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角草又名
獨角草又名獨腳金
別名細獨腳馬騮、馬佬含菊、金鎖匙、地蓮芝、鹿草、疳積草、黃花甘、同腳草、獁騮草、地連枝、消米蟲、五疳草、黃花積藥草、串金黃。
獨腳金在我國南方分布比較廣,主要分布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福建、臺灣等地區,對治療小兒疳積、小兒夏季熱、小兒腹瀉、黃疸型肝炎有積極作用。
擴展資料:
獨腳金生長環境
獨腳金為玄參科植物獨腳金的幹燥全草,為壹年生根部寄生草本。高6—15厘米,全株被短硬毛。莖單生或有時於基部分枝,微呈四方形,黃綠色。有2條縱溝,不分枝或在基部略有分枝。葉生於下部的對生,上部的互生。
獨腳金無柄,葉片呈線形或狹卵形,長5—12毫米,寬1—2毫米,但最下部的葉常退化成鱗片狀。4—10月間開花,花單生於上部的葉腋。多生於低海拔荒山草地、田邊、溝谷、耕地等處,常寄生於禾本科草本植物的根部
百度百科-獨腳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