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產階級鄙視鏈
電影余熱漸漸散去,這句話仿佛還提拎著耳朵不讓放松下來。恰如去年發生的溫州保姆莫某晶縱火案,時不時浮現於腦海戳壹下已高度敏感的神經。姚晨教科書般的演技刻畫出了壹個精英媽媽在底層母親面前的絕望和卑微,只因她的女兒多多被控制在同樣絕望的保姆手中。
影片反映了當今社會各階層女性的困境與死結,而筆者看到的卻是所謂精英,所謂中產階級(不管真中產還是假中產吧)的必然下場——那就是 終將倒在被奴役者的手下 。
這不才過幾天,上海中芯國際及多家國際學校爆出“黴番茄”事件,朋友圈又壹次刷屏。***同的畫面與文字都是關於壹群心甘情願支付幾十萬學費的家長血淚控訴與指責監管不力的學校和黑心的供應商,壹時間人神***憤。
筆者發出這樣的困惑:“ 如今已經沒有人憑良心做事了麽? ” 暫且不管學校領導,不去理會供應商的管理層,只問壹線食堂工作人員, 他們看著這些發黴腐敗的食材怎麽下的去手烹制飯菜,下的去手端給老師同學?是什麽樣的原因擊穿了他們的良知與底線,習慣了麻木與互害?我猜他們中間可能也有壹些孫芳,也有壹些莫某晶吧。
孩子們常常背誦“人之初,性本善”,在筆者看來卻是 人之初,性本“賤” 。善良與高貴,價值觀與良知底線並不與生俱來,而是需要從出生開始通過父母的言傳身教與生活學習環境中習得和內化。剛出生的小嬰兒確實美好、單純可愛,但絕談不上善良,從生命力的角度來說反而是最脆弱,最輕賤的。只有通過父母很好的呵護與教養才能富有安全感地生存下去,帶著對生命個體的善意和尊重生活下去。
無奈社會的發展從資源匱乏、弱肉強食的叢林社會開始,從壹群人對另壹群人的奴役開始,在奴役者對被奴役者尊嚴的漠視和踐踏中演化,直到被奴役者生存權被徹底剝奪奮起反抗而換代。如此描述下的食物鏈上註定有人被優待,有人被虐待,有人自生自滅。壹年又壹年,壹代又壹代,只是未知現如今離那個臨界點還有多遠。
食物鏈的直接衍生物就是鄙視鏈 。《紅樓夢》中的丫鬟尚且分三六九等,上等的丫鬟常常仗勢欺淩下等的丫鬟。體面的精英階層、中產階級人士又何嘗不是?試著捫心自問:“我是否打心眼裏瞧得起過家裏的家政保姆, 大街上的環衛工人,餐廳裏的服務生,工地上的建築工人,大門口的保安?是否真正用平視的心態與他們溝通相處過?“ 服務他人者,體力勞動者們也請捫心自問:”我是否真心熱愛自己做的這份職業,是否感到滿足自豪,還只是被迫謀生,他媽的老子真想吐個口水在菜裏邊?“
最近這幾代父母們年少時鮮有機會享受到優越的生活環境和學習條件,更談不上體驗過被他人體貼服務的熱情笑容,壹旦有條件當然會竭盡所能讓自己的孩子去擁抱這壹切。毋庸置疑,花更多的錢購買更優質的服務,邏輯完美。殊不知其中卻有壹個最大的我們無法預測與控制的bug——那就是直接提供這些產品和服務的人員,他們 是否以平等、平和的心態尊重自己的職業,他們是否具備並堅守最基本的良知,他們是否正在或已經被剝奪了生存權 。但凡有壹點為“否“,中產階級們的生活就很難保持”體面”二字。
想想三鹿奶粉、想想毒疫苗、想想紅黃藍、想想妳正入口的飯菜,這還真是無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