騎乘登山車,現在想買壹臺公路車且預算上限到28萬。說實話28萬夠買壹輛Colnago 的 Ferrari 限量車了,所以能買什麽不是問題,問題在要買什麽。

在挑選車子之前老貓兄應先厘清,對這臺車的設定目標是什麽?

是壹臺初探公路車世界的過渡車輛?

還是要組壹臺鑒賞級的收藏車?

打算騎多久作會購置下壹輛車?

平時騎車是以健身郊遊為目的的悠閑騎乘還是要求能騎的更高、騎的更快?

把目標想清楚後面的結果就比較清晰。

如果老貓兄要組的是:

1. 初探公路車世界的車輛,C.D.建議「有舒適特性的車架與吸震良好的前叉」是車架挑選的重點,因是剛轉入公路車的世界,腳踏回轉的技巧與能力、肌肉所能輸出的功率均屬未知,煞變系統挑選齒比範圍較寬的三盤系統比CT或標準系統來的佳。

2. 如果是以「騎更快、騎更高的競賽目標」來考慮,傳動的靈敏性是車架挑選的主要考慮,選擇變速效率較佳的兩盤系統(CT或是傳統)則是優選。

選車架在預算不是問題的情況下先選材質,「鋁」「鋼」「鈦」「碳纖」四大材質各有特色與個性,前人所述文章眾多不再綴訴,只提醒「碳纖」是屬復合材料,「碳纖」壹詞就跟「汽車」這個名詞壹樣是個泛稱,各家廠商的碳纖車輛材料特性均不壹樣,甚至同廠不同型的碳纖車也會有很大的差異。車架比較建議是在傳統名廠中去挑選,這些廠家對於自行車的幾何角度有深厚的經驗與特色的傳承。以Colnago為例,不論任何材質等級,加速快傳動靈敏性佳壹直是該廠產品的主要特色。

那如何挑選適當的車架?先找到原廠對於該型車架的主要設計目標比對需求是否相符,列出「標靶」後再至各討論區找找車主對於這輛車實際擁有後的評論,當然在購買前有朋友或車店能提供同型車的試騎是壹件最好的事。另外重量輕是壹件好事,但不能無限上綱,車架幾何設計對騎乘的影響遠大於重量。C.D.的 Colnago Master X-Light全鋼車架加上有牙設計的龍頭把手與傳統坐墊,整體重量遠較另壹臺 鋼-碳纖 的 GIOS要重的多,但爬貓空的時間永遠Colnago比較快。但論長途騎乘(大於100KM以上) GIOS所提供的舒適性與輕松感卻也是 Colnago所未能及。

二盤系統 C.D.偏好Campy系列,三盤系統則Shimano 在前變與大盤設計的效率與問題點上較C牌為佳。以我的經驗,第壹臺公路車是鋼-碳纖 的 GIOS ,當時對於公路車的騎乘姿勢與傳動效率均屬未知,變速系統就選擇了’05年的Shimano Ultegra三盤系統,飛輪當時想已經用到三盤了那就挑12-25吧!沒想到完全是個不行,爬山能力比騎登山車時起碼慢了20%,只好再將飛輪換成Dura-Ace最大的12-27 再強迫練習至此不論是爬貓空、或是中湖戰備道均無問題,三盤較寬的齒比範圍除了爬坡輕松外像平溪回臺北的緩下坡、好友間的高速輪車騎乘也有較重的齒比可供應用,但三盤系統前變速器因需二段的推-拉動作,遠較二盤系統單段推-拉要復雜許多,且須考慮鏈條中心線等問題,對變速系統的細調整需有更多的專業知識與多次的調整試驗才能得到較佳的變速效益。至於三盤系統的重量與美觀問題在「初探」公路車的原則下則非考慮的重點。

我的第二套變速系統是Campy的 Courus標準盤。與Shimano比較起來,Campy後變效率精確快速,較窄的握把與沈穩的煞車都讓C.D.感受較Shimano系統來的喜愛。但問題來了53-39 的大盤就算配上 13-29 的飛輪爬山依然吃力,但下坡的再加速時齒比卻太過輕踩不夠用。

有了前面的騎乘經驗,對於個人「騎的動的齒比」與「踩的舒服的回轉數」均有壹定的了解,C.D.的第三臺車因設定為競賽車款,變速系統選擇了Record 的CT系統,但配上二組齒輪,壹組13-29用在登山輪組,再加壹組12-25計劃用於平時騎乘。會這樣選擇除效率、重量等考慮外也因「初探」的這段期間對於公路車組裝調整有壹定的知識與經驗,雖無大師功力,簡易調校與二級保養尚可應付,可隨時依需求作設備更動。

拉拉雜雜說了壹堆,說結論吧:

1. 預算夠請組車,各項零件尺寸可依需求指定組裝,變速系統S牌請選二級以上,C牌請選三級以上,否則失去組車意義,預算較低時寧選成車調整部分零件反而經濟。

2. 使用便利性: 三盤 > CT > 標準。

3. 性能: 標準 > CT > 三盤。

4. 調整容易度: 標準 > CT > 三盤。

5. 零件級次等級越高、效率越高、組裝寬容度越低,調整技術越重要。

6. 不要輕忽輪組對騎乘的影響。

7. 挑選合作車店是壹件很重要的事,評估車店可由「價格」「專業技術」與「售後服務」三個面向來加權參考。

怎樣選購自行車選擇與裝配

選擇自行車的主要是壹看是不是好的車架,二看是不是好的零件組成,三看組裝技術好不好。將這三個因素科學地加以組合後,才能算是壹輛好的自行車。

壹、車架:

1.車架是什麽?

車架相當於人的骨架、有了車架才能裝上各種自行車零件。車架由鐵、鋁合金等材料組成、根據管材的長短構成的角度等影響整體自行車的特性。比如,直線騎行較好的自行車、易轉的自行車、騎行舒暢的自行車等,決定這些因素的很多都來自於車架。

2.怎樣才能算是好車架?

輕、牢、彈性好等是車架追求的目標之壹,為了達到這個目標,還要看各個車架生產廠家的工藝。如設計的車架是否根據材料的強度和特點來設計、焊接工藝是否成熟。這些都直接影響到車架的外觀、強度和彈性。還有較重要的就是噴漆,好的車架噴漆均勻,而且噴3-4層的漆。別小看噴漆,好的噴漆可使自行車容易保養、不易生銹。如果使用不符合以上要求的車架來裝車的話、就有可能生產出不能直線騎行或不易轉彎的自行車,或很快就退的自行車。

3.車架是由哪些材料組成的?

最多的是鐵車架,但是,鐵車架也分成鉻鉬鋼、高強鋼、普通鋼等在鐵中加入其它萬分的車架,加入了這些其它成分後,可以做成比如較薄的管材,使得整體車架變輕。最近,在不減低強度的基礎上,出現了采用鐵以外的材料的車架,比如鋁合金材料。以自行車比賽中有使用鈦金屬炭纖維材料的車架。

二、零件組成

1.什麽是自行車零件

裝在車架上各種各樣的零件都有其各自的作用,比如,剎車是為了讓自行車安全停止;腳踏是為了將動力傳到車輪等等、生產和銷售這些零件的專門工廠稱為自行車零件制造廠商、有名的零件廠商每年都開發新的產品、這些產品又提供給各大自行車制造廠商、然後出現在市場上。

2.怎樣才是最好的自行車零件?

簡單的講就是既輕又牢固,而且性能要好。因為具備了這些條件自行車騎起來才輕松、安全、方便。但是要達到所有的以上條件,就需要好的材料。所以,自行車零件往往是左右自行車價格的壹個具體因素。最好的就是能夠參加奧林匹克自行車比賽的零部件。不管是強度性能還是重量上都采用了最好的材料。

三、組裝技術

1.組裝技術

好的零件如果組裝不好,就會象既沒經過建築設計師經心設計,也沒有經驗豐富的工匠來建的房子壹樣,使您整天提心吊膽,生怕它會倒塌。所以,如果妳不想買了以後後悔,就應該了解這些知識。

2.自行車的舒適功能

A.變速器?

很多人錯誤地認為自行車裝有變速器是為了可以加快騎行速度,其實人能夠發出的力最大只有0.4馬力。變速器是為幫助人們將這最大馬力輕松地發揮出來的工具而已。

B.變速器有什麽好處?

壹般自行車都在城市內使用,城市內其實也有很多斜坡。比如有時您騎車時會感到腳踏突然變沈,用眼睛無法判斷的斜坡往往比較多。在此時,變速器的作用就能充分的體現出來,如果有變速器的話,此時只要能換成較輕的齒輪即可輕松自如的騎行。當然,同樣可使用在逆風的時候。

變速器的優點還在於,它可幫助您在體力不佳的情況下,有效的減少您的體力消耗。比如感冒時,體力消耗不能過大,所以如果您騎車時選擇較輕的齒數比騎行時就會很輕松。還有女性身體不佳時、學生應試疲倦時、年紀較大者都可靈活地使用變速自行車。所以變速車的好處確實是太多了。

C.以前的變速系統需要微調整(現在也有壹部分的變速車需要微調)、但隨著SIS(SHIMANO INDEX SYSTEM)機能的開發成功,使得很多的自行車上都裝配了SIS系統,變速時只要按動變速把即可隨著“啪啪”的響聲而完成變速,所以已經不用再擔心如何操作了。

D.騎行時不知道現在在第幾變速段?

現在在變速把上都有數字顯示器、只要看壹下數字顯示器即可,最新產品中還有采用了電腦液晶顯示的FLIGHT DECK電子顯示系統。此顯示系統還可顯示時間、平均速度、騎行總距離等17種的功能。

E.內變速和外變速

在了解他們之前,有必要知道內變速和外變速的概念。簡單的講外變速是指將變速器裝在自行車的外部作為壹個單獨的零件存在,而內變速是指暗藏於後花鼓中的內藏式零件。

外變速直接呈現於外部,直接接觸外部空間。內變速卻暗藏於內部,不直接接觸外部空間。這樣,外變由於設計的空間較大,變速的範圍也較大,多用於山地車。但由於接觸外界雨水、泥土、油汙等,所以必須定期地清洗保養,而內變速就不用定期的保養,但內變速由於設計的空間有限,所以,變速的範圍較有限,壹般都用於在城市內騎行的輕便車為多。

F.為什麽內變速車現在還未普及?

國內市場由於消費者還未能體會到內變速的魅力,所以現階段還未普遍,但在日本和西歐發達國家內變速已經是非常普遍了(在日本50%的自行車都是內變速車)。當然理由就是不用維修。最近的新產品中還有通過電腦感應和微型馬達來自動進行變速的全自動內變速系統。

G.剎車很重要的零件

剎車的好壞關系到您的安全和他人的安全,剎車力和剎車的制動時間是決定剎車好壞的主要因素,所以剎車制動性能好,所用操作力輕是很重要的。在日本市場有壹種較普遍的羅拉式剎車,除在雨天也能象平時壹樣得到滿意效果外,剎車時不會有噪音,並且不維修。

四、什麽樣的自行車最適合您呢?

首先是看您騎自行車的目的是什麽,壹般上班、上學、買東西的話使用壹般的輕便車即可,最好是比較大的籃子,可放書包什麽的。還有如有條件可買內變速的車或外變速的自行車。

如果您騎的路上有斜坡或橋,您又覺得上坡、上橋得累很麻煩的話,您不應該選擇有變速器的自行車。

如果您騎的路上不是平坦的鋪裝道路時,您就應該選擇較寬的輪胎和有變速器的自行車。

如果您壹天騎行的距離很長的話,您就應該選擇帶變速器且輪胎較窄的自行車。如果是短距離的話就應該選擇輕便車。

如果您所處的地方經常下雨,您就應該選擇帶擋泥板的自行車,如果夜間騎行機會較多的話,就應該選擇帶車燈的自行車等等。

在自行車店往往有很多種的外觀、顏色的自行車,所以,在您去自行車店前,最好先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將自己需要什麽樣的自行車確定焉,然後再到自行車店去購買。

自行車的選擇

雖然上大學的時候,騎壹輛幾百塊錢的自行車也會玩得很痛快,但作為壹個真正玩車的人來說,這就遠遠不夠了。

自行車種類很多。大致分為公路自行車、山地自行車、場地自行車、小輪車、技巧車等。壹般來說,玩小輪車、技巧車與滑板、滾軸有許多相似之處,在青少年中很流行。對於以外出旅行為目的的人來說,依所去地點不同,壹般選擇公路車、山地車和旅行車三種。

公路自行車輪胎窄而薄、車身輕便、檔位靈活準確,車速快;山地自行車車身結實、剎車靈、減震性好;旅行自行車介於公路車和山地車之間,樣子像山地車,但輪子比山地車細,比較輕便。

壹輛國外進口的整車,如被玩車族所推崇的美國Canondale(佳能得)賽車,價格要幾萬元,國人很難問津。所以要根據自己的需要來選擇。如果妳只是初次嘗試自行車運動,壹款1500元左右的中、低檔國產捷安特牌運動自行車就可以了。品種有公路車、山地車、旅行車等。

自己動手攢壹輛自行車

如果您想真正加入玩車壹族,那麽不妨自己動手“攢”壹輛自行車。

選擇配件時,妳需要考慮的因素有:感興趣的自行車項目、妳的身體條件、需要的功能和結實的程度,當然還有妳的經濟實力。

像玩電腦的人會攢電腦壹樣,玩兒車人都有壹套“理想配制”方案:車架和車圈要結實。運動車有別於普通的自行車,它的突出要求是要結實。車架必須是可承受巨大的壓力、撞擊和震動而不至出現斷裂或變形。車圈必須是雙層的,這樣內胎在運動中不會損傷。需要註意的是,車帶要成對購買(前、後帶的花紋不同,這是運動中前、後用力不同的需要)。套件性能要好。“性能好“是壹句很常用的話,每個玩兒車的人都會不時帶出壹句。其實這是個很模糊的術語,可以代表結實、舒適、輕便等多重含義。用他們的話說就是”感覺特好。“在力所能及的條件下,套件要盡量選擇高檔的。壹套日本產的ShimanoXTR97款套件包括:前後軸、飛輪、牙盤、前後剎車、前後拔鏈器、中軸、閘把、線管、鏈子等,是目前比較高檔的配件、價格自然不菲。車座、把套要舒服。

自行車的小配件雖然不像大件那麽重要,但同樣不可忽視。把套和車座的形狀和軟硬要合適,長時間運動後不會感到疲勞。別看壹整套自行車的零件有這麽多,它們加起來的重量才只有二十幾斤。公路賽車還要輕得多,大概只有14斤重,每天搬上樓也不會覺得很累。

組裝壹輛運動自行車的花費大約在幾千元到幾萬元不等,為了安全,千萬不要到街上買幾百元壹輛的“山地車”,那些車在平坦的都市裏過過癮還行,要是騎到遠郊,顛簸之下就有苦頭可吃了。

裝車DIY

很多玩家都會自己組裝自行車,因為這樣的花費會比買壹臺整車少,而且還可以按個人的喜好配置零件。

裝車除了需要零件外最重要的是需要壹套完整的工具。六角匙、扳手、螺絲刀、剪線鉗……專用工具方面至少需要壹個節連器。

零件和工具完備就可以開始裝車了。先是在買中軸的地方裝上中軸,因為裝中軸需要專用工具,買這工具回家平時也派不上用場。初學者最好到車行把輪子也調好。

1.裝車頭五件。用木板墊著把上下兩個杯打到車架上,這裏使用些暴力也沒所謂,因為車架是十分堅固的。同樣,將波頂打到前叉上,將波環圖上黃油,就可以將前叉裝到車架上。記著,千萬不要把波環的方向弄反了。把後輪裝到車上,這樣車子就可以站穩了。

2.裝車頭。把把立夾到前叉的上端,不必夾得太緊,因為後面還得調五件的松緊。把把橫夾到把立上,然後套上手剎、波桿,摸壹點水,將把套套上。註意,水不能太多。

3.裝變速。先把齒盤裝上,擰緊螺絲。把前變速和後變速裝上,註意前變速的位置要對好。把鏈條也裝上,記著鏈條壹定要完全穿過後變速。把變速線套到波桿上,摸上壹點兒黃油,剪出適合長度的線套穿上,拉緊變線夾到變速器上。

4.調閘。把前輪和前後閘裝上,在車架的閘座上要塗上壹些黃油。

5.調變速。把前後輪都裝上,先調好後變速的低定位,拉緊後變線,然後邊騎邊調擋位。

山地車的選購

如何選擇適當的山地車

當您想要想要山地車之前,有幾項因素妳必須考慮。妳想玩的是哪壹種類型的山地車?大概有多少預算?妳是想成為職業級的選手呢?還是只想把它當成壹種業余健身的活動?在這裏我們將會向各位逐壹地介紹,讓您明了各種山地車的不同構造與特性。您可以依據您自己的預算,選擇您所需要的最適合您乘騎的越野山地車了。在所有的大前提之下,購買山地車最重要的壹件事便是了解車架的尺寸大小是不是適合妳,買到不合尺寸的單車就好象買到了不合穿的鞋子,非常不方便。在下面有三個圖片可以清楚地告訴妳怎麽測試單車是否合乎妳所需要的尺寸。

妳可以將龍頭及座墊提起來,看看其高度是否正在齊腰部。

當踏板踩到底時,大腿與小腿必須幾乎伸直。

當妳站立在上管上面的時候,上管到妳下褲檔的高度應當最少保持8cm以上。

在介紹各種不同功能的山地車之前,先談壹下購車的預算。對壹般的初學者來說,我們建議妳購買壹臺整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