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光年
2019年,美國的《國家地理雜誌》以及BBC,相繼對外公布了壹個令全世界為之轟動的報道:
天文學家公布了,位於加拿大的壹座射電望遠鏡,接收到來自於遙遠星系的詭秘信號。
在該信號中,有壹個特別不尋常的重復信號。完全相同的無線電脈沖信號,都來自於約達15億光年距離的壹個相同信號源。而這壹信號竟反復向地球發送了多達6次。”
而這個發現,瞬間引發了輿論浪潮。
事實上,我們人類幾乎每年都要從宇宙中,收到非常多的無線電信號。可這類信號,基本上都是自然現象。可這次卻截然不同,這是因為科學家們所收到的信號, 地球上的我們前前後後***計收到了6次,而且內容基本都是壹樣的。
有些人覺得,這很可能是智能生物制造的信號,因為自然界中的無線電信號, 全部都是雜亂無序的。 全世界從來沒有自然產生的多次重復無線電信號,好比時全世界從來沒有完全壹樣的雪花壹個道理。 所以,有些人判定,這段多次重復的信號,很顯然不可能是自然界中創造出來的,或許是外星生物傳出的!
隨著結果的公開與眾,引致了眾人的重視,這其中當然有著很多的天文愛好者。
因此,許多人覺得,這是壹件可遇不可求的事情, 很有可能自此就能證實外星生命的存在。
這個特大發現,讓全球範圍內的科幻迷們都激動不已,很多人都覺得, 我們應當馬上對這個信號進行回復。
可仍有部分人堅決反對這種做法,這其中,就有著我國知名科幻小說家——劉慈欣。
針對這件事情,劉慈欣明確提出了自己的觀點:
“能不能回復應當由國際 社會 來選擇,就他自己來說是不可能回復的,最起碼目前不能馬上回,會持續分析監視,並期盼可以破解這其中某些信息內容。我的想法是肯定不能回復!”
這樣的話劉慈欣為什麽不建議馬上回復這段外星信號呢?
實際上在劉慈欣小說《三體》中,大家就很容易得知答案,在這部科幻經典著作中, 劉慈欣明確提出了壹條宇宙中冷漠而又殘酷的規律——黑暗森林法則。
而整個《三體》的三部小說,基本上全都是緊扣著這壹規律開展的。
1951年,諾貝爾獎獲獎者、物理學家費米在與朋友探討外星飛碟及外星生物問題時, 陡然湧出壹句話:“他們都在哪兒呢?”
這壹句發問引出來的科學論點,被稱作 “費米悖論” 。甚至是連才高八鬥的費米都難以理解,為什麽人們花了那麽大精力,依然聯絡不上外星生物。
從概率學上來看,宇宙中擁有數之不清的星系,其總數完完全全逾越了人們的想象空間。
按理說在宇宙中,理應充滿了智慧生命,全部宇宙應該是熱鬧非凡、熙來攘往。只不過時間過去那麽久,人們卻並沒有發現哪怕是壹絲絲外星生命的跡象,甚至是連壹粒細菌都沒發現。
因而,許多人覺得。我們為什麽無法發現外星人,就只有兩個原因:
壹、宇宙中就只有人類壹種智慧生命;
二、外星生物特意掩藏了自己。
而劉慈欣更傾向於第2種見解,與此同時他因而推論出“黑暗森林”法則,解讀了外星生物為什麽會特意隱藏自己。 到底什麽叫“黑暗森林法則”呢?
在劉慈欣來看,宇宙就如同壹整片黑暗至極的叢林。
在叢林中,到處都是心懷不軌的獵人。每壹個獵人,就會做壹件事,就是消滅所有壹切大膽暴露自己的人。
而人類,卻像壹個天真的小孩,他點燃壹堆篝火,高聲呼喊著:“趕緊來跟我做朋友啊!”殊不知他等來的並非滿是友情的相擁,反而是冷冰冰、黑沈沈的獵槍。
而如果被更高等級的文明得知地球的坐標,這樣對地球來說,帶來的將會是滅頂之災。
《三體》的劇情為什麽會開啟,就是由於第壹部的女主葉文潔,始於報復心理,回應了三體人發過來的外星信號,最後致使了壹場持續四百年的侵略。
在第二部中,人類壹方的羅輯領悟了黑暗森林法則,並發展出黑暗森林打擊,也就是將三體星的坐標向全宇宙廣播。
而這樣的方法,不光會摧毀三體文明,並且也會暴露太陽系的位置,繼而致使人類文明的滅絕。所以,這也是壹個同歸於盡的方法。最終阻止了三體人的侵略。
就此可想而知, 冒然地回應外星生物的信號,是非常危險的行為 。最終,歷經幾番爭辯後,科學界最後達成***識,並沒有回應這個神秘信號。
雖說劉慈欣不建議主動地與外星生物建立聯系,但與此同時他也覺得:
“尋找外星人和外星文明是科研的壹個至關重要的支系,人們不應該由於有恐懼心理就阻攔這個科研的不斷發展,這種科研發展的最大隱患,便是它自己停滯不前。”
換言之,在劉慈欣來看,不主動聯絡外星生物並不代表著終止探尋他們,而萬壹尋找到外星文明存在的絲毫跡象,我們就必須確保更為謹慎的觀念,三思而行,謀定而後動!
由此可見,《三體》不僅是壹本偉大的、好看的科幻小說, 其間所包括的哲學思想,既偉大又引人深思, 十分具有現實意義。
這也是為何《三體》能夠獲得素有“ 科幻諾貝爾文學獎 ”之稱的 雨果獎 。
說他壹個人單槍匹馬將中國科幻文學提升至世界級水平,壹點也不誇張。
《三體》***3本,分別是: 《地球往事》、《 黑暗森林》、《死神永生》 ,壹部比壹部好看。 劇情環環相扣,從懸念到兩次鋪墊,再到最後的大反轉,給人極大的沖擊力也存在壹定的合理性。
每壹部都很精彩,很震撼,從引入三體文明的設定,讓人耳目壹新,再到黑暗森林法則,觸發了每個人的思維,到最後的弱肉強食,才發現人類是如此的渺小,怪不得奧巴馬也感嘆,看了這部書,感覺當總統都沒什麽了不起的!
書中的 三體星球、水滴武器、智子危機、降維打擊、黑暗森林、廣播者、歸零者 壹個個新奇又科幻的情節,把我看得目瞪口呆,刷新了我對科幻世界的認識。
在《三體》中,讀者被劉慈欣帶入到了壹個嶄新的世界,這是中國的文學從未有過的、壹個恢弘壯闊又邏輯合理的世界。
我第壹次看《三體》當時的感覺是從未有過的震撼,這來自兩方面,壹個是閱讀的震撼,另壹個是思考的震撼。
在這個世界中,深邃的宇宙暗藏殺機、波詭雲譎。而我們生存的地球,猶如汪洋大海中的壹片落葉,微不足道,朝不保夕, 人類又該如何在動蕩混亂的宇宙中生存下來呢 ? 危機紀元、廣播紀元、掩體紀元,人類又是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不斷找到新的生路呢?
想要找到答案,想要知道人類最終的命運,大家只能親自去《三體》中尋找答案了。
這本書的價值遠遠超過壹本科幻小說的價值,正如劉慈欣所說“科幻不是文學”,看了《三體》這本書,並非與讀小說壹樣,而是對於我們的眼界開闊有極大作用,甚至對價值觀,對人生觀都有巨大啟迪。
另外,在教育部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的300本課外書單中,《三體》赫然在列,不僅可以培養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而且還可以開闊孩子的空間想象,思維邏輯等能力的提升,壹舉兩得。
壹頓飯錢,就能讓妳體會到這個世界上最貼近內心的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