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城鎮職工醫保新政策
上了醫保後,如果是在職職工,到醫院的門診、急診看病後,2000元以上的醫療費用才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50%。如果是70周歲以下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70%。如果是70周歲以上的退休人員,1300元以上的費用可以報銷報銷的比例是80%。而無論哪壹類人,門診、急診大額醫療費支付的費用的最高限額是2萬元。
舉例來說,如果您是在職職工,在門診看病的花費是2500元,那麽500元的部分可以報銷50%,就是250元。
二、住院報銷比例規定
目前壹個年度內首次使用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時,無論是在職人員還是退休人員,起付金額都是1300元。而第二次以及以後住院的醫療費用,起付標準按50%確定,就是650元。而壹個年度內基本醫療保險統籌基金最高支付額目前是7萬元。住院起付標準如下:
三級含三級以上醫院:700元壹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500元、400元、300元。
二級含二級專科醫院:600元壹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400元、300元、200元。
壹級含以下醫院:500元壹年內多次住院起付依次為300元、200元、100元。
在起付線以上最高支付限額以下,甲類及普通診療費在職職工支付為85%
退休人員支付:90%。乙類藥品支付75%高精尖支付70%。
職工醫療保險慢病和特殊疾病、重大疾病,年度內起付標準為700元。甲類及普通診療支付80%,乙類為75%高精尖為70%。
三、城鎮職工醫療保險報銷新規
門診、急診的醫療費用;
到定點零售藥店購藥的費用;
急診搶救留觀並收入住院治療的,其住院前留觀7日內的醫療費用;
惡性腫瘤放射治療和化學治療、腎透析、腎移植後服抗排異藥的門診醫療費用。
職工醫保新政:保停3個月視為退保
醫保停交3個月以上的,視為自動退保。退休累計繳費年限不足可以補繳。
按照有關規定,參保人員因故中斷工作期間個人賬戶予以保留;重新工作後,個人賬戶存儲額累計計算,不間斷計息。
靈活就業人員中斷繳費不滿3個月的,可補繳醫療保險費並從欠繳之月起按日加收2‰的滯納金,自補繳之月起享受醫療保險待遇;中斷繳費超過3個月以上的,視為自動退保,其間發生的醫療費用由個人承擔。
醫療保險在退休時必須積累壹定的繳費年限,壹般規定為20年-30年,並且實際繳費年限必須達到5年,才可以在退休以後免費終身享受醫療保險保障待遇。如果在退休時的累計繳費年限不足規定要求,可以按當時的費率標準補交所差的醫療保險繳費年限。
職工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推行中
據人社部介紹,國家異地就醫結算系統底已上線試運行。在試運行過程中,已有15個省份接入該系統開始試點。
根據相關通知,異地就醫主要針對4類人群,分別為:
1.異地安置退休人員,即退休後在異地定居並且戶籍遷入定居地的人員;
2.異地長期居住人員,指在異地居住生活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3.常駐異地工作人員,指用人單位派駐異地工作且符合參保地規定的人員;
4.異地轉診人員,指符合參保地轉診規定的人員。
此前,異地就診的醫療費用由個人先行墊付,等到治療結束後,由本人或其代理人拿票據到醫保中心進行報銷。
3.實現醫保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後,參保市民不需要個人墊付醫療費,也不需要拿發票報銷,只需拿社保卡在定點醫院就醫。看病時,該報銷的比例直接從卡中結算,個人只要把自付的資金直接存到卡上就可以了。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和國社會保險法》
第二條 國家建立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保險制度,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的權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