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恩來的生平簡介
周恩來(1898年3月5日-1976年1月8日),字翔宇,曾用名飛飛、伍豪、少山、冠生等。生於中國江蘇淮安,祖籍浙江紹興。
周恩來是偉大的馬克思主義者,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軍事家、外交家,黨和國家主要領導人之壹,中國人民解放軍主要創建人之壹,中華人民***和國的開國元勛,是以毛澤東同誌為核心的黨的第壹代中央領導集體的重要成員。
1972年他被診斷出患有膀胱癌後,仍然堅持工作。在1975年的第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壹次會議上,代表中國***產黨重新提出在中國實現工業、農業、國防和科學技術現代化的目標,鼓舞了人民戰勝困難的信心。
1976年1月8日在北京逝世。他的逝世受到極廣泛的悼念。由於他壹貫勤奮工作,嚴於律己,關心群眾,被稱為“人民的好總理”。
擴展資料
人物貢獻: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周恩來同誌為中國***產黨創建人民軍隊、創建革命統壹戰線、創建人民當家作主的新中國建立了不朽功勛。在大革命中,他出色領導了國民革命軍軍政工作、廣東地方政權工作、震驚中外的上海工人武裝起義,成為我們黨最早認識武裝鬥爭重要性和最早從事軍事工作的領導人之壹。
紅軍長征途中,在具有深遠歷史意義的遵義會議上,他旗幟鮮明地支持毛澤東同誌的正確主張,為確立毛澤東同誌在紅軍和黨中央的領導地位,為在危難中挽救紅軍、挽救黨,發揮了重要作用。
西安事變爆發後,在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他根據黨中央的既定方針,前往西安,在極端復雜而艱難的環境中推動西安事變和平解決,促成了國***合作、團結抗日的新局面。
周恩來組織領導“兩彈壹星”大規模科技攻堅取得重大突破,極大提升了我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地位。他高度重視對外貿易和學習外國先進技術,強調“學習外國必須同獨創精 神相結合”。
他高度重視發揮統壹戰線在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中的作用,經常傾聽各民主黨派和無黨派愛國人士的意見,為堅持和完善中國***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和政治協商制度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文化大革命”極端復雜的特殊環境下,周恩來同誌忍辱負重,苦撐危局,作出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努力,全力維護黨和國家正常工作的運轉,全力維護黨的團結統壹,盡壹切可能減少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