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從《局外人》論墨而索的形象 局外人經典語錄

從《局外人》論墨而索的形象 局外人經典語錄

摘 要:加繆的小說《局外人》以主人公墨爾索的遭遇和感受為主要線索展開的。小說以荒誕為主題。墨爾索是冷漠的,什麽都被看做“無所謂”的局外人。但是墨爾索卻又是最真實的、善良的、自由的。

關鍵字:局外人;墨爾索 ;形象

《局外人》是法國著名的小說家、戲劇家、評論家阿爾貝?加繆所作。加繆是法國典型的無產階級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授予加繆諾貝爾獎的 評語 裏這樣說:“加繆是準無產階級出身,因此,發現必須依靠個人的力量,在生活中跋涉向前……”加繆對於荒誕作品的看法有這樣壹句話“壹切偉大的行動和壹切偉大的思想都有個微不足道的發端。偉大的作品誕生與街道拐彎處和飯店的小門廳。事情就是如此荒誕。”

壹、小說的基本情節

《局外人》是其成名之作,小說是以主人公墨而索的敘述為主。小說壹開始墨而索就以壹種冷淡的、比陌生人還陌生的口吻講述了母親去世的情況。母親下葬的第二天墨而索又決定去海邊遊泳,在遊泳時碰到了以前的同事瑪麗和他壹起去看電影和在自己的家裏去尋歡作樂。瑪麗問他是否愛她而墨而索說:“不知道”。這段時間墨而索和他的鄰居雷蒙走的很近,還幫他寫信,做假證。後來雷蒙約墨而索和他壹起去海邊遊泳。就在海邊墨而索將阿拉伯人打死,因此墨而索進了監獄。墨而索對法院的判刑並不在乎,死於不死對於他來說並沒有什麽不同,墨而索拒絕赦免,就連最後神父他也不在乎毅然決然的拒絕了。墨而索最後的希望就是在他死的時候能有很多的人來看熱鬧,這對於墨而索來說就足夠了。他最後說“為了善始善終,功德圓滿,為了不感到自己是另類,我期望處決我的那天,有很多人前來看熱鬧,他們都向我發出仇恨的叫喊聲。”

小說壹開始就以別開生面的話語展開的。第壹句:“今天,媽媽死了。也許是在昨天,我也搞不清楚。我收到養老院的壹封電報:“令堂去世。明日葬禮。特致慰唁。”他說得不清楚。也許是昨天死的。”壹開始就給人壹種荒誕的冷漠感。作為壹個人連自己母親什麽時候死的都不知道,在我們看來是很不可思議的。他對於母親的死的態度就是這樣的令人不解。對於婚姻他仍然是不在乎,就是對於死亡也是如此。他本應該是所有事件的“局內人”但是卻真正的成為所有事件的“局外人”。加繆曾這樣說過:“荒誕不在人,也不在世界,而在於兩者的***存。”墨而索就是這樣雖然在天地間卻與天地不相融合,世界對於他來說是格格不入的,他對於世界也是如此。再讓人們認識墨而索的荒誕的同時,也反應出世界的荒誕。

二、墨而索是荒誕的

墨而索在開篇就以壹個異樣的口吻來敘述自己母親去世的情況。讓讀者感到了主人公的那種異常的冷漠,有壹種不近人情味的感覺。媽媽死了就連最後壹眼都沒有看,並且沒有流壹滴眼淚,在守靈時還喝咖啡、抽煙,甚至在送葬時看到山上的景色說“要是沒有媽媽這檔子事能去散散步該有多麽愉快。”等這些荒誕的行為讓人覺得不可思議。在媽媽去世的第二天就與以前的女同事在壹起尋歡作樂這又是令人何等的驚詫呀!老板想讓他去巴黎工作時墨而索卻表示出無所謂,女友瑪麗說要與他結婚時墨而索也是無所謂並說如果是其他女人求婚他也會這樣的回答。他對於朋友的概念也是如此他並不在乎多壹個與少壹個,只要不對自己不利就可以。當墨而索殺死壹位阿拉伯人時他的態度也是如此。在面對法律時墨而索並不怕。之所以被判死刑最根本原因是因為墨而索與周圍的社會格格不入,對社會公認的準則的蔑視對壹切都“無所謂”的態度。連母親的死也無動於衷,他不被社會所承認被社會看做是壹個敵人。加繆說:“荒誕如同萬物必以死亡高終。”所以註定了墨而索要以死亡告終。

三、墨而索是率真的

他不願意用說假話來活命.。當法官問是否可以說那天我是控制住了自己的悲痛的感情。墨而索回答說:“不,因為這是假話。”因此墨而索在法庭上才被最終叛以死刑。他本是其社會的優先者,只要與教會和法官妥協就能夠繼續生存下去。但是他卻不願意這樣的失去自我的活著而選擇死亡。

四、墨而索是社會中的自由人

墨而索雖然不被社會所認可,但是他的心是自由的,他並不受當時的社會所束縛。他不信仰上帝,當神甫讓他相信上帝時墨而索毅然決然的拒絕了。當墨而索被關在監獄裏時,他可以每天對著天花板回憶而並不覺得煩。這時的墨而索雖然身體被禁錮住了,但是法律並沒有將他的思想的權利剝奪。墨而索還是在自己的世界裏自由的翺翔。法律、道德、社會規範對他來說全然沒有意義。他只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不為名利所誘惑只是堅持自己認為的真理。雖然與社會格格不入但是卻比社會上的任何人都有壹種幸福感。正如加繆說的“人必須意識到行動的無意義,但又必須行動,此時的行動的意義不在於永恒與至善,而在於獲得實實在在的自由。”這才是真正的為自己而活。這在我們現在的社會中太少見了,也是我們現代人所缺乏的。

五、墨而索的覺醒

莫爾索的言行是他主觀感受的真實流露,他只聽憑自己內心的驅使,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然而,當他發現自己身處壹個無理的社會,卻又無法擺脫社會的束縛,更無力改變社會時,終於對壹切都“無所謂”了。於是他用冷漠把自己包裹起來,徘徊於生活的各種規範之外,與周圍的人和社會疏離開來,承受著“人與人、人與生活的分離”的荒誕。莫爾索的“無所謂”看似不可理喻,卻恰恰是他對荒誕世界的壹種理性態度,是對荒誕的不認同,是對荒誕的承受和反抗。

墨而索最後選擇了死亡。這說明此時的墨而索以看清了社會的真面目,他不想以茍延殘喘的方式生活,不想向社會妥協,不想自己失去自我。他的死也說明社會的。壹個局外人最終能夠被看做是社會的敵人而走向死亡。

總之墨而索的在他所在的社會是醜的但是他卻是社會中最純潔的人。他不肯說謊,不欺騙自己的良心,是社會上的真正的英雄。他是美的雖然他的美不被社會所認可,但是他的精神還是很值的我們學習的。我們也應該進行自我的反思成為做真正的自己。

參考文獻:

[1]武漢大學出版社《20世紀歐美文學史》415頁.

[2]河北教育出版社《加繆全集》3散文卷柳鳴九 沈誌明主編丁世中 沈誌明呂永真譯.

[3]山東教育出版社《存在主義文論》李鈞著2004年壹月第三次印刷.

[4]河北教育出版社《加繆全集》3散文卷柳鳴九 沈誌明主編丁世中 沈誌明呂永真譯.

[5]《圍城》與《局外人》存在主義之比較 許彥政 第 22 卷 第4 期 延安教育學院學報 2008年12月.

作者簡介:張麗芳(1990--),女,遼寧省阜新市阜蒙縣,東北師範大學文學院漢語言專業09級本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