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0-14 簡單粗暴了解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木果周記8)
2021年10月11日頒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分別是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的卡德(David Card),表彰他在實證勞動經濟學方面的貢獻。
同時也頒發給麻省理工學院(MIT)的安格裏斯特(Joshua D. Angrist)以及斯坦福大學的因本斯(Guido W.?Imbens),表彰他們在因果識別方面的貢獻。
這三個人的相同點:絕大多數經濟學家都是微觀經濟學家,絕大多數微觀經濟學家都在研究因果關系。有種看法認為這又壹次證實了西方主流經濟學內卷化嚴重。
意思是經濟理論不夠新唄,就是不提勁。
相關的分析文章滔滔不絕,進而引申到西方主流經濟學漏洞百出,難以面對現實,而且人類歷史上根本不存在純粹的市場經濟。
學術爭議吃瓜群眾也搞不懂,大框架了解下三位得主都搞了些啥研究吧。
卡德研究的是:“外來移民是否影響本地勞動力市場”(1990),因果識別工具本來就少,這次用的自然實驗,分析對象是1980年古巴移民進入美國邁阿密。他的結論是:不影響。
卡德研究的另壹項是:“工資提高,會讓工人失業嗎?”卡德與合作者調查了新澤西和賓夕法尼亞的410家快餐館在最低工資調整前後的雇傭情況。分析中使用了壹種新穎的因果識別方法,叫做雙重差分法(difference in difference, DID)。到了今天,DID已經成為因果分析中非常主流的分析方法。卡德與合作者並沒有發現最低工資提高對就業會產生任何負面影響。
卡德的研究爭議壹直挺大的。然後他順勢研究了:“平權法案,是否會造成不公?”廢除平權法案之後,1997-1999年間加州與德州優秀的立大學中,非裔以及西班牙裔學生相對數量有所下降,主要因為那些不太優秀的學生數量下降,而優秀學生的申請行為沒有明顯的改變。結論簡單描述就是:夠優秀就沒有不公,不夠優秀就受不良影響。
安格裏斯特是微觀計量經濟學的教材編寫者,其風格經典實用,研究範圍很廣,核心是微觀計量方法,對工具變量(IV)和自然實驗方法的運用出神入化。在教育領域研究最為有名。“教育,會帶來更高的回報率嗎?”結論是:是的。受教育越少,教育回報率也就越低;受教育越多,教育回報率也會越高。這是壹個非常重要的結論。
而 因本斯 是為微觀計量研究提供工具的,他的絕大多數工作都是在計量理論方面,作用是克服因果分析中遇到的各種小缺陷。如果上面兩位是廚師,那他大概就相當於磨菜刀的吧。
再放壹張三人的剪輯照。
我和木果比較喜歡的混子哥覺得這屆諾獎得主很實用。順便說壹句,諾獎的價值取向比較偏愛“跨界”的影響力。
總的來說202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比較卷",這個結論還是不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