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廚行是什麽?他們幹嗎的?

廚行是什麽?他們幹嗎的?

老北京的廚行 :

廚行,為最高者,俗稱“口上”,分廚房口和茶房口,組織者稱“頭兒”,分廚房頭兒和茶房頭兒,都是比較有名氣的人。在其住家門口釘壹個木牌,上寫“廚行某人”。“口上”又分清真口和漢民口。清真口多而且分散,有牛街口、朝外口、德勝門口、崇文口等。漢民口則集中,只分東口、西口,東口在崇文,西口在宣武。兩個口又分廚房口和菜房口。每個口都有值班的。凡是做散活的(臨時工),無論是廚師還是茶房,都自稱是“口上的”。他們都在“口上”掛號,就是把自己的姓名牌子掛在口上排列整齊的小釘上,如果有活幹就把自己的牌子翻過去,應完活再翻過來,表示在家等著活幹。事主有事可直接到“口上”請人,總頭兒就根據任務大小安排人力,廚房口和茶房口就分別派人,被約的人就自帶刀勺圍裙等按時到場,算賬之後要給“口上”相當的報酬。“口上”應活的工具,除自備刀勺圍裙外,其余的都是租賃而來。

老北京常有出租家具者(俗稱家夥座),杯盤碟碗匙筷、鍋盆案板壹概俱全。此外,還有專營租賃桌、椅、板凳者,如舊鼓樓大街南口的永興郭記,北鬧市口的耕余堂,都是租賃家具的,習慣叫家具鋪。這些廚行平素無事,如有宴會,可以找他,壹桌兩桌也可,多至千八百桌也可以承辦。民國以後,官場中人多是新進,不大知道有此壹行,於是也就式微了,然而舊家做年菜者,還是找他們。

南京的廚行:

廚行過去南京除了大小酒樓菜館外,還有壹種“廚行”,專門上門辦酒席。那時,南京人家遇有什麽紅白大事,多請廚行上門來操辦宴客的酒席。當時,著名的廚行有四家:信府河的陳廚行、船板巷胭脂巷口的田廚行、新橋下九兒巷內的邵廚行、城北的何廚行。

陳廚行:其冷盤熱炒都是精益求精,尤其精於烹制魷魚,魷魚味雖鮮卻難烹制,若不得其法,入口不易咀嚼且有壹種氣味。但陳廚行所烹制的魷魚卻能避免此弊,故有人稱之

黃頁微成本營銷方式 不見不散約會新主張

小戶型主陣容揭曉 多媒體互動學英語

為“陳魷魚”。

田廚行:以時令菜著稱,燴蟹粉、冬筍炒雪菜、醋溜魚片讓人食後難忘,還有那烤鴨,既肥且香,既鮮且嫩,壹些大館子的烤鴨也望塵莫及。

邵廚行:烹制菜肴色、香、味、形俱上乘。頭菜燴魚翅美不可言,炒蝦仁、炒腰花百吃不厭,雞湯、魚圓湯、肉丸湯與眾不同,既能醒酒,又能下飯。

何廚行:則以蜜制火腿壓倒同行。所謂蜜制火腿據說是他家首創,入口味鮮而帶甜,但甜而不失火腿的本味。

這些廚行,壹般都是世代相傳,都各有壹套拿手好菜,是館子裏吃不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