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倒牛奶是指什麽事件?

倒牛奶是指什麽事件?

1929年著名的倒牛奶事件是:1929年,美國經濟大蕭條。乳制品產量嚴重過剩,大量牛奶滯銷。於是很多70後和80後壹想起倒牛奶,就自動腦補出壹張圖片:農場主為了保證利潤,腦滿腸肥的美國資本家,將壹桶又壹桶的鮮奶倒入密西西比河,岸邊卻站著因為經濟危機挨餓的美國窮人。

倒牛奶只是為了解決經濟危機。資本家的本質是沒有限度地追求利潤最大化,倒掉牛奶,只是因為此時牛奶的價格太低,而為了維護較高的價格,他們寧願倒掉牛奶,等待價格回升再重新生產。

資本家們寧可將牛奶倒掉,也不願分給窮人。它試圖要說明當時英美等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會造成周期性的生產過剩,而窮人因為經濟危機失業沒錢而挨餓,資本家卻寧可把牛奶倒掉也不送給窮人。

於是,1929年倒牛奶事件成了幾代人對西方資本主義社會殘酷現實的最直觀印象,也成為了經濟大蕭條的壹個重要標誌。

產能過剩是經濟危機的本質特征,相對過剩是指相對於消費者有效需求來說社會生產的商品顯得過剩,而不是與消費者的實際需求相比的絕對過剩。經濟危機的可能性是由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引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