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股票行情交易網 - 企業服務 - 關東大地震美國救災全球第壹,日本為何最感謝中國?

關東大地震美國救災全球第壹,日本為何最感謝中國?

關東大地震後無家可歸的人

1923年9月1日,日本關東地區發生了特大地震,死者達14.3萬。出於人道主義,世界主要國家包括中國都對日本進行了援助,美國作為資本主義強國,給日本大量捐款,數額世界第壹;而中國作為弱國,僅僅是象征性的援助。中美不同程度的付出卻遭到日本反差對待:日本大肆謳歌真正反日的中國,卻冷淡對待真心援日的美國。

這種迷惑行為原因何在?

關東大地震後的房屋廢墟

壹、大正的天怒?關東大地震

1923年9月1日,相模灣地區突然發生了8.2級大地震,震災波及關東壹都六縣。因災害發生在中午,家家都在做飯,當時還是明火,日本的建築又多是木質或紙質,所以地震壹來,火爐翻塌,引燃房屋,關東各地燃起熊熊大火。

地震過後,東京房屋損傷率達85%、橫濱建築損傷率達96%,僅這兩地倒塌毀滅的房屋就達57.5萬棟;僅首都東京死亡人數達14.3萬,受傷10多萬,200多萬人無家可歸。東京都經濟損失達81.5億多日元,橫濱7億日元,加上其他受災地區的損失,***有101.5億多;連同國有財產,如公路、鐵路、電線、電車等損傷13.7億元,***計115.2億。

關東大地震下的橫濱

日本主流媒體《朝日新聞》在震後痛心疾首地報告:?大正十年(地震當年)日本財富800億,壹次震災,損失了2/8,受災群眾達600萬。?

這麽大的損失,這麽多的受災群眾,靠日本壹國之力救援顯然不可能,日本畢竟是資本主義六強之壹,以美國為代表的主要國家對日本大地震還是盡到了人道主義援助的。

關東大地震倒塌的房屋

二、1923年以前的日美關系

地震之前,其實日美關系已經瀕臨決裂。因為19世紀末20世紀初,日本處於高速發展時期,農村地主土地兼並嚴重,城市資本家剝削也十分嚴重,所以造成了大量年輕人生活困頓!這些年輕人或在同鄉人的誘導下,或出於開拓冒險外出謀生的目的,開始大肆赴美打工,並逐漸移民美國。

在美日本人

日本人的大肆湧入引發了白人的巨大擔憂。日本人以黃種人的身份崛起於遠東,而日本文化又不同於白人文化,其獨特的東方文化引發了美國人對美利堅同質性的擔心,他們認為日本人頑固又倔強,不可能被同化,所以必須排斥。由此引發出了20世紀初轟轟烈烈的美國排日運動。

排日運動極大地傷害了日本人的尊嚴,所以日本民間對美國十分不滿。加上1913年加州土地法、1920年外籍人士土地法,美國人禁止在美日本人取得土地的壹切可能,直接扼殺了在美日本人的基本生存權。兩部法案壹出,日本群情激奮,遊行示威不斷,日美關系實際上處於破裂的邊緣。

在美國被驅逐的日本人

三、1923年以前的中日關系

我們再來看中日關系。自甲午戰爭以來,日本就成為中華民族最兇惡的敵人,雖然中國的資產階級維新派和革命黨都對日本產生過幻想,比如鄭觀應、康梁、孫中山。但隨著《二十壹條》的出臺,日本將不滅中華誓不罷休的嘴臉暴露無遺,尤其是壹戰後,日本對山東的貪婪、對五四運動的抹黑,更直白地將自己的野心告諸世人,中日關系由此急轉直下,中國爆發了壹系列抗日運動。中國對日怨恨實深。

二十壹條談判現場

四、中美對日捐款

9月1日關東大地震壹爆發,美國第壹時間接到了報告並率先表態,在第二天主動在菲律賓籌集糧食,準備隨時援助日本。美國總統柯立芝親自給日本發送了慰問電,並向美國國內號召捐款。

3日,美國國務院又發表了總統的呼聲,再次號召美國人民對日援助,文章稱?整個國家沈浸在喪失生命、財產的痛苦中?我緊急呼籲美國人民?請幫助和救濟不幸的日本人民。?並聲稱,?為了最大限度地協調和有效地管理救濟資金,建議所有捐款,均應送交各地紅十字會?。柯立芝同日指使遠東美軍:在日本需要的時候可以加入救災,海軍軍艦可以用來轉移日本災民。

美國柯立芝總統

按照美國紅會公布的數字,當時美國捐款超過千萬美元。《朝日新聞》公布,美國紅會對日捐款是壹千萬日元,美國學者John K. Emmerson的《The Eagle and the Rising Sun: America and Japan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稱紅會用於救災的資金是400萬美元。

而中國呢,當時正處於軍閥混戰時期,國內四分五裂不統壹,各地打成壹鍋粥,有可能給不***戴天的日本援助嗎?別說,還真援助了,民間仇日是民間的事,張作霖和中國北洋政府官方禮貌性交往還是要有的。

影視劇中的張作霖

北洋政府率先捐款20萬現金和30萬石大米,並號召各地捐款。因地方割據,各地軍閥都屬於各自捐款,資金萬元到千元不等,實在難以統計,其中奉系張作霖不僅號召東北人民捐款,還親自派遣了紅十字醫療人員赴日,堪稱對日救災最熱心。中國民間公眾人士也積極參與募捐,但總資金遠遠少於美國。

五、中美捐款在日本的反響

中美兩國是最先援助日本的國家,這可給日本好好暖了壹次心。《朝日新聞》連月報道各國援助狀況,但只單獨提到了中、英、美三國,其中英國附帶在世界各國的後邊,很明顯只是把英國作為世界各國的代表。日媒真正想提到的,僅僅是中美兩國。而報紙對中美兩國的態度完全不同,簡而言之,出於禮貌,不冷不淡地謝了謝美國,反而對中國大肆謳歌。

比如10月1日的《朝日新聞》:排日聲較高的支那對我國表達了慰問和援助。該文同時高度贊揚了中國的人道主義精神、無私精神,把中國樹立成了人道主義的典型和最高境界。而在10月2日的《朝日新聞》中只說,對美國的援助我國民表示感謝。這種壹踩壹捧著實讓美國傷心了壹陣。