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施華洛世奇的品牌介紹

施華洛世奇的品牌介紹

自本世紀初,施華洛世奇的水晶石已經在世界各地被認定為優質、璀璨奪目和高度精確的化身,奠定了施華洛世奇成功的基礎。施華洛世奇的魅力源自材料的品質和采用的制造方法。至於獨特制法的詳細情況,則不會向外人透露。

施華洛世奇人造水晶的閃耀光芒之所以聞名於世,完全是由於他們的純凈、獨特切割以及刻面的編排和數目。在奧地利西部的瓦騰斯(Wattens)的小鎮,這裏地處偏僻的阿爾卑斯山麓,人口也僅僅幾千人,但每天卻有成千上萬的遊客蜂擁而來,為的是看看那個造型怪異的阿爾卑斯山巨人。這個巨人匍匐在壹個山頭,兩只水晶大眼在陽光的照射下閃爍著壹種奇異的光彩,從它的嘴巴裏奔湧而出的噴泉落到了前面的湖中,發出了巨大的咆哮之聲。

施華洛世奇本身就是人造水晶制品,不是純天然的,以切割工藝和設計而出名。不過如今,這家古老而神秘的公司仍保持著家族經營方式,把水晶制作工藝作為商業秘密代代相傳,獨攬與水晶切割有關的專利和獎項。 從此以後,公司的產品線不斷地延伸到每壹個能被水晶裝飾的角落。今天遊客們只要在瓦騰斯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裏轉壹圈,就能了解這些產品是多麽地貼近人們的生活。除了時裝、鞋帽、手表、首飾上的水晶裝飾來自施華洛世奇以外,當顧客走進售賣戶外運動品的商店購買用於打獵和觀鳥的望遠鏡時,望遠鏡的品牌很可能是“Swarovski Optik”,它源自丹尼爾長子威廉在1935年的創造。而紐約大都會劇院、巴黎凡爾賽宮,甚至是中國人民大會堂的水晶吊燈都是施華洛世奇出品的“STRASS”。

到了1976年,瓦騰斯成就了施華洛世奇歷史上的另壹個飛躍。當年的冬季奧運會在蒂羅爾州首府因斯布魯克舉行,而施華洛世奇的設計師Max Schreck也在偶然的情況下利用水晶燈具部件的零碎材料拼湊著做出壹只水晶老鼠。它是公司歷史上推向市場的第壹款水晶成品,立即成為冬奧會的暢銷紀念品。受此啟發,施華洛世奇乘勝追擊地推出了壹系列以小動物、花草等為主題的“銀水晶”擺件產品。1987年,公司成立了“施華洛世奇收藏者俱樂部”,至今,收藏俱樂部已經在世界30多個國家擁有45萬會員,“銀水晶”系列成為施華洛世奇公司的標誌產品。

這就難怪施華洛世奇的第五代傳人馬可斯在中國訪問期間,被問到是否會像世界許多大公司壹樣利用中國的勞動力優勢在中國建廠時,馬可斯笑了:“壹百多年來,瓦騰斯的水土成就了施華洛世奇這個品牌,我們只會在瓦騰斯的土地上續寫這個神話。”而瓦騰斯也因為施華洛世奇的崛起而由當初默默無聞的小鎮發展成奧地利最著名的工業區之壹。該鎮居民中有1/3的人都是公司的員工,而剩下的人中則有80%以上從事與施華洛世奇相關的旅遊、餐飲及服務行業。 丹尼爾·施華洛世奇於1956年過世,享年94歲,他身後留下了壹個極其龐大的家族。截至2010年,施華洛世奇家族的成員已超過150人,其中有28人在公司內從事高級管理工作,並由6人構成公司的最高決策和管理層。

曾在美國求學、畢業後在香港負責銷售和分銷工作的娜佳提倡前者。她發現施華洛世奇品牌在歐洲和美國市場有著截然不同的含義:在歐洲和亞洲,施華洛世奇水晶被視為雅致的禮品;而在美國,人們成批購買的是動物造型的水晶擺設。當人們聽到娜佳的姓氏後最典型的反應竟然是:“施華洛世奇,妳是說那些動物嗎?”這令娜佳很受挫折:“我欣賞動物造型水晶,但不想等同於它們。” 娜佳開始著手重新定位並提升施華洛世奇的品牌形象,她的第壹個舉動是於1998年在紐約開設了第壹家施華洛世奇創意服務中心,作為水晶產品的展覽廳,聘請時尚顧問來指導瓦騰斯那些水晶切割工匠們。當年,施華洛世奇的北美銷售從140萬美元劇增到1300萬美元。1999年以來,已經有6間中心先後在倫敦、迪拜、巴黎、米蘭、新德裏和聖保羅開設。她與歐洲的時尚設計大師合作推出了價值3000美元的水晶項鏈或者鑲滿了碎水晶的手袋來迎合奢侈品市場,新產品在米蘭、紐約這些時尚之都風靡壹時。

不過這種嘗試遭到了家族其他成員的質疑,娜佳的表兄科恩就認為:“奢侈品固然很重要,但真正為公司帶來收益的是日常工藝品,我們打算朝這個方向重新定位品牌。”他代表了家族老壹輩成員的觀點,與他站在同壹陣線上的就有家族中德高望重的Gernot和Gernot的兒子馬可斯。1986年Gernot曾倡導過收購壹家名為Zale的高檔珠寶專賣店,希望將水晶產品在其中出售,結果巨虧10億美元後最終以破產收場。Gernot壹直銘記這個教訓。據說馬可斯與娜佳之間發展到了互相不交談的地步。娜佳私底下抱怨過:“我為公司盡心盡力,卻壹直感覺像個局外人。”

在百貨商店裏設專賣店和專櫃仍然是施華洛世奇水晶的主要營銷渠道,而且對娜佳來說並非好消息——櫥窗裏仍然擺滿了動物擺設。隨著家族的日益壯大,家族成員之間意見分歧幾乎是每個家族企業難以避免的命運。11年前,施華洛世奇選用了天鵝作為公司的標記,因為在希臘、羅馬、印度和德國的神話故事裏,天鵝象征著純潔、力量和神聖不可侵犯。但要讓這家年營業額達20億美元的家族企業真正如天鵝般在北方的天空中自由自在地翺翔,第五代家族成員必須在保證品牌的延續和發展與堅持大膽創新之間獲得更好的平衡。 1892年,29歲的丹尼爾·施華洛世奇(Daniel Swarovski)發明首部切割機器,大大提高切割水晶的速度、準確度和品質。

1913年,丹尼爾·施華洛世奇與他的三位兒子Wilhelm,Friedrich及Alfred成立水晶制造工場,制造品質純凈之原水晶材料。施華洛世奇有今天的成功亦有賴其對品質的嚴謹要求。

1931年,施華洛世奇將其石帶產品註冊,這些石帶包括多款配以水晶石的條帶及花邊,可用於服裝及配飾。

1948年,施華洛世奇成立光學儀器部,以HABICHT為名,推出包括單筒望遠鏡、瞄準器等精確光學儀器,迅速成為國際市場的主要供貨商。

1956年,施華洛世奇采用了獨特的真空塗層,創制出“幻彩”效果的水晶首飾石。

1960年,施華洛世奇在德國成立首個銷售辦事處。施華洛世奇在全球已設立了40個銷售辦事處,將產品分銷至世界各地。

1965年,施華洛世奇推出閃爍亮麗的STRASS水晶吊燈垂飾,在紐約大都會歌劇院、巴黎凡爾賽宮的水晶燈飾,均采用了施華洛世奇的水晶吊燈垂飾。

1976年,施華洛世奇的成功故事始於壹只晶瑩可愛的水晶小老鼠。自此以後,其它惟妙惟肖的動物塑像接踵而來。現時,這個系列已擁有壹百二十多件禮品及收藏品。

1977年,施華洛世奇推出第壹個首飾系列(Swarovski Jewellery Collection)。時至今日,產品包括最優質的時尚創作和經典水晶首飾設計,每年推出兩次新產品。

1987年,施華洛世奇搜集家協會成立,為水晶愛好者提供尊享服務和交流園地。截止至2009年,會員人數已超過43萬,將獲贈每年出版4期的《施華洛世奇雜誌》。

1991年,由施華洛世奇舉辦及贊助的“Jewels of Fantasy - 20th Century Costume Jewellery”巡回展覽揭開序幕。至今,這展覽會已在超過20個場地展出。

1995年,為慶祝施華洛世奇成立壹百周年,位於瓦騰斯市的施華洛世奇水晶世界10月揭幕,這座地下博物館外形是壹個綠色的巨人,面積超過2000平方米,置身其中可徹底體驗奇異的水晶世界。至今已有超過450萬人親臨感受水晶的魅力。

2001年,施華洛世奇為浴室布置提供嶄新的設計意念,產品包括可互相配搭的閃爍水晶組件。多姿多彩的“水晶浴室全觸感”靈感來自施華洛世奇水晶的璀璨光芒,是純凈與和諧感覺的完美寫照。

2002年,由娜佳·施華洛世奇策劃的水晶宮系列,自面世起就表現、展示和示範如何以驚人手法全新詮釋傳統吊燈。

2007年,施華洛世奇(Swarovski)與電子業巨頭飛利浦合作,生產出“活動的水晶”(Active-Crystals)電子產品系列。這個系列的產品包括USB記憶卡和耳塞等。這些產品都有施華洛世奇(Swarovski)的水晶作為裝飾。

天鵝水晶標誌是施華洛世奇(Swarovski)的傳統記號,也是施華洛世奇(Swarovski)水晶精致優雅精神的象征。

1892:革命性的仿水晶切割機器,切割準確度遠勝當時的人手切割技術。

1895:施華洛世奇在泰利萊華登斯市(Wattens, Tyrol)創立公司,而願景是借著仿水晶為人們帶來喜悅。公司至今人嚴格遵循其原則——不斷精益求精。

1931:推出手縫水晶石配飾帶,為時裝及配飾制造商開創設計新領域。

1956:施華洛世奇與Christian Dior合作開發“Aurora Borealis”效果,為切割仿水晶的閃爍光芒添上幻彩魅力。

1976:首度推出裝飾仿水晶塑像,深的消費者喜愛,施華洛世奇開始以機器切割合成立方氧化鋯。

1977:施華洛世奇推出首個首飾系列。今日的施華洛世奇高級產品系列以包括首飾、配飾以及仿水晶擺件。

1987:為忠實搜集家而設的施華洛世奇水晶會(Swarovski Crystal Society)正式成立,至今會員人數約325.000,遍布全球120個國家。

1995:Swarovski Kristallwelten於奧地利華登斯市開幕。時至今日,已有超過九百萬人曾造訪過水晶世界的奇幻展覽室,並親身體驗了仿水晶的神奇魅力。

2002:仿水晶吊燈成為壹種藝術形式:作為水晶宮系列(Crystal Palace Collection)的壹部分,羅恩·阿萊得(Ron Arad)與托德·布歇爾(Tord Boontie)等著名設計師賦予傳統吊燈嶄新詮釋。每年施華洛世奇都會邀請知名藝術家創作,走在時尚尖端的設計新品。

2009:施華洛世奇在巴塞爾世界鐘表珠寶博覽會(Baselworld)上推出首個手表系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