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把子的拼音
印把子的拼音:yìn bà zi。
印把子,讀音為yìn bà zi,漢語詞語,亦稱“ 印把 ”,亦作“ 印靶子 ”,官印的把子,代指官印;指行政機關的印信的把兒,喻政權。
出處
《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七壹回:“自己帶了那壹顆小小的印把……壹同上制臺衙門去。”
清·李寶嘉《官場現形記》第十三回:“我老爺到省才幾年,倒抓過五回印把子,甚麽好缺都做過,甚麽好差都當過。”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二章:“朝廷硬把印把子塞到妳手裏,妳能夠堅決不要。”
清·吳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現狀》第59回:“我也說繼之丟了壹個印把子,得了個兒子,只好算秤鉤兒打釘——扯直罷了。”
《人民日報》社論《橫掃壹切牛鬼蛇神》(1966年6月1日)寫道:“剝削階級的槍桿子被繳械了,印把子被人民奪過來了,但是他們腦袋裏的反動思想還存在著。”
造句
只是蒼麓山盜匪橫行,這印把子也不好用,出了廟門估計誰都不認。
年初的時候,他請人看相、揣骨和批八字,所有的先生都說他今年交大運,官星現,穩掌印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