妳因為什麽喜歡上雲南?
1、包容的雲南人
雲南人不排外,在我走過的N個城市中,讓人印象最深的是在雲南問路,雲南人不是頭都不擡隨手壹指,而是會告訴妳第幾個紅綠燈左右轉。如果對方正好順路,甚至會直接帶妳去。在雲南的外地人,從不曾感受到這個城市的排擠,它是包容的。來了就是雲南人!
2、全世界最藍的天空
壹到雲南,“天好藍啊”,這是很多人會發出的感嘆!天空蔚藍,陽光刺眼,這個高原之城的特別之處也在於此。當全國人民在霧霾中水深火熱時,雲南獨享這壹片藍天。在他城,藍天是奢侈品;在昆明,是常態。
3、四季水果任妳吃
在北方城市,壹些熱帶水果簡直是天價。而在雲南,因毗鄰東南亞,熱帶水果壹年四季出現在雲南,且價位合適。而雲南得天獨厚的氣候條件,水果更是應接不暇的讓妳吃個夠,神馬芒果、山竹、桃子、榴蓮、龍眼、草莓,任妳吃個肚皮滾滾圓!
4、舒適的慢節奏生活
在上海,從地鐵出來走上扶梯,人們會自覺的往右邊靠,留出左邊的通道給需要趕時間壹路小跑的人。路上的行人也是,急匆匆的腳步。
在雲南,人們過著舒適的慢節奏生活,雲南人說“等我1分鐘”也可能是半小時,雖然偶爾讓人抓狂,也體現出另壹種不緊不慢,與世無爭的生活節奏。其實,生活不就應該是這樣嗎?
5、永遠的繁花似錦
當其他城市的人認為鮮花是種奢侈品時,想要在家裏放上鮮花,必須花費高昂,從外地空運。但雲南,生活在這座城市裏的人卻能在大街小巷裏,遇見繁花似錦,能在自家陽臺上種滿花卉,點亮生活。雲南,四季如春,溫暖和煦。生活在雲南,燦爛離我們那麽近。
6、最溫暖的冬季
當冬季來臨,大棉襖二棉褲上身時,獨獨雲南,在十幾二十度的適宜溫度中,穿著短袖;當冬季來臨,那年復壹年遷徙而來的候鳥飛至此地,世界上有那麽多的南方城市,它們偏偏熱愛雲南,直到冬天結束都不舍離開。
7、去東南亞比去三亞便宜
某年去三亞玩時,聽到身後的東北遊客這麽說:“咱這幾天基本每天花壹萬吶”。是呢,這話壹點都不誇張,新年的三亞簡直是宰妳沒商量,物價、酒店價都奇高。
而在雲南,去趟東南亞很便宜,在這個對外開放的前沿,雲南人到東南亞國家玩個夠,價錢比到北京或上海 旅遊 還便宜,而且還是國際服務。
8、多民族的風土人情
雲南本就是多民族的省份,這裏有著各種奇怪的節慶,這裏住著各種各樣的少數民族,這裏流傳著稀奇古怪的“雲南十八怪”……而壹到潑水節、火把節這類少數民族節日,即使不是少數民族的人們,也跟著玩得不亦樂乎!
9、來自大自然的饋贈
進入雨季,幾場雨落下,野生菌們便開始鉆出土地,瘋狂生長。這是來自大自然的饋贈,那些雲南獨有的野生菌,讓妳叫不上名字的野生菌,被人們端上餐桌,做成小炒,煮成火鍋,鮮得令人乍舌。
10、浪漫的 歷史 塵埃
雲南的每座城市都有 歷史 ,艷遇之都麗江, 歷史 文化名城大理等等。就單說昆明,這裏是吳三桂為陳圓圓建造別院的城市,這裏是西南聯大那場“文化苦旅”的目的地,這裏是林徽因牽掛了壹輩子的城市,這裏是勾起過錢鐘書創作靈感的城市……這樣的浪漫,妳都知道嗎?
其實喜歡壹個地方是感覺,而不壹定非要找出理由,說出來壹二三的,我對於雲南就是這種感覺。
第壹次來雲南是2004年,那壹次去了滇西北,從大理、麗江最後到到迪慶。那時道路特別不好走,壹路上也是非常的辛苦,但是雲南的濃郁的少數民族風情與壯美的自然風光壹下子吸引了我,在此後的十幾年了我差不多來了二十次雲南,而就在2018年我就來雲南三次,累計時間差不多70天。
現在我對於雲南的熟悉已經不是壹般的了解,特別是對於大理、劍川、普者黑、瀘沽湖等,不僅去的次數多,也結交了很多當地朋友,更是深入的了解了當地民情與風俗,寫出來近兩百篇介紹雲南的 旅遊 文章。
這幾年我又在小涼山、老君山、普者黑做公益,幫助19個孩子完成學業幫助貧困的殘疾人家庭蓋房子,給壹些孤寡老人買生活用品,盡自己的所能幫助當地貧困家庭,我覺得我快成雲南人了……
雲南是我除了家鄉去過做多的地方,也是住過做多的地方!
壹首《彩雲之南》帶妳去雲南,讓我魂牽夢繞,令人向往,那裏四季如春,天藍雲白,空氣清新,繁花似錦,還有民族風味的各種 美食 ,水果豐富,吃貨的天堂……
哈哈 ,我還沒去過,明年有機會壹定去看看,人生不留遺憾!
我是自駕遊愛好者,最近兩年兩次自駕昆明-大理-麗江-香格裏拉壹線,很多朋友都問我,為什麽連續兩年去雲南?妳是有多喜歡雲南?下面在此解答壹下這個問題:
1、舒適的氣候和藍藍的天是我喜歡雲南的第壹理由
炎炎夏日往西部走是避暑的必然選擇,雲南北部的氣候涼爽帶點寒意,但又不過分寒冷,時晴時雨,但還是晴天居多,正是遊玩的好天氣
.雲南的天啊,總是藍得讓人無法自拔,天色對景色有無限加成
2、沿途的美景之多給遊人壹去再去的理由
清晨7點的滇池,真正的水天壹色,拍不出來這種效果?沒關系,給妳再去壹次的理由
雙廊關閉整頓了?沒關系,喜洲的角度同樣沈醉
玉龍雪山是雲南的氣勢擔當,即使夏天沒有大雪覆蓋,但海拔4680的雲海之上也足夠壯觀
藍月谷,這是玉龍雪山腳下的深閨瑤池
虎跳峽,這樣激情澎湃的大好河山不親自去見證壹下嗎?
普達措,在這個4000米海拔的高原平湖邊放空,相信時間是可以靜止的
水墨畫,最美瀘沽湖
3、最適合的自駕遊路線
從廣州到香格裏拉跑壹趟來回,4400公裏,壹個遠但又不是遙不可及的距離,太適合我這種中度自駕遊愛好者了,就當是進藏前的拉練吧。沿途景觀又是開闊大美,怎能不愛
4、流連雲南的菌類 美食
室外10度以下,室內吃著暖暖的野生菌土雞火鍋,這是壹種從
雲南於我而言,有種莫名的親切和歸屬感,心安之處是吾鄉。雲南那藍天白雲柔和微風和滿眼的花紅葉綠,溫和的氣候,原生態 美食 和熱情純樸的雲南人讓我壹次次的來到普洱大理景洪麗江紅河昆明玉溪 雲南,我還會回來的!
喜歡雲南最最本質的原因,當然是因為自己身為雲南人呀!誰不愛自己的家鄉呢?貌似很感性的開頭,其實背後全是理性呀,接下來就詳細解釋壹下,為什麽會喜歡雲南吧。
氣候。雲南位於我國的西南邊陲,基本屬於亞熱帶高原季風型,雲南的類型多、年溫差小、日溫差大。滇西北屬於寒帶型氣候,長冬無夏,春秋兩季較短;滇東、滇中屬溫帶型氣候,四季如春,壹雨又成冬;滇南、滇西南屬於低熱河谷區,有壹部分在北回歸線以南,進入熱帶範圍,長夏無冬季,壹雨又成秋。可以說,在雲南省內,同時有寒帶、溫帶、亞熱帶、熱帶氣候,“壹山分四季,十裏不同天”是常見景象。相對壹些省外的酷暑或者嚴寒,雲南的氣候確實舒適。
飲食。由於雲南獨特的氣候地理條件,雲南的飲食也獨具特色。首先,雲南各地的飲食文化就有所不同,再加上少數民族眾多,飲食文化也就呈現出多樣性的特點。在雲南,足不出省便可吃到省內各地不同的美味。這壹點在省會昆明就能很好的體現出來,雲南各地的很多 美食 都能在昆明吃到,雖然壹些菜品可能不如當地正宗,但如果只想在昆明品嘗雲南味道,那麽吃遍昆明的各地菜館,也就能感受壹二了。
美景。雲南遍地是美景,壹點都不誇張,作為 旅遊 大省,雲南景區多樣自不用多說。光是遊遍雲南省內,都需要花好大功夫,環境優美、景色秀麗,在這裏生活自然就舒心了。
人情味。說了這麽多,人情味或許是最勾人的吧。雲南人民淳樸、直爽又熱情,不彎彎繞繞、不勾心鬥角的性格,真的非常有人情味呀。
妳是因為什麽喜歡雲南呢,快來分享壹下吧。
愛上壹個人,接而愛上壹座城。
如果不是因為喜歡的人,雲南也只是人生中的壹個驛站,作為過客美景、 美食 自然是帶不走,多年以後,再回想起這座城的時候,可能就只有那些美好的瞬間,令自己感動。
喜歡雲南對我而言,就是愛屋及烏,和她相識在異地,而她的故鄉正是雲南,正因為這個關系,我走遍了雲南大部分地區,這裏成了我的第二個故鄉。
對於自己的故鄉,沒有人是不喜歡的。回雲南就是回娘家,即使路途遙遠,但是依然深愛著這個地方,因為它有我喜歡的人在那。
越是喜歡,對這裏的壹切越是感興趣,從風俗到美景,從 美食 到生活,走在這片土地上,熟悉著這裏的壹切。
哈哈 因為我就是雲南人。應該沒有不喜歡自己家鄉的人吧
這就是雲南的春天,讓我怎能不喜歡它?
我所在的城市是雲南省楚雄市,每壹年我和老伴都來這座城市過春節,壹呆就是半年之久。如果老家沒有事情,我們就會常年居住在這裏。我感覺到雲南吸引我的地方有這樣幾點:
1、氣候宜人,可以說是:冬不冷,夏不熱,既不潮濕,又不幹燥,是名副其實的四季如春。
2、風景秀麗,可以說是:移步見景,每時每刻都置身於優美恬靜的氛圍之中。健身場所遍布景區,隨處可見 娛樂 、運動的人們。
3、城市內,衛生間百米內就有,而且非常幹凈;洗手臺處處可見,還配有洗手液、幹手器、梳妝鏡;圖書館遍布城區,方便了市民們的閱讀。
4、房價,市民都能夠承受得起;各類小吃齊全,價格合理。
5、城市文明,環境衛生。機動車禮讓行人深入人心;市民和善,助人為樂。
事物由小見大,以上這五點足以見證這座城市的魅力所在。所以,我為什麽會喜歡雲南就不言而喻了。
我喜歡雲南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壹、大朵大朵的白雲像是掛在湛藍的天空上,姿態萬千,變化無窮,讓我百看不厭。
每次孩子她爸給我照相時,我都會強調:照雲,照雲,留我壹個腦袋即可。
二、冷熱適宜的無風天氣,讓我的身心感覺特別舒適。
三、幹凈整潔的街道加上長成樹的三角梅。
去之前家裏有壹棵三角梅,平日精心呵護,每次開壹兩朵花都會讓我興奮不已,直到看見雲南的三角梅,才知花兒還能開的那麽旺,根枝還能長那麽粗那麽高,於是乎,回家後這花,不養了。
四、香甜可口的無眼菠蘿。
去中科院西雙版納熱帶植物園,在裏邊賣水果的攤位買了壹份水果拼盤,其中菠蘿的那股香甜味兒是長那麽大、在北方家裏都沒吃到過的,回家後壹直念念不忘。
然後在網上又郵購兩個,結果不是最佳時期,甜度口感差不少,算是有個小小的遺憾。
五、菠蘿糯米飯。
在西雙版納江邊夜市小吃街,品嘗了菠蘿糯米飯,氣味芳香、軟糯可口,回味無窮。
六、喜洲古鎮"啊馬英豌豆粉"
當時在大理報了壹個 旅遊 團去古鎮、蒼山和洱海,導遊是個胖乎乎的小姑娘,很是實在,推薦了這家小店,吃著80來歲的老人給親手切拌的豌豆粉,便有壹種特殊的 情感 在其中,味道顯得越發的獨特。
臨走前與老人開心合影,留下了幾張珍貴的照片。
七、5A景區數量真不少,而且讓我覺得所花的時間、金錢都很值。
我和孩子她爸帶著老婆婆用了近3周時間領略到與大山不同的風景,即滿足了老婆婆的心願,又讓我開闊了眼界,增長了見識,為老年的回憶生活留下了不少寶貴資料,旅行無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