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尊在哪個博物館
何尊現收藏於寶雞中國青銅器博物館。
何尊是三千多年前西周早期貴族“何”鑄造的壹件豪華典雅祭祀先祖的青銅禮器,因其內底銘文出現最早的“中國”壹詞,而聲名遠揚。
“中國”壹詞作為詞組第壹次出現在何尊的銘文中,在當時來講是地理方位的概念,但也可以從中壹窺“國名”源頭的史實。而何尊銘文的價值可遠不止於此,何尊銘文起到了證史、補史的作用,為西周歷史的研究和青銅器的斷代提供了重要的實物資料。
何尊中所記載的關於營建“成周”和舉行“祼祭”等內容,印證了《史記》《尚書》的記載,具有補史證史的作用;銘文“唯王恭德欲天”中的“德”,表明三千多年前德政的出現,對中國社會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
文物特征
何尊的主要材料有銅、錫和鉛等金屬成分,三者所占比例也不同。早期銅占以上,有的錫僅占有0.8%,中期錫、鉛比例分別為5-8%、1-6%,有所增加,晚期則以鉛替錫的趨勢更明顯。
口圓體方,通體有四道鏤空的大扉棱裝飾,頸部飾有蠶紋圖案,口沿下飾有蕉葉紋。整個尊體以雷紋為底,高浮雕處則為卷角饕餮紋,圈足處也飾有饕餮紋,工藝精美、造型雄奇。
銅尊內膽底部發現了壹篇壹百二十二字銘文,而其中“宅茲中國”大意為:我要在國家的中心(成周)管理天下。這是“中國”壹詞最早的文字記載。此器造型紋飾都有獨到之處,莊嚴厚重,美觀大方,主體感極強。圓口方體,有四道大扉棱裝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