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俄羅斯情報局的秘密間諜瓦爾塔尼亞恩夫婦

俄羅斯情報局的秘密間諜瓦爾塔尼亞恩夫婦

瓦爾塔尼亞恩夫婦從年輕時起就從事情報工作,他們在國外生活了30年。

瓦爾塔尼亞恩夫婦1986年才返回蘇聯,結束了他們的間諜生涯。

《俄羅斯情報精英》壹書舉行首發式時,名列該書描寫群像末尾的格沃爾克·瓦爾塔尼亞恩也出席了活動。

瓦爾塔尼亞恩的父親是頗具威望的伊朗富商,在20世紀30年代就開始為俄羅斯情報部門工作。

據稱,當時的伊朗有許多德國法西斯在那裏活動。瓦爾塔尼亞恩也受其影響,走上了職業情報人員的道路。

後來,瓦爾塔尼亞恩來到柏林,為蘇聯紅軍提供了很多具有重大價值的情報。瓦爾塔尼亞恩和妻子在國外秘密工作了30多年。為了不暴露身份,他們在國外被禁止講母語,禁止養育孩子。

瓦爾塔尼亞恩獲得了蘇聯英雄勛章,以表彰他們對蘇聯的巨大貢獻。

甚至克格勃主席安德羅波夫簽署表彰他們夫婦的文件時,才驚訝地知道他們為蘇聯做過那麽多工作。

瓦爾塔尼亞恩夫婦二人1986年才返回莫斯科,重新開始他們作為蘇聯公民的生活。此時的他們對俄語都已經變得生疏。

盡管克格勃有著神秘而不光彩的歷史,但葉利欽把克格勃分解後的今天,“莫斯科從來沒有過像現在這麽多的外國間諜!”國家安全有憂,現在,克格勃出身的普京有個願望———

連日來,有關俄羅斯將重新改組安全機關、恢復克格勃的傳聞,在俄羅斯被炒得沸沸揚揚。日前,俄羅斯《今日報》又載文透露:克裏姆林宮確實有重組國家安全機關的計劃,目的是減少機構重疊,提高工作效率。但俄總統普京和克宮其他高級官員,則對此問題或守口如瓶,或閃爍其辭。這更為“重建克格勃”這壹敏感問題平添幾分神秘色彩。 俄羅斯總統普京與俄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日前舉行的壹次會見,引起了新聞界的廣泛註意。根據俄官方公布的消息,此次會見討論的主要問題是安全會議在2001年上半年的工作計劃,總統要求安全會議加強在航空、衛生和打擊吸毒等領域裏的工作。但知情人士向新聞界透露,這次會見所討論的核心,實際上是安全會議“協調各特工機關工作,以提高其工作效率”的問題。

據《今日報》報道,俄安全會議擬於近日召開專門會議,討論俄羅斯“至2010年國家安全系統建設的國家政策”問題,以確定俄安全機關工作的中長期計劃。這壹消息自然使人聯想到安全會議秘書伊萬諾夫去年11月份向杜馬議員透露的壹項關於改組俄安全機構的計劃。當時伊萬諾夫表示,俄安全會議準備成立壹個專家委員會,研究制訂通過裁減和合並有關特工機關數量、成立壹個統壹領導的超級安全機構的計劃。據有關報道稱,俄有合並聯邦安全局、聯邦政府通訊和信息署、聯邦保衛局三大機關的設想,從而把保障國家內部安全的職能集中到壹個機構手中,把聯邦安全局的地位提高到與過去克格勃幾乎相同的層次。 實際上,從普京上臺開始,俄國家安全機構的改革問題就已經提上議事日程。普京出身克格勃,長期在國外從事情報工作,對這個機構的內幕和存在的問題了如指掌。去年3月,普京發布了壹條總統令,俄羅斯安全局除在俄羅斯武裝力量內設置安全分支機構外,還將在聯邦邊防軍、聯邦政府通訊和信息局、內務部隊、鐵道部隊、民防部隊和其他準軍事組織內部建立安全局的分支機構,任務是監視俄軍隊內部的動向,防止軍隊內部危害國家安全行為的發生。這些分支機構將由聯邦安全局內設立的第三局統壹管理。這壹機構的職權範圍十分廣泛,小到防範武器和彈藥走私,大到防止外國間諜機構向俄軍隊的滲透,保障國家核安全,揭露軍隊內的叛亂陰謀等等。國家也賦予這壹機構以特殊職權:如果工作需要,安全機關可從現役軍人內部秘密發展情報員,暗中為聯邦安全局效力。

去年11月,俄國家杜馬也提出了改組安全機關的問題。議會提出的壹項法律草案建議,把現存涉及國家安全的機構合並在壹起,成立壹專門機關,形成壹個統壹領導、統壹指揮的安全機構。杜馬這壹倡議實際上是要完全恢復蘇聯時代的克格勃組織。但這壹倡議當時未獲通過。 克格勃是原蘇聯時期集情報、安全、保衛等職能於壹身的超級安全機關。蘇聯建立初期,這壹秘密機構成為打擊國內外敵對勢力顛覆和破壞活動的壹張王牌。斯大林肅反時,這壹機構成為鎮壓國內群眾、打擊政治對手的秘密武器,俄舉國上下談虎色變。冷戰時期,克格勃與美國中央情報局並駕齊驅,在許多方面甚至超過了美國同行。長期以來,克格勃具有淩駕於各級國家機關和領導人之上的特殊職權,連俄黨政軍高層人士都對它心有余悸。

現在的克格勃系統是九十年代初形成的,聯邦安全局被認為是其合法繼承人。葉利欽上臺後,感到把涉及國家安全的各種特權全部集中到壹個機構手中,是壹個巨大威脅,這壹機構壹旦失控,自己的寶座將面臨威脅。於是,葉利欽采取措施,對克格勃進行改組,分而治之。葉利欽先是將保衛和監聽職能從克格勃中分出,成立了聯邦保衛局和聯邦政府通訊和信息局;後來又把對外情報和邊境安全分立,分別成立了俄羅斯對外情報局和聯邦邊防局。剩下的機構幾經組合,才最後成立了俄羅斯聯邦安全局。葉利欽對自己的“作品”十分得意,壹方面,各特工機構可以相互制約,達到權力制衡的目的;另壹方面,這壹改組又符合國際社會的通行作法,便於為廣大群眾和國際社會所接受。 但葉利欽的得意之作很快就暴露出其致命缺陷。

分立而治帶來了職權上的混亂,幾年前曾壹度出現總統直屬的保衛局借天子之威淩駕於各特工機關和政府之上的局面,總統大保鏢科爾紮科夫成為左右俄局勢發展的核心人物。隨著國內民族矛盾的激化和國際形勢的變化,聯邦安全局在打擊國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等行動中顯得越來越力不從心。這在第壹次車臣戰爭中已得到證實。

外國間諜乘俄羅斯經濟陷入困境之機,加強了對俄羅斯的情報活動。外國間諜機關壹方面有計劃地招募俄公民充當間諜,另壹方面積極搜集俄武裝力量、武器裝備等方面的情報。俄聯邦安全局壹位原局長曾表示:莫斯科還不曾有過如此多的外國間諜!據俄聯邦安全局發布的最新消息,在2000年,聯邦安全局控制了400名外國間諜,粉碎了11起外國特工機關的間諜破壞活動,有30余名外國特工被發現並被驅逐。

由於克格勃的改組和裁員,大批原克格勃官員投身商界,他們或利用特長創辦私人保安公司,或為西方財團、公司和科研組織效力,公開搜集俄政治、經濟、軍事等領域裏的情報。由於這些人原來長期在克格勃工作,掌握偵查與反偵查的技術,個個都是竊聽等領域的專家,聯邦安全局很難真正控制他們。近年來,俄社會不斷傳出包括總統、政府總理、副總理和政府其他高級官員電話被竊聽的事件,這些秘密材料均被對手作為證據保留下來,壹旦需要便公之於眾,致人於死地。

蘇聯解體使克格勃在國外的情報網受到巨大打擊,壹些長期為俄羅斯服務的隱藏很深的情報人員紛紛落網,克格勃元氣大傷。

此外,俄特工部門人才流失嚴重,已嚴重影響到這壹部門職能的發揮。在當前的市場經濟時代,壹些私立公司和企業肯出大價錢吸引俄情報系統的人員,使成千上萬的克格勃幹部另謀高就。同時,收入少、待遇低又無法吸引優秀人才補充幹部隊伍,俄特工面臨青黃不接的窘境。

這壹系列問題已成為俄安全機關繼續發展的心腹之患,昔日的克格勃不僅風光不再,甚至還可能成為國家安全的直接威脅。正是在這種情況下,克裏姆林宮最高層才開始醞釀改革安全機關,以重振克格勃的雄風。

但克格勃畢竟有壹段作惡多端的不光彩歷史,百姓對此依然刻骨銘心,許多政治勢力對重新恢復克格勃的任何企圖都持否定態度。因此,普京改革安全機構的計劃不會壹帆風順。

1993年8月,在葉利欽修改有關安全的法律、擴大安全機關的權力、提高安全機關人員薪金的同時,他利用原克格勃的其他機構的人員,組建了壹個新的安全機關,直接由總統本人領導,它就是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這個局實際上就是原克格勃第八局。

聯邦政府聯絡和情報局配備有進行電子竊聽和搜集情報的先進裝備。葉利欽在同俄羅斯前議長哈斯布拉托夫等人進行權力鬥爭時,就使用過這種技術。這個局的負責就是原克格勃第八局局長斯塔羅沃伊托夫。

由上述不難看出,蘇聯解體後,葉利欽親自統帥的情報機關的改組,其首腦人物的更造就像天氣壹樣變化無常。幾經折騰後,俄羅斯的情報機關大大被收縮,克格勃90%的人員被裁減。據說,原克格勃布建的許多國家情報網已完全撤銷,整個俄羅斯的情報工作,特別是對外情報工作,和原來的蘇聯相比呈明顯的退步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