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什麽意思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什麽意思

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指的是在中央銀行制度建立後,各國在法律上都作出規定,商業銀行必須按其吸收的存款總額的壹定比率向中央銀行繳存準備存款,該部分商業銀行不得動用。這部分資金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法定存款準備金占全部存款的比例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吸收的存款不能全部放貸出去,必須按照法定比率留存壹部分作為隨時應付存款人提款的準備金。調節法定存款準備金率,是國家調節貨幣政策的有效方法。

在實行中央銀行制國家,法定準備率往往被視作中央銀行重要的貨幣政策手段之壹。中央銀行調整法定準備率對金融機構以及社會信用總量的影響較大。從直觀上看,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越高,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就越多,其可運用的資金就越少,從而導致社會信貸總量減少;反之,如果中央銀行規定的法定準備率低,商業銀行等上繳的存款準備金就少,其可運用的資金來源就多,從而導致社會信貸量增大。

提高存款準備金率的作用?

央行決定提高存款準備金率是對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是為了防止貨幣信貸過快增長。我國經濟快速增長,但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也進壹步凸顯,投資增長過快的勢頭不減。而投資增長過快的主要原因之壹就是貨幣信貸增長過快。提高存款準備金率可以相應地減緩貨幣信貸增長,保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