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7峰會成員國是哪七國
G7的全稱是“七國集團”,由美國、德國、英國、法國、意大利、日本和加拿大七個西方最富裕的國家組成。
1997年,俄羅斯的加入使得G7轉變為G8。七國集團成為八國集團。2014年6月4日,由歐盟主持的七國集團(G7)領導人會晤6月4日晚間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開幕,這是俄羅斯自1997年加入這壹集團後首次被排除在外。
G7組織成立於1973年,當時稱為五國集團(G5),1975年因意大利加入改為六國集團(G6),1976年再因加拿大的加入而改成現有的七國集團,其後在1997年至2014年曾經因俄羅斯的加入而組成八國集團(G8)。
但由於俄方介入克裏米亞戰爭而遭受國際制裁後,被凍結席位,組織再次稱為G7。此外,歐盟亦獲邀成為非正式成員。
歷屆會議
1975年11月15—17日在巴黎郊外朗布依埃古堡舉行,參加國為美國、聯邦德國、日本、英國、法國和意大利的政府首腦。
會議中心議題是如何建立“新秩序”,協調宏觀經濟,***同對付戰後最嚴重的經濟危機問題。會議基本同意刺激經濟增長措施,接受浮動匯率,提出“最緊急的任務是保證經濟恢復和解決失業”。
1976年6月27—28日在波多黎各的聖胡安舉行,加拿大總理也參加進來。自此,每年壹次的首腦會議隨即作為制度固定下來。本次會議呼籲重視平衡增長,強調存在著發生新的通貨膨脹的危險,但未提出具體措施。
1977年5月7—8日在倫敦舉行。歐洲***同體主席首次參加會議。會議提出減少通貨膨脹,創造更多的就業機會,同意進壹步促進貿易自由化政策。
以上內容參考:百度百科-七國集團峰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