席慕容《傳承者》述鄉愁 陳道明手動點贊壯昭君
北京衛視大型文化類節目《傳承者之中國意象》自開播以來,因其用獨特的方式傳承並發揚中華傳統文化而廣受觀眾好評。本周日晚,又壹波享譽文化界的“殿堂級”藝術家即將亮相《傳承者之中國意象》的舞臺,傳唱不衰經典,點燃傳承之光。
道壹輩人兩岸苦楚!
席慕容德德瑪含淚述鄉愁 於魁智李勝素傳唱不衰經典
提到詩人席慕容,許多人最先想到的便是她那首廣為傳誦的《鄉愁》。然而,又有多少人知道,這位用文字傳遞海峽兩岸人思鄉苦楚的文學家,還是壹位蒙古族的遊子,她穿越海峽,尋根祭祖,在思念許久的原鄉留下讓人落淚動容的文字,包括那首至今仍能戳中淚點的蒙古歌曲《父親的草原母親的河》。在本期《傳承者之中國意象》中,這首歌的詞作者席慕容,演唱者著名女中音歌唱家德德瑪,用這首全世界蒙古人相聚時必唱的草原天籟,講述了漂泊在外的草原兒女渴望尋根,擁抱故土的樸素情懷。席慕容與德德瑪,是如何創作出這首傳承多年的經典作品?壹曲唱罷,這對相識多年的親密好友為何會熱淚盈眶呢?
同樣在海峽兩岸傳唱至今的還有京劇《四郎探母》。著名京劇表演藝術家於魁智、李勝素,就將這出百唱不衰的經典之作帶到《傳承者之中國意象》的舞臺上,再現宋遼陣前英雄落淚、夫妻鬥智的感人歷史。兩位合作二十多年的表演藝術家,用他們十足的默契,演繹200多年前的傳世佳作,對此,四位文藝觀察員將作怎樣的評價呢?他們又會在觸動人心的國粹中流露出哪些“思鄉情結”?
這個“昭君”有點兒“壯”!
陳道明點贊 朱丹上臺模仿自嘲“東施效顰”
昭君出塞是壹段耳熟能詳、流傳千年的動人故事。如果將這段展現華夏民族大愛情懷的歷史,通過舞劇的形式呈現出來,又會給觀眾帶來怎樣不同的視聽感受呢?在本期《傳承者之中國意象》節目中,中國歌劇舞劇院再度登臺,用壹段舞劇展示了他們眼中昭君出塞的心路歷程,用優美的肢體語言展現出主人公“大漠嚴寒美人無怨”的鮮活形象。
邊看邊“淚流滿面”的朱丹,再壹次被這段作品深深折服,陷入歷史故事的情節中無法自拔。陳道明則表示自己被飾演昭君的舞蹈演員唐詩逸的表演所吸引,並在節目開播以來首次豎起大拇指,為“健壯”的唐詩逸“手動點贊”。不僅如此,陳道明還“慫恿”身旁的朱丹上臺學習唐詩逸的優美造型動作,學起來有些吃力的朱丹,只好自嘲是在“東施效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